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6新闻前哨>>10月>>本页       
[视听天地]电视谈话节目的采访艺术…………何 君 吴明华 王晶晶


(2006-11-23 14:58:30)

何 君 吴明华 王晶晶(湖北电视台 430071)

一、谈话节目的采访特征

谈话节目主持人的采访与一般的新闻采访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也必须遵循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但是,电子传媒的特性,将作为采访者的主持人与采访对象直接推到了受众面前,大家都能够耳闻目睹采访的现场过程,由此也形成了谈话节目主持人采访的个性特征。

1.现场感、真实感强,信息量大。

广播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采访的现场性、直观性和信息量大的特点,决定了主持人在采访中必须有很强的现场意识。在构想和设计采访活动时,不能忽略现场采访的逻辑因素、情绪因素、声像因素;要善于控制和把握自身与被采访者的情绪和情感变化;能够尽快与被采访者沟通,平等、融洽地展开交流;熟练地掌握提问技巧,有的放矢,观点鲜明。现场性的特点,还决定了主持人要能随机应变,沉稳敏捷地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不测风云”。主持人现场采访的真实感强,不仅仅要求主持人采访过程中语言、举止大方自然,更要求对采访对象、采访背景地选择和采访过程的追求都是真实、自然的,切忌做作,不要干涉采访对象。

2. 鲜明的个性特征。

艺术个性是艺术家的灵魂,没有个性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谈到主持人节目与节目主持人,也离不开其个性化的特征。节目个性与主持人的自身个性相互交融渗透,表现于主持人节目的各个环节中。主持人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主持人区别于播音员、记者的明显标志。主持人的采访过程,不同于一般的新闻采访,往往更直接、鲜明地展现着个性风格。不同类型的主持人主持的节目,渐渐地会形成栏目独特的风格;每一个主持人以自身的修养、阅历、性格、气质、语言、举止、服饰构建了各自的风景线。《东方之子》以人物访谈的形式,展示着各界名流的人生风采。面对这些来自各行各业、四面八方的中华精英们,主持人要以不卑不亢、不偏不倚的心态,与之对话。陈述与发问揉和在一起的提问方式,是《东方之子》主持人常用的采访艺术。

3. 以平等交流的方式进行。

平等交流是主持人节目传播形式的重要特征。主持人不仅与受众沟通是在平等基础上进行的,还要与自己的采访对象采取平视、平等、平和的态度,在心态上准确把握,在细节上也要适宜得体。譬如称呼、服饰、仪态上都应注意,不要与采访对象有太大的反差,否则会产生距离感,对融洽沟通造成障碍。

4. 采访与主持融为一体。

如果说直接性、现场性是主持人采访与报刊记者采访形式上的区别,那么控制性、主持性则是他们之间本质的不同。记者采访重点在于提出各种各样能获取新闻的问题,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去拓展信息、捕捉信息。主持人除要做到这些之外,还要始终注意调节节目气氛、把握节目节奏、控制节目进程、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主持人的采访,事实上是将采访与主持融为一体了,是主持性的采访。

二、谈话节目采访的前期准备

采访成功与否与采访前的案头准备成正比。准备越充分,采访越主动,采访效率越高,成功的把握就越大。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

1. 话题的选择。

访谈节目话题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谈话节目的成败。一个好的话题本身就可以引起受众的注意。目前我国的谈话节目在话题的选择上,选择范围狭窄,话题陈旧老套,选取的往往都是些“稳妥”、“保险”的话题,因此局限性大,受众的兴趣很难调动起来。

2. 了解采访对象及相关背景材料。

主持人是节目的主导者,要努力与采访对象缩短距离,做到知己知彼,使对方信任你,对你提出的问题有兴趣并愿意和你谈。研究采访对象,不仅要熟悉采访对象的生平事迹、职业、专业特长、文化素养,还要了解采访对象的性格、爱好、家庭、交友、语言表达情况等等,就像海伦斯诺所说:“采访一个人,要尽可能了解他,了解到像一个未见面的老朋友一样。等到见了面,又要有捷径,找到沟通双方思想的桥梁。”

1980年8月奥林埃娜法拉奇成功采访邓小平同志,可谓典范。

法拉奇:“明天是您的生日?”

