首页>>新闻前哨>>2006新闻前哨>>11月>>本页       
[业务研讨]介入式报道谈……………………………………唐晓安 杨 麟


(2006-11-23 15:19:17)

——以《贩瓜记》为例

唐晓安 杨 麟(湖北日报特稿部 430077)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也是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途径。

践行“三贴近”,表现在新闻工作上就是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宣传党的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把回答和解决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作为中心任务,并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使新闻报道更加入情入理,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介入式报道就是一种践行“三贴近”的重要报道形式。

大多数情况下,记者可在不干涉采访对象的状态下进行客观采访报道。但是,当遇到那些人民群众需要记者介入,而且可以预见记者介入后有利于问题解决的事件时,记者就应该不怕困难,主动深入现场,介入新闻事件中,与当事人一道,为事件的顺利解决出主意、想办法,动嘴又动腿。

著名记者艾丰说:“人民记者决不是生活的消极旁观者,他不仅是生活的记录者,而且是斗争的参加者。不仅用发表报道参加斗争,而且在采访过程中,也应以主人翁的身份适当地参加斗争”。

介入,即进入事件之中进行干预。介入式报道是指采访者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表现出明显的主观参与意识,通过对某一新闻事件或问题进行报道,有意识地对事件的发展态势施以一定的影响,最终促进问题的解决,或达到某种效果而采用的新闻报道方式。

今年7月份是我省西瓜大丰收并集中上市时节,然而丰收后的农民却愁眉苦脸:瓜价低廉连成本都收不回,许多西瓜积压烂在地里。面对此情此景,湖北日报特稿部于7月26日召开临时紧急选题策划会,决定派青年记者唐晓安、杨麟赴咸安、钟祥等西瓜主产地,走访瓜农、客串瓜贩,以介入式报道方式,真情实录地记下西瓜种植、流通环节的情况,并以此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当前有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我们先后写出《贩瓜记》、《流泪的西瓜》、《悲喜两重天》三篇亲历报道和《四大原因造成卖瓜难》、《流通,断裂的“链条”》、《结构调整要跟上阶段进程》三篇深度分析性报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

得知咸安区张公庙村大量西瓜积压信息后,7月27日上午,我们冒雨辗转登上了开往张公庙村的公汽。半小时后一条施工中的黄土路基呈现在我们眼前。售票员告诉我们就是那儿修路,进出官埠桥的车已全改行小路。

在官埠桥镇下车后,我们打探前往张公庙村的路。镇上人对我们说,那儿离镇上七八里路,且那条路下雨后难行,劝我们别去了。

开弓岂有回头箭。问清了方向后,我们便往张公庙村赶。一出镇,路况比我们想像要差很多:1米多宽的泥巴路上,车辙深深,贮满泥水。没走几步,脚下粘满泥浆的鞋子仿佛有千斤重。没办法,我们只得光着脚、挽着裤腿深一脚浅一脚往前行。路面上锋利的砖瓦碎石和路边带刺的杂草不时考验着我们。走了没多远,脚就被扎伤。

到村口,我们就被村民团团围住了。他们争先恐后地要引我们到瓜地去看。令我们触目惊心的是,在这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外表看似鲜艳夺目的西瓜,大部分烂了。

“今年西瓜行情差,每公斤0.16元还无人收。”“10亩地产4万公斤西瓜,300元全卖瓜贩,还不愿收。”“政府修路本是好事,但能不能提前修条车辆进出村子的备用路呢?”……

从瓜农将一个个熟烂了的西瓜指给我们看时流露出伤感的眼神中,我们第一次近距离地感受到瓜农因种植信息服务引导缺位表现出的无奈与渴望。同时他们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深深地印在了我们脑海中。

夜幕低垂,我们谢绝村民留我们吃饭与住宿的好意,决定连夜赶回咸安城区找瓜贩,为他们的西瓜寻找出路。

在咸安区瓜市上,瓜贩们谁也不愿去张公庙村:贩瓜不赚反要赔本。

28日一大早,我们坐车返回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继续为张公庙村的西瓜找寻瓜贩,但仍无人愿意前往。

