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6新闻前哨>>10月>>本页       
[业务研讨]传媒人口宣传报道的着眼点………………………柏 林


(2006-11-23 14:58:21)

柏 林(湖北电力实业总公司 430077)

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前提,传媒人口宣传报道应在以下着眼点上下功夫。

一、唤起全民族生态环境意识

生态环境意识同文化素质密切相关。一般地讲,科学文化素质高,则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生态经济规律的自觉性会相应增强,便于掌握保护资源、环境的知识和技能,生态环境意识随之提高;反之,对自然生态规律和环保知识缺乏认识,易受传统价值观念、单纯经济观念的影响,生态环境意识也就十分淡薄。

建国以来很长一段时期,由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生态意识淡薄,我国经济增长基本上是以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在相当普遍的地区,对农业自然资源实行掠夺性经营,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形成了农业上的恶性循环。实践证明,在生态经济问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庞大而素质低下的人口,总是扮演着推波助澜的重要角色。当今生态环境问题已上升为当代世界重大问题之一。是否具有强烈、健康的生态环境意识,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表明,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达1.8亿,相当于福建省总人数的2.6倍和日本全国人口的1.5倍,占世界文盲总人数的1/4。若考虑15岁以下儿童中有约4000万辍学者和接受过小学教育而长久不用的知识退化者,则全国12岁以上文盲仍在3亿左右。中国仍然是文盲众多的人口大国。遏制文盲大军队伍的扩展,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是唤醒全民族生态环境意识,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二、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的核心,对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口压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口素质差异对人口生育率的影响具体表现:第一,直接影响婚、育年龄;第二,直接影响重视人口质量的程度;第三,直接影响生育意愿和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自觉性;第四,影响科学节育技术的推广应用。

理论与现实均表明,我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和生育率之间,正在产生“马太效应”--文化素质越高的人群,生育率越低;文化素质越低的人群,生育率越高。这将使高素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相对减少,低素质人口比重相对增加,人口总体素质呈下降趋势,从而形成所谓的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逆淘汰现象。

应当看到,在人口文化教育落后的贫困地区,人口、环境、经济的发展,始终难以跳出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人口素质低下-人口再膨胀”这样一个“怪圈”。可以说,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降低人口生育率的催化剂。发展教育,努力提高人口文化素质水平,扭转人口文化素质的逆淘汰,是控制人口增长的一项治“本”措施。

三、推进环境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环境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而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环境科学技术,依靠先进的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科学技术手段,使环境问题获得较好解决。然而,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国家科技人口比重、素质及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密切相关。一个国家要发展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提高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技术水平,无不需要先进的环保科技手段的支持,需要强大的环境保护产业作保证,需要高素质科技人才去完成。

但是,只有国家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提高了,科技人口的素质和比重发展了,才可能为环境保护事业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的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环境管理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才能向环保事业提供各种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技术,才可能使先进的环保设施得以良好地运转。因此,尽快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壮大国家科技人口队伍,提高科技人口素质,是加快中国环境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缓解农村就业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农村劳动力就业供求对生态环境冲击和压力的大小,与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表现在:

第一,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会加大就业压力。我国农村的就业体制仍然是自然就业。低文化素质的农村人口往往急功近利,纷纷让子女辍学参加生产劳动。在学率与就业率此消彼长,青少年非在学则在业,使剩余劳动力总人口隐形膨胀,加剧了农村劳动力供需平衡的失调,进而加大了农村就业对资源环境的冲击。

第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低文化素质,直接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我国的文盲人口大部分集中于农村。现在农村文盲、半文盲还占农村总人口的23.5%,而70%是女性。全国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不足5年,而日本1957年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就已达11.7年。由于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低,专业技术少,就业门路窄,难以向技术密集型、资源集约型的产业转移,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初级或粗加工产品的生产。因而,采矿、建煤窑砖窑、造纸、冶炼以及电镀、印染等乡镇工业,便成了最简单、最便捷的就业门路。然而,这类乡镇企业的相当一部分,其布局尚未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资金不足、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经营管理不善,缺乏必要的环保设施。结果,一方面造成资源、能源的巨量消耗和浪费,另一方面废水、废渣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给与乡镇企业相嵌分布的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可见,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是缓解就业对生态平衡的压力,促进农村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提高环境人口容量

所谓环境人口容量(环境容量),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在一定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条件下,资源相对稳定所能承受人口规模的大小,又称环境承载力。人类社会早期阶段,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生存环境近乎天然生态系统,环境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自然生产力。而今,人类生存的环境已不是昔日的自然生态系统,而是处处打上人类活动印迹的生态经济系统。它的环境容量就不仅取决于自然生产力,其容量变动更主要是取决于社会生产力。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就人口生态学意义来讲,科学文化素质是认识和开发利用环境的能力。低人口素质,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降低环境容量,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必然会带来生产力的进步,从而使社会抚养能力上升,使环境容量大幅度提高。

可见,人口素质直接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影响到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是环境容量变动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文化素质对提高环境容量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第一,提高开拓新资源的能力,扩大自然资源拥有量。随着人口素质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拓新资源的能力大大增强,人们可用先进而又多样化的技术手段,去拓展资源系统,向自然环境索取更广泛的天然物质。现在人类能利用的自然资源种类,比刚进入文明时期不知扩大了多少倍,而且今后还将继续扩大。那些人类尚未探明、尚未发现、尚未认识的资源--潜藏在海水、海底、极地、空间和地壳深层中的物质、能量,都需要很深的科学文化水平才能作为资源加以开发利用,从而提高人口的资源拥有量。

第二,高素质人口的迁移,会提高移入地区的环境容量。在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破坏严重、经济十分贫困的边远落后地区,并不缺少简单劳动力,而是缺少各种科技人才。高素质人口的迁移,可带动边远地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调整劳动力的配置,使之适合于当地优势资源的开发,引入先进地区的科学技术,加快落后地区的开发,逆转环境恶化的趋势,从而提高移入地区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环境容量。合理、适度的人口迁移,可在高素质人口迁移-提高生产力-改善环境-增加环境容量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第三,低耗、高效地利用资源,走资源节约型发展经济的道路。我国是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资源浪费强度很高的国家。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改进资料利用,抑制资源的过度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的资源转化率,使一份资源作几份之用,从而提高资源环境的人口容量。

第四,建立高产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业自然资源的食物生产水平。在人类生态系统中,人口容量的提高与农业自然资源食物生产水平的发展密切相关。提高农业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业自然资源的食物供给水平,提高资源生产力,以有限的农田、草原、森林、水面等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及其它农产品,从而提高单位资源供养人口的能力。

综上所述,作用于生态环境的人口,是一个数量和质量的综合体。人口数量增长过快,是构成生态环境压力的主导因素。人口素质,特别是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则是影响资源环境的终极因素,即根本性影响因素。没有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没有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就没有环境资源意识的真正觉醒,就没有环境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就业对资源环境压力就难以缓解,环境资源承载力就会日益缩小。

因此,就某种意义上讲,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实现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是保证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在21世纪,人类社会即将进入素质立国的年代,能否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能否在不远的将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关键取决于我国人口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和人口数量增长的有效控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现在起,必须真正走出人口认识上误区,树立人口控制的新思维--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与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并重,把提高全民族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一项长效的战略工程、长期的战略任务,长抓不懈、抓紧抓好。

(编辑:肖曜)#13#10


发表评论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