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6新闻前哨>>10月>>本页       
[研究与交流]新闻摄影“重”起来三悟………………………江畔剑


(2006-11-23 14:58:23)

江畔剑(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武汉 430015)

新闻事业的发展和传媒市场的竞争,向我们提出一个又一个挑战性课题。让新闻摄影“重”起来,就是报界同仁依据受众新需求发出的理性呼唤。实践表明,让新闻摄影“重”起来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靠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来支撑和推动。

“重”起来是新闻改革的内在要求

让新闻摄影“重”起来,无论是实践中的开拓,还是认识上的升华,都是新闻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也更需要站在新闻改革的高度创新理念,使之成为我们的自觉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摄影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和地位逐步强化,由“两翼齐飞,图文并茂”转变为“两翼齐飞,图文并重”,出现了历史性突破。如果说,“茂”体现的是表现上的丰富多彩;那么,“重”体现的则是内涵上的不可替代。这种实质上的跨越,并非新闻摄影界一厢情愿,而是有着充分的客观依据,说到底,它反映了报纸新闻改革深化的内在要求。

第一,它源自对社会需求的能动把握。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需求创造发展空间。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与国际接轨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观念、方式、节奏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这势必影响其获取信息的心理和行为。同时,传播媒体作为一种产业迅猛发展,提供的信息越来越丰富,人们的选择余地也更加宽阔。在这双重因素的作用下,一个“读图时代”、一个“速览时代”迅即而至,就毫不奇怪了。让新闻摄影“重”起来,正是适应了这种社会需求深层次的变化,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最近10年来,全世界对图片的需求量增加了一倍以上。芬兰《赫尔辛基新闻》一家报纸每年发表的图片就接近我国新华社一年的发稿量。各种“图片网站”、“图片银行”也应运而生。面对全球性潮流,任何背道而驰都是愚蠢的,明智者已抢占先机。《中国日报》编前会确立了“先定图片、再定文稿”的运作方式,《人民日报》大力实施“构建大图片采编格局”的办报思路。这反映了报界同仁的共识。抓住信息消费“读图”、“速览”的特征,能动地加以把握,新闻摄影就能获取一个新的跃动空间。

第二,它源自对传媒竞争的积极反应。

当前传播媒介处于一个“百舸争流”的时代,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不仅要相互竞争、各显身手,而且还要与其他媒体争夺受众、抢占市场。特别是第四媒体网络在近年蓬勃兴起,集文字、图片、音像于一体,对报纸的冲击尤为明显。在这一态势下,报纸作出种种积极回应,其重要方略之一就是突出新闻摄影的地位,强化自身的形象表现力。此外,报业作为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鲜明的“注意力经济”特征,需要借助图片的视觉强势,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这又与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生活相一致。让新闻摄影“重”起来,无异于“嫁接”电视画面、网络图像的传播优势,让报纸进一步形象化,增强竞争力。

第三,它源自对自身功能的角色回归。

报纸传播新闻的基本手段无非文字和图片,二者的最佳境界应该是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共同承担传播功能。但长期以来,新闻摄影的传播功能与美化功能“错位”,大多被视为扶花的“绿叶”,而不是传播的“主体”,在版面上退缩到配角地位,成为文字新闻的附庸,乃至版面装饰的点缀。这种观念的束缚,极大妨碍了图片作为新闻传播主体的确立,也是这只“翅膀”长期难以舒展的缘由。实际上,图片最能直接、具体、准确、生动地反映客体,最能体现新闻的本质——真实,从而具备最有说服力的客观性和可信性。在新闻拼抢的操作中,新闻摄影也十分快捷和方便,能够迅速及时地报道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随着科技进步,摄影技术和器材装备日新月异,又使之如虎添翼,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总之,新闻摄影与文字报道不同的特性,正是它应该而且能够“重”起来的根本依据。任何一种事物,只有当它产生了内在要求的时候,才真正具有生命力。让新闻摄影“重”起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闻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站在新闻改革的高度,去把握新闻摄影自身的规律,有助于我们创新理念,深化认识,使“图文并重”获得强大的内驱力。