西瓜难卖,患了“肠梗阻”的环环相扣的流通链条责任难免。为真实了解西瓜流通成本及瓜贩贩瓜的艰辛,我们决定随瓜贩贩次瓜。

在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杨晨商行,得知该行当晚将去钟祥官庄湖农场贩瓜信息,我们便决定和他们去趟钟祥。

当晚10时,我们按约来到白沙洲市场,发现贩瓜车是几辆大型三轮农用车。送我们前行的罗师傅告诫我们,该车安全系数低,运瓜时又超载,跑长途容易出事。

为全面了解瓜贩运输成本及我省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执行情况,每过一个收费站,我们都要详细记录瓜贩的每项支出。

标准不一的路桥通行费、高耗的燃油费、瓜贩不知疲倦地长途驾车,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次日零时40分,我们坐的车落在了同行车队后面。车过孝感朱湖收费站不久,黑夜中突然前方冲过几个挥着刀的拦路者,叫喊着要我们停车。幸亏司机反应灵活,加大油门冲了过去。瓜贩告诉我们,这样的事他们以前常遇到。

早晨6时30分,瓜贩们没作休息便开始与中介联系购瓜事宜。中介每谈成一笔“生意”,都要收取每公斤西瓜2分钱的提成。

“生意”谈妥后,我们随中介前往洋梓镇双湖村购瓜。路上我们的车又遭到当地村民设的路卡拦截:贩瓜车进入该地,一律要按每公斤2分钱收取“过路费”。

在中介调解下车辆才得以放行。从中我们又看清了中介另一身份:他们是当地“有势力”的人,并使我们进一步明白了瓜农卖瓜难的多方面原因。

当车抵村前瓜地旁泥路时,瓜贩又开始与瓜农讨价还价。瓜农为讨好瓜贩的“堆笑”,瓜贩板着脸规定“个头小于3公斤不要、大于7公斤不收……”使我们理解到为什么当地瓜农种出的瓜卖不出好价的原因:产品不对路,首先输在了种植起跑线上。

下午1时40分,我们饥肠辘辘地随装满了西瓜的运瓜车启程返汉。车子启动,村民唐某望车叹道,我们一家人忙活了这么久,只能保个本钱,汗水白流了!此刻,我们的心和瓜农的心都仿佛在滴血。

当我们返回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时,已经是30日凌晨1时40分。

27个小时的连续奔波,虽然我们整个人累得散了架,但心里却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三

介入式报道需要记者采访的深入程度大大加强。记者将自身融入生活,融入事件,所采写的作品有现场、有过程、有深度、有感情,闪耀着时代的光彩和记者个人的人格魅力,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

当我们将《贩瓜记》、《流泪的西瓜 》、《悲喜两重天》三篇饱含真情的亲历式深度报道呈现给读者后,立即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高级记者江作苏,在看到《流泪的西瓜》中“我们光着脚、挽着裤腿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前行”的描写时指出,如果不是记者亲历,怎能写出如此感人的细节?

宜都市枝城镇财政所的冉德强读者来信说,读了8月1日《湖北日报》一版《流泪的西瓜》,不知其他读者是何感想,反正我的感受就两个字:心酸!…… 透过《流泪的西瓜》,我们似乎看到了瓜农的眼泪。但是,我们相信,党报的仗义执言必然会引起各级政府及农民朋友的高度重视,瓜农的泪不会白流!在这里,我还要向农民朋友说一声:今年的“瓜贱伤农”算是农民朋友交的又一笔学费。但愿这样的学费今后交得越少越好!