邓小平:“我的生日?我的生日是明天吗?”

法拉奇:“不错,邓小平先生,我从您的传记中知道的。”

邓小平:“既然你这样说,就算是吧!我从不记得什么时候是我的生日。就算明天是我的生日,你也不应该祝贺我啊!我已经七十六岁了,七十六岁是衰退的年龄啦。”

法拉奇马上说:“邓小平先生,我父亲也是七十六岁了,如果我对他说那是一个衰退的年龄,他会给我一巴掌呢!”

邓小平笑着说:“他做得对。你不会这样对你父亲说的,是吗?”

接着采访便在十分轻松的气氛中展开了。显然,法拉奇事先做了精心准备,以采访日期紧挨邓小平生日,再联想到邓小平与她爸爸是同龄人,巧妙地构思了这个轻松、友好、富有人情味地开场白,既调节了现场气氛,又缩短了双方的距离。

3. 设计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是主持人实施采访的指南。采访提纲的设计要有充分的应变方案。 以杨澜采访查良镛(金庸)先生为例。为准备这次专访,杨澜让助手搜集了查先生近几年来的大量活动资料,节目顾问还给她搬来十几本《明报周刊》,里面有查先生与日本作家池田大作的对话录连载。杨澜阅读了这些资料,从中挑出她认为观众会感兴趣的问题。经过整理,形成了这样的采访提纲:对通俗文字的定位——金庸对武侠小说中的历史眼光——澄清有关“为秦桧平反”论的说法——祖父的“侠义”精神对金庸的影响——金庸年轻时的抱负——侠义思想在中国历史演变中产生的利与弊。没想到在现场开机采访之前,金庸先生要求先看看杨澜写的采访提纲。看完之后,点头表示认可,说“提纲写得不错”,采访自然进展得很顺利。

4. 要选择适当的采访环境。

采访环境是谈话类节目的重要构成要素。白岩松为了让采访对象——前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余秋雨真正“进入角色”,辗转更换了数次场地,从教室转移到办公室,又挪到校园,最后把采访地点设在大学图书馆的一角。我们看到,这个背景与余秋雨教授相当和谐,因为这里是余秋雨任教时经常流连的场所,也体现了他知识渊博的一面。结果,余秋雨谈得相当投入,十分精彩。谈话双方智慧的碰撞与交锋,使一旁的摄像在换电池时都不忍心打搅,悄悄地完成了这一期《东方之子》的录像。在一定环境中,由于光线、色彩、温度、物体、声音,甚至一种动作都会给人的精神造成某种强烈的感觉,所以做谈话节目时,主持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良好谈话氛围的营造者。

三、 现场采访的技巧

谈话节目主持人与一般报刊记者的采访,最大的区别是,整个采访过程的声音是直接传达给受众的,采访的效果与节目播出的效果几乎直接相关,即使是录播,经过后期剪辑制作,它的基本格调也是无法调整的,因此,主持人在采访实践中,必须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1. 找到一个好的切入口和采访对象的兴奋点。

开头很重要,因为这是打开话匣子的第一步,主持人应该再三考虑选择哪一把钥匙。一般来说,渐进式、迂回式的提问比较容易为被采访者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60分钟》一直是收视率很高的节目,曾有一期安排了记者采访国际知名演艺明星麦当娜。记者从她饰演的贝隆夫人谈起,很快使“鱼儿上钩”:

问:说一说依娃贝隆这个人(麦当娜曾经饰演贝隆夫人)。

答:不顾一切,被人误解,宽容。

问:她的人生有点痛苦?

答(咬唇):非常痛苦。

问:这些可令你产生共鸣?