“重”起来的关键在于提升传播地位

新闻摄影是否“重”起来,不能以图片在版面上位置的高低、篇幅的大小作简单判断,而要在本质上提升新闻摄影的传播地位。所谓传播地位,指的是新闻摄影在新闻传播中的独有品性和鲜明特色,并由此显示的较大新闻含量和较高新闻价值。这样,新闻摄影将不言而自“重”。提升新闻摄影的传播地位,首先是传播内容的拓展,其次才是传播形式的多样,就是要敢于用图片去反映重大主题,去报道热点题材,去捕捉生活百态,展现文字报道不可企及的优势、不可替代的魅力。

一是要充分运用图片的视觉强势,唱响“主旋律”。

图片的视觉强势富于震撼力,用来表现恢宏的场面、磅礴的气势十分独到和显著。近几年,三峡截流、神舟飞天等大事全球瞩目,举国聚焦,不少报纸让图片“唱主角”,采用从现场传回的巨幅照片,给以半个版的篇幅,气势夺人。在香港回归祖国、北京申奥成功等报道的版面安排上,有的报纸更是打破常规,一四版、二三版连体跨页经营,大照片、大标题、大气势,浓墨重彩,把重大新闻事件形象化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新闻摄影在报道人物方面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瞬间视觉语言能够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武汉市武昌区副区长吴天祥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乐于奉献的时代典型,不同的媒体以各自的方式对他进行了全方位报道,似乎很难再做文章。然而,长江日报记者拍摄的新闻照片《“穷亲戚”的团年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那是1997年除夕,吴天祥把他曾经帮助过的“穷亲戚”接到自己家里来吃团年饭,一位年过花甲的“穷亲戚”端起酒杯向他表示感谢,却由于激动一时语塞,泪流满面地靠在吴天祥肩头。这一感人至深的瞬间,被记者眼疾手快地抓拍下来。大年初一,该报在一版以四栏宽的篇幅刊登出来,无声的画面胜过文字描叙的千言万语,富于强烈的感染力,令人过目难忘。

二是充分运用图片的再现特性,“定格”突发事件。

新闻摄影的一个使命,便是满足受众了解新闻事件真相的愿望、对新闻事件现场及主体的最终确认的心理,使之能够“亲眼”对现场进行“目击”。的确,新闻摄影的再现特性,使它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具有其他传播手段所不具备的“真实感”、“确认感”。特别是在反映各种突发事件的时候,这一特性更是明显。2000年6月22日,武汉市突发空难,一架国产“运七”客机坠毁,机上40余人全部遇难。长江日报注重发挥新闻摄影的表达优势,组织摄影记者分赴空难现场、遇难者家属集中接待地、失事飞机所在航空公司、准备降落的机场、远在恩施的起飞机场以及政府的空难救援指挥中心等地采访拍摄。版面上也给予大力支持,不仅在要闻版上突出刊发来自现场的新闻图片,而且拿出一个“目击新闻”摄影专版集中报道,满足了读者欲知其详的迫切愿望。另外,一些非突发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新闻摄影也是大有作为的。前不久,全国范围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动时,长江日报率先策划、组织摄影记者昼夜出击,对本地区的一些“窝点”进行隐性采访,全方位、多角度地拍摄到许多现场目击感强的好照片。经过编辑精选处理,第二天在头版刊发7张不同视角的新闻照片,突出问题的严重性,促使有关方面加紧解决问题,其效果远胜于单纯文字报道。

三是充分运用图片的“画面感”,展示都市社会风情。

近年来,社会新闻以其可读性强而广受读者青睐,成为传媒“必争之地”。其实这正是新闻摄影大显身手的领域。且不说灾害、事故、案件这些题材极适合图片来表现,镜头还可以“摇”向社会的各个层面,捕捉各色生活浪花,构成绚丽的“都市社会风情画”。如武汉地区气候多变,冬天有时爆出一个“小阳春”,青春少女们急不可待地穿起裙装显露婀娜身姿。这样的画面,用文字表现很难说有多大的新闻价值,而图片则充满生活气息,满纸意趣盎然。不言而喻,社会生活、百姓苦乐以及发生在大街小巷里的种种趣闻故事,对于新闻摄影来说,都是绝好的表现对象。因为,这类题材本身所具备的丰富的视觉语言和形象价值,能够通过新闻摄影来充分体现。因此,有意识地在这一新闻摄影擅长的用武之地开拓题材,有利于丰富报纸的信息结构。在长江日报的新闻摄影报道中,记者采访、拍摄了大量这类题材的作品。无论是具有人文色彩的《艾滋病人住进教授家》、《40度,珍惜荫凉》、《坚强》,还是反映生活时尚的《内衣秀》、《雨中情韵》、《都市流行曲》,都通过对人的关注表达了对社会的关注,通过对不同生命历程的纪录而纪录了社会的历史。一大批生活气息浓郁、瞬间语言隽永的社会风情类新闻摄影作品,又为党报架起了一座与普通老百姓沟通的桥梁。

