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肉,在我国某些地区又叫“香肉”或“地羊”,俗话说:“寒冬至,狗肉肥。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寒冬正是吃狗肉的好时节,花江狗肉、白切狗肉、狗肉煲、狗肉火锅等成为大街小巷餐馆的主打菜肴,食用狗肉也越来越成为今年冬季的饮食时尚。冬季食用狗肉到底有何好处呢?我们邀请老中医姚世明主任来为大家说说狗肉的吃法。
狗肉是温补佳品
食用狗肉的历史悠久,《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四种以狗肉为主的药方,有“安五脏、轻身益气、益肾补胃、暖腰膝、壮气力、补五劳七伤、补血脉”等功效。《普济方》中说狗肉对“久病大虚者,服之轻身,益气力”。《医林纂要》亦云:“狗肉补肺气,固肾气。”所以,冬季宜吃狗肉,不仅因为腊月狗肉肥而味美,而是更具有温补功效。
姚主任介绍说:“狗肉含有较多的牛磺酸、多肽,而脂肪很少。中医认为,狗肉性温,味咸,除有补中益气作用外,还能温肾助阳,对肾阳不足、腰膝软弱或冷痛,畏寒、四肢冰冷、夜间多尿等症均有很好的温补作用。特别是慢性寒性哮喘的病人,冬季常吃狗肉加之生姜,最为适宜。”
吃狗肉后不要马上喝茶
一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等病的人,在严冬季节,吃些狗肉是有好处的,但需注意的是吃狗肉后不要喝茶。因为狗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茶叶中含有比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狗肉后马上喝茶,会使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一种叫鞣酸蛋白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蠕动减弱,大便里的水分减少,导致大便中的有毒物质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而被人体吸收,给人体带来伤害。
狗肉会不会传播狂犬病
值得注意的是狂犬病虽不会经过消化道传播,吃狗肉不是传染狂犬病的主要途径,但是如果人的口腔、胃中有伤口,狗肉没有煮熟煮透,将有机会染病。为避免感染狂犬病毒,市民购买狗肉时,应到正规超市购买,且要煮熟后再吃;如到餐厅吃狗肉时,也最好到正规餐厅,进餐前检查狗肉是否烹饪熟透。
内火旺者、脑血管病人不宜吃狗肉
姚主任还提醒喜欢食用狗肉的市民,狗肉虽好,但不是人人都适宜吃。
狗肉属热性食物,不宜夏季食用,而且一次不宜多吃,多吃易上火。凡患咳嗽、感冒、发热、腹泻和阴虚火旺的人均不宜食用。忌吃半生不熟的狗肉,以防寄生虫感染。
脑血管病人多伴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狗肉热性大、滋补强,食后易导致阳气亢盛,血压升高,使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所以脑血管病人不宜多吃狗肉。
大病初愈的人也不宜食用狗肉,因为此时病人体虚,消化功能减弱,进补只能平补,不宜温燥。另外,中医认为发热不恶寒、面红目赤、口唇干燥、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等属热证,有这类病症的人也不宜食用狗肉,以免助热耗阴。
几种狗肉食谱
俗话说:“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过冬。”姚主任说,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食用狗肉,不失为冬季进补中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他还推荐几种常见的狗肉做法,供大家参考:
1.番薯蒸狗肉:番薯500克去皮切块,狗肉500克洗净切块,同放大碗内,加适量油、盐、水,隔水蒸熟食用。有补中益气,固肾强腰作用。适用于体虚怕冷、腰腿疼、夜尿多等症。
2.狗肉粥:狗肉200克切成小块,生姜20克,煮至半熟时,放入粳米\(或糯米\100克同煮粥,加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祛寒壮阳,温肾补脾作用。适用于病后体虚或老人阳气不足、怕冷畏寒、手脚冰冷、腰膝无力、小便清长、性欲减退等症。患有热性病患者忌食。
3.壮阳狗肉汤:狗肉250克,整块放入开水中氽透后捞出,放入凉水中洗净血沫并切成方块,放入热油锅内加适量生姜片煸炒,加入料酒,然后倒入砂锅,并将熟附片、菟丝子各30克装入纱布袋内,以及食盐、葱适量同煮汤。有温肾助阳、补益精髓作用。适用于阳气虚衰、精神不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性欲减退等症。
4.黑豆炖狗肉:狗肉150-200克切块,黑豆60克,同放锅内煮烂,分早晚食用,可治腰痛等肾虚之症。
5.淮杞炖狗肉:狗肉1公斤,切成方块,用开水氽透,与生姜、香葱同放入热油锅煸炒,烹入料酒。然后倒入砂锅,放入淮山、枸杞各60克,鸡清汤1公斤,用小火煲烂,放入味精、胡椒粉和食盐调味食用。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作用。适用于腰膝酸软、畏寒怕冷、阳痿早泄、视物昏花等症。
6.生焖狗肉:带骨狗肉1-2公斤,切块,放入锅内炒干血水取出;大蒜末、豆瓣酱、芝麻酱少许,下热油锅爆炒,再下姜片60克及狗肉,炒五分钟后加入料酒,加鸡汤(或水)、食盐、陈皮、酱油、红糖,用小火焖一个半小时,加入味精即可食用。有温肾壮阳,补脾健胃作用。适用于肾虚遗精、阳痿、早泄,小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