答:当然有。

不过,运用迂回式采访有时会令人感到拖沓,可能因被采访者的不适应而长时间不能涉及谈话主题,那么主持人也可以从采访对象的某一个性和嗜好入手,从而避免延误,快速切入主题。

2. 学会倾听。

主持人虽然是谈话节目的核心,但也要学会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这样才能将谈话节目主持好。因为,谈话节目是由互动交谈构成的,只有谈话双方均有倾诉的机会,节目才能生动活泼。主持人只专心地听对方谈话是不够的,还应对听到的内容有充分理解,并能“强行记忆”,否则很难与采访对象进行融洽的对话。在倾听的同时,还要通过思考,去发现更有价值的东西。要避免因主持人没有留意倾听,或者没有及时发掘而遗漏新闻亮点。主持人的思维要走在参与者和受众的前面,在“听”的过程中一要迅速对信息作出判断;二要对其话语内容走向作出预测;三要在瞬间制定自己接应的语言对策——继续追问,还是就此打住,或转换角度,继续话题。

3. 预热、交流与互动。

就像在实际生活中一样,人与人之间的交谈不可能一下子进入热烈状态,尤其是在电视采访中,面对陌生的摄像机和摄制组人员,被采访者通常不容易真正放松自己,以日常闲聊的心态与主持人展开交流。我们知道,最好的电视访谈正是忘记采访存在的交流。因此,访谈需要预热、交流,使相互间建立平和的心态,共同创造良好的语境。

4. 注意给被采访者提供思维空间。

给被采访者提供思维空间,包含两层意思:其一,主持人提的问题不要让被采访者仅仅用“是”或“不是”等简单句式来回答就无话可说了,而应为他们设计能畅所欲言的话题,激励他们说出内心感受,同时让受众感兴趣。其二,主持人要善于出“难”题。提出独特的、尖锐的、出乎被采访者意料之外却又能让他们回答的问题,使采访有层次、有节奏、有高潮。

当然,出“难”题不等于为难采访对象,要尊重对方,要难而能答,难而能精答,切记提那些有伤对方自尊心或隐私范围的问题。这是很高的采访技巧。

5. 提问的手法。

(1)问题要明确、具体、简洁,不要大而抽象、笼统而空泛、让人抓不住要点、理不出头绪,难以驾驭。或者几句话不能讲述清楚,只好一句话应付回答了事。

(2)语言“精”与“泛”结合。所谓精,是指简单明了、直切要点;所谓泛,是指陈述后的提问,非单句、短句。泛不是罗嗦,不是空洞,主要是作了必要的铺垫后,便于切入主题,这在人物访谈中是必不可少的。

(3)采访中主持人要有自己的观点。

主持人要有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谈话和提问与访谈对象的谈话一样,具有保留价值。杨澜专访著名学者余秋雨,在谈到谣言与小道消息话题时,余秋雨说:“过去传媒过于刻板,现在言路初开,多种能量释放,这在整体上不是坏事。我们应该以幽默的态度来看待这种纷乱现象,然后一起努力,尽快促使我们的文化环境从无序走向有序。”这时,杨澜没有一味顺从对方的谈话,而是说:“余先生,这一点我可能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觉得这种无序会延续很长时间,不能快速走向有序。你看无论是美国还是香港、台湾,这种不真实的‘小道消息’在传媒上也大量存在,我们恐怕只能适应他们,不能期望他们有朝一日会改观吧?”记者的不同意见能有效激发被采访者的思维。果然,余秋雨谈出了更为深刻的观点。他说:“我说的有序不是指小道消息的消失。前几年香港一家大报发表文章,谣传我企图在一个戏曲剧本上署名,后来文章作者和那家报社经过多方查证是谣言,连续几天公开道歉,把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就是大报的品味,那些庸俗小报做不到也不想做。这是最重要的‘有序’。”余秋雨的这段精彩论述,将话题引入到一个更深的层面中,这与记者有自己独到的观点是分不开的。

(编辑:陈永和)#13#10


发表评论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