“重”起来依靠机制和素质保证

新闻摄影“重”起来,需要观念更新,需要内容拓展,也需要素质保证和机制保证,从而不断优化图片生产组织体系,不断优化摄、编人员的素质。

——机动性的图片生产模式增强图文互动。以长江日报为例,近年来对新闻摄影采编的传统格局,有过两次探索性改革。一次是将摄影部纳入新闻调度中心的网络体系中,增强采访的机动性,以对新闻事件灵敏反应,并体现新闻生产的宏观把握和调控。一次是成立摄影中心,在实施“部版对口”采编一体化的新模式中,摄影记者派到各采编中心,与文字记者合部采访。这样一来,摄影记者采访线索来源单一的局面有了很大改观,文字记者的“线索网”也就成了“共享”的新闻资源,视野一下为之开阔。新闻摄影“重”起来,必须是在“新闻”上“重”,否则无从谈起。新的运行机制的最大特点,就是让摄影记者最大限度地接近新闻源,既实行“图文互动”,又各展其长,为“图文并重”提供坚实基础。同时,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及编辑之间,开辟了新的沟通渠道,既可参与前期策划,又可影响后期编排,角色也由此发生了转变,不再是被动应付版面的“工具”。一方面,“质量是本”,摄影记者尽力拿出新闻价值高的作品,让新闻本身“重”起来,克服“新闻照片少新闻”的弊端;另一方面是“表现到位”,编者尊重和理解摄影记者的劳动成果,善于领悟和提炼其间的新闻价值,给予适当的版面处置。

——综合性的摄影素养催生好作品。新闻摄影“重”起来,不能脱离摄、编人员“主角意识”的觉醒和强化,也依赖于他们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摄影记者作为图片的直接生产者,其观念、意识、素质乃至敬业精神都将决定其产品的最终质量。范敬宜在论述摄影记者素质时曾说六个字“底气、眼界、学养”,颇为深刻。新闻摄影之难,难在摄影记者必须具备相当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认识问题能够入木三分,观察事物能够细致入微,表现新闻能够出神入化。为什么有的记者能够佳作频出,好稿不断呢?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准备和专业训练更充分,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现在摄影记者使用的相机都是自动化程度很高的设备,技术上都应不存在问题,竞争更多的是头脑的竞争和智慧的较量。比发现力,比判断力,比领悟力。快门,其实是应该用心去“摁”的!

——创造性的编辑处理让图片升值。对于编辑来说,发上来的新闻照片,其实只是一些“原材料”,他面临着再发现、再加工和“包装”的问题。能否把这些“原材料”在版面上加工成美味可口的“大餐”,着实是对编辑水平的考验。编辑对图片视觉价值的判断、对标题的深度挖掘、对文字说明的细致提炼,都是大有可为的。编辑应能够准确掂量摄影作品在视觉价值和新闻价值两方面的分量,并在版面上给予恰当的位置。创造性的编辑处理,往往能够使作品价值有效实现“最大化”,哪怕推敲出一条精当的标题,都能够深化作品的内涵,甚至提升作品的价值。比如,在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里,长江日报记者在一家商场内的柜台前拍了一群孩子围看五彩缤纷申奥小旗的照片,应无过人之处,但是编辑从孩子们抬头仰望的愉悦表情中获得启示,以“抬头见喜”来画龙点睛。这种处理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作品内涵也显得丰富了许多。

让新闻摄影“重”起来不可一蹴而就,有待于报界同仁为之付出更多智慧和心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图文并重”在新的时代会步入新的天地,会鸣奏出辉煌的交响乐来。

(编辑:徐蟾桂)#13#10


发表评论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