钟祥市双河镇人民政府易大寿读者在以《贴近群众记录真实》为题的来信中说,《湖北日报》先后推出的《贩瓜记》、《流泪的西瓜》等贴近群众的报道,拉近了党报与基层读者的距离。他说,《湖北日报》是省级党报,报道的事较多地涉及到县市,报道的内容虽有例子有数字,但还是比较宏观,因此给乡村读者的感觉是距离太远。而这几篇文章,则给人以亲切感、真实感。如绿色通道,有的收费站在执行,有的却不执行;有人趁月黑风高挥刀拦车准备打劫,有人明目张胆白天设卡收“过路费”等这些真实的细节,如不是记者“身”入基层、“心”入基层是写不出来的。 愿《湖北日报》继续关注基层,愿记者更多地深入基层,带着眼睛看,带着耳朵听,带着不需生花的笔写真实的基层,客观地看待基层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写出更多让乡村读者觉得真实的好新闻。

同时,本报相关报道也引起省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他们纷纷从不同角度对当前我省西瓜种植销售环节拿脉问诊,寻找病根,并理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为此,我们又推出《四大原因造成卖瓜难》、《流通,断裂的“链条”》、《结构调整要跟上阶段进程》三篇深度报道。

有关专家评阅这组报道指出,这是近年来湖北日报“三贴近”的上乘之作。

蕲春县株林镇读者胡宏辉以《从一组“瓜”稿看“责任造就公信力” 》为题的来信说,湖北日报推出记者亲历式系列报道《贩瓜记》、《流泪的西瓜》、《悲喜两重天》,已引起众多读者的关注,近期又相继推出的《四大原因造成卖瓜难》、《流通,断裂的“链条”》、《结构调整要跟上阶段进程》等分析性报道,前后呼应。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读完这组报道的最深感受就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要体现科学性,把握市场灵活性,富于前瞻创造性。在评价这组稿件的同时,笔者也对贵报“责任造就公信力”的办报宗旨有了更深的理解。

读者对我们报道的肯定,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我们很受感动。但感动之余我们又陷入了深思:基层群众是多么渴望我们党报记者能够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啊!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介入式报道处理不当也会产生“负效应”,需要我们在采访中慎重考虑,尽量做到扬其长,避其短。以下是我们做介入式报道的一些体会:

1.牢记记者的职责权利,把握报道的度。

记者的价值应该体现在通过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促使社会的其他纠错机制(包括自我纠错机制)消除这种不公。记者在进行介入式报道时必须按法定程序实施新闻介入,防止“越位”行为。记者的职能在于真实、客观、公正地反映事实。媒体所提供的事实都应是独立于媒体之外发生的,它有选择事实、选择报道方式和报道时机的权利,却无权驾驭、干预新闻事实。

  2.坚持客观报道,防止主观倾向性和情绪化。

介入新闻事件的记者,在处理问题时必须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不能先入为主,偏听偏信,在具体报道时必须理智,不能乱下断语,充当评判法官。如果媒体偏袒新闻事件某一方,只说好话,不说坏话,或多说好话,少说坏话,会使社会公众(尤其是了解内情的人)对它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立场产生怀疑。

3.记者必须不怕吃苦,把自己完全融入到采访对象中。

介入式报道需要记者把自己当成采访对象中的一员,深入进去。这样才能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和支持,达到介入式采访的真正目的。深入基层进行介入式采访,往往比较艰苦,这就需要记者与采访对象同甘共苦。《贩瓜记》中记者在烈日下同瓜农一起劳作,瓜农和瓜贩看在眼里,也被我们记者能吃苦的工作作风所感动,他们才纷纷敞开心扉和我们交心谈心。

4.介入式报道应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

介入式报道较多涉及负面报道,记者应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避免采访对象受到伤害和侵犯他们的隐私权。有些不经意的细节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对采访对象造成伤害,比如报道汽车牌号、采访对象的一些特征等。《贩瓜记》见报后,就有一些单位向我们索取贩瓜车牌号,我们断然给予拒绝。

5.记者必须学会自我保护,强化安全意识。

记者在进行介入式报道时很有可能遇到危险,必须学会自我保护。

(编辑:徐蟾桂)#13#10


发表评论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