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6新闻前哨>>11月>>本页       
[业务研讨]记者的文字素养…………………………………朱桂莲 朱凯之


(2006-11-23 15:19:05)

朱桂莲(武汉晚报 430010)

朱凯之(湖北警官学院 430030 )

记者的文字素养的体现

(一)消息需要干净、精短的文字。

有的记者认为,消息几百个字还不是手到擒拿?这是误解。其实,消息的篇幅从长到短,材料从杂至精,不是简化,而是净化;不是单纯求量少,而是求质精。而要做到这一点,记者的综合提炼能力和文字素养非常关键。我国著名记者李普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消息文字要短,段落要短,句子要短,叫做“三短”。这是经验之谈。

(1)消息文字一定要生动具体。

针对一些堆砌数字、概念的报道,完全可以这样说,具体就是生动,就是力量。那么如何做到具体?这就需要多用描述性的句子,少用概括性的句子;多用名词、动词等实词,少用形容词、副词等虚词。

例如,2004年9月《参考消息》上转载了俄罗斯《消息报》一篇关于别斯兰人质事件的报道,写到很多学生被恐怖分子打死,文章的标题是:“地板上到处躺着孩子的尸体”。在这里,地板(名词)、躺(动词)、尸体(名词)等几个实词的描述,很具体地把恐怖分子的残忍、学生的悲惨遭遇十分逼真地刻画了出来,有一种活灵活现的感觉,远比“学生伤亡惨重”这样一种概括性的句子,要生动、有力量得多。

(2)消息文字一定要精短简练。

记者的采访,就像蜜蜂采蜜,很辛苦地一点点地采集而来。因此在写作选取材料时,总希望都能用得上。而有经验的记者,在选材时,则总是舍得割爱,总是精选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来反映新闻主题,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二)通讯需要形象化、立体化描写。

(1)通讯文字要描写具体,细节感人。

现在有句比较流行的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做事如此,写文章也是这样。就新闻通讯而言,只有生动传神的细节,人物才会鲜明丰满,事物才会栩栩如生。否则,就像没有枝叶的枯树,光秃而缺乏美感。

袁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切诗文,总须字立在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新闻报道要使事实立于纸上,显出勃勃生机,巧用动词便可达到。

如《别了,末代港督》:

末代港督彭定康的黑色轿车在他的港督府草坪上连绕三圈后,走了。

那会儿,是6月30日下午4时30分。友人证实,车开出港督府时,他透过车窗的玻璃,最后看了一眼这座象征英国在香港155年殖民统治的官邸。

20多分钟前,那块草坪上还举办了简短的“正式告别仪式”。仪式开始前,彭定康双手托着额头默默坐在一旁。仪式开始后,彭定康迈着沉重的步子登上一个台子,乐队奏起一支名叫《我的家乡》的曲子,声调黯然旋律悠长。彭定康在乐曲声中很努力地笑了一下,他的三个女儿则在一侧掩面失声。在港督府最后一次低沉的日落号声中,湿淋淋的英国米字旗落下旗杆。整个落旗过程中,彭定康竟没有看一眼他的国旗,只是伸右手抹了一下脸上的雨水或者是泪水……

在著名影片《魂断蓝桥》插曲低回的乐声中,彭定康与家人登车缓缓离去,却留下了他名叫“威士忌”和“梳打”的两只曾娇贵一时的狗。

别了,彭定康!

(原载1997年7月2日武汉晚报,获中国晚报新闻奖一等奖)

这是一篇典型的现场短新闻,具有很强的现场感染力。作者通过对现场人物、事件、声音甚至图像等细节的捕捉与传递,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官冲击。读者仿佛在记者的带领下,像目击者一样,一步步地进行细致的观察和体验,有一种身临其境、同步感受的感觉。像这样一种去现场捕捉更细腻、更真实、更深刻的东西,能够使新闻“活”起来,“立”起来,往往具有一般采访难以达到的亲和力和震撼力。

(2)笔锋常带感情,赋予文章感染力。

喻国明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造就一篇好新闻的,绝不仅仅是漂亮的文字、敏锐的嗅觉和技巧的处理,最重要的是一种俯仰天地的境界、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当这种境界、情怀和智慧面对社会发展进程的基本问题单子时,一篇好文章就应运而生了。”显然,这是对记者文字素养的一种更高要求,对记者综合素质的一种更高期盼与考验。

让我们来看看《出航!中国之舰--写在中山舰重见天日的时刻》中的一段文字:

今天,中山舰出水。

当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肃立在残雪消融的长江两岸,目睹饱经沧桑的一代名舰浮出寒江;

当庄严的汽笛拉出无数行积贮了半个世纪的热泪;

当中山舰当年年少英武而今皓首白发的水兵向他们的战舰举起颤抖的右手;

当祭奠的花束在曾被热血染红的江涛中久久地绱徉……

58年前那场悲壮的沉没与今天不屈的再世,熔铸成中华民族百感交集的一瞬间。

历史在这一刻重复它的呼唤:

不能忘记!

不--能--忘.......

(原载1997年1月28日武汉晚报,获武汉新闻奖一等奖)

这是一段摄人心魄、意境鲜明的文字。有“生动之景”,有“喜悦之情”,情、景、人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情景相偕,意与境浑的生动画面,充分表现出新闻的意境之美。读起来文采飞扬,韵味无穷。是新闻,也是美文。梁启超曾提倡写报刊文章要“笔锋常带感情”,新闻通讯尤其应具备这种感染力。

文字素养不够会带来什么样的遗憾或败笔

这个问题在实际写稿中非常显而易见,它往往关乎新闻作品的价值甚至命运。

首先,文字素养不够,不可能成就一篇好新闻。

语言是新闻第一要素。文笔生硬,粗糙,即使新闻主题再好,也不可能让读者在语言上有一种阅读的享受,不可能被认为是一篇好新闻。一篇好新闻总得有几句新鲜、有时代特色的语言,让人读起来有姿有韵,听起来形象生动,而不是满篇的陈词滥调和大话、空话、套话,也不是学生腔和文件语言。那种“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之类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语言,显然与当今新闻的艺术氛围和时代气息格格不入。

其次,语言表达不确切,容易使新闻报道文不对题。

编辑在编稿中,有时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文章标题明明说的是“这回事”,可细读内容,却发现通篇说的是 “那回事”。新闻文不对题,语言表达不确切,不仅会闹“笑话”,也使读者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令人很不爽。

第三,用词太随意,容易使新闻报道的主观色彩过浓。

个别记者在用词上,一些主观性的成分非常明显,不合常理。比如,在报道中很随意地使用“最”、“都”、“第一”、“开先河”等一些过头、没有回旋余地的词,或随意使用一些带有歧视性、侮辱性之类的文字。这些都是非常不严谨的,不仅容易使新闻失实,还容易引发一些侵权性的纠纷。

第四,文章提炼不精,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在编辑稿件中,曾经遇到过这样的记者,不论什么样的稿子,一写就是大块头、大篇幅,很吓人。事实上,一个小版能发几篇文章?能容多少文字?文章“大而全”,的确容易给读者带来一种视觉上的“麻痹感”,不忍卒读。

第五,点睛的文字能引来出彩的标题。

一篇题材新颖、文字鲜活的新闻报道,编辑在编稿时往往能从中获得“灵感”,从而“引出”一个同样漂亮的新闻标题,进而大大提升整个文章的新闻价值。正所谓“题好文一半”。相反,如果文章本身枯燥乏味,编辑即使绞尽脑汁,也很难让新闻标题亮起来。这是相互作用、互为依存的。

(编辑:徐蟾桂)#13#10


发表评论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