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6新闻前哨>>10月>>本页       
[论文缩微] ………………………………………………………………


(2006-11-23 14:58:18)

匠人与大师

梁衡在今年第8期《今传媒》发表文章,告诫新闻工作者不要满足于当写匠,而要有大师那样不断进取的境界。作者认为,匠人与大师有三个区别:

一是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比如木匠,他总是在重复做着一种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就算他一天做1000把椅子,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种新样子。判断大师的高下是有没有创新和突破。

二是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没有升华到理论。大师则站在理论层面,靠规律运作。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而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匠人常自恃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而大师则视鲜花掌声如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忧难宁。所以你就会明白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贝尔奖。

三是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人常说“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而大师不靠这个。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科学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而社会科学大师要求就更高,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是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而毛泽东著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作者强调,说匠人与大师的区别,并无贬低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需要大师也少不了匠人。只是说我们应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鲁班最初也只是一个木匠,后来才成为建筑大师的。

一个人,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的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师的思路前行,比如力求创新,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顾影自怜。要有目标,有追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

社会新闻的迷失与再造

许加彪在今年第4期《新闻界》上发表《当前我国社会新闻的迷失与再造》一文说,在中国当前报业同质化恶性竞争中,有些社会新闻已成为一种精神麻醉品,负功能很大,乱象太多。

第一,失真,没有活力。有些媒体为了追求受众眼球,记者采访不深入,编辑把关不严,《错位夫君夜换娇妻30年》、《女大学生状告爸爸接吻》等子虚乌有的假新闻屡见不鲜。

第二,媚俗,没有风骨。社会新闻中诲淫诲盗的市井凶杀、色情充斥版面,社会新闻成为“星、性、腥”的诠释者。一夜情、同性恋、婚外恋、开房等字样在标题中随处可见。

第三,煸情,没有品位。肤浅的感情代替了理性的思考。动辄写些“春光乍泻”、“玉体酥胸”、“天亮以后分手”等给人以感官刺激性语言。

作者认为,再造社会新闻的正确之路是,应该把社会新闻从迷失、混浊状态中拉出来,做到趣而不俗,益而无害。以理性、建设性为诉求,表达健康的社会观;秉承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强加自律;洋溢人文关怀,倡导善良风俗习惯。

关注“自媒体”挑战主流媒体

张雪梅在今年9月13日《中国新闻出版报》上发表《英国“自媒体”挑战主流媒体》一文说,去年7月7日伦敦地铁爆炸案发生后,一种由手机图片、业余数字录像资料和博客等个人制作的“自媒体”,开始在英国媒体舞台上崭露头角,引起关注。

英国BBC全球新闻部负责人理查德.萨姆布鲁克认为,主流媒体与“自媒体”不存在对立关系,大家原本就生活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社会中。“自媒体”的目击者没有必要给我们一个客观、准确的报道,他们告诉我们他们看到的事实就够了。人们会逐步相信“自媒体”,就像100多年前人们由不相信报纸到现在离不开报纸一样,赢得读者的信任。

在英国,BBC、泰晤士报等许多主流媒体已纷纷给“自媒体”开设博客专栏,在报道中收集“自媒体”的报道内容,并发表到新闻中去。路透社等还多次召开讨论会,讨论“自媒体”报道、“自媒体”报道者的报酬,以及如何提高“自媒体”的质量与专业性等问题。 还有许多人研究“自媒体”可能带来的商业价值,其业余广告代理商也开始涌现。

“扒新闻”比假新闻更可怕

刘晓程在今年第17期《青年记者》发表文章说,在刚刚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年会上,杜邦公司一位先生发言说,在2004年7月到8月,媒体关于该公司的报道有8000多篇,而真正采访过的媒体不到100家。多数报道是靠“扒”别人的东西,然后添枝加叶或稍作评论,堂而皇之成了“自己的报道”。

据说,“扒新闻”之妙法已成为不少报刊新闻来源的“杀手锏”——这样做,不仅有新闻,还能节约不少采访成本,报纸版面也丰富。

更要命的是,少数记者偷懒不采访,肆意“扒”别人现成的稿子,这就不能不让人警惕了。现在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跑新闻发布会的人越来越多,领“红包”的人越来越多,去事件现场抓新闻的人越来越少,靠网上“扒新闻”的越来越时尚。甚至于有人专门就坐在家里从网上或材料厂里“扒新闻”,此风还影响到不少新闻院校的实习生。可见,“扒新闻”已成为新闻界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其危害性不亚于假新闻。这是需要认真对待、花气力解决的不正之风。

(编辑:陈永和)#13#10


发表评论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