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双河 徐良干
“不给别人有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郑培民同志坚持从“由头”和“念头”两个方面抓廉洁自律,值得各级领导干部深思。
如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用送礼行贿的方式打开领导干部的“前门”,走通领导干部的“后门”,总是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找路子,寻找各种送礼行贿的“由头”。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只要有了半点腐败的“念头”,就会给别人留下一些送礼的“由头”。有了这些“由头”作幌子,原本赤裸裸的行贿受贿穿上“人情味”的伪装,成了正常的“人情往来”,“由头”便成了行贿受贿的“遮阳伞”。这种腐败行为更具隐蔽性,因此得到许多贪官污吏的“钟情厚爱”。一些贪官的腐败堕落案件表明,对自身要求不严,张扬个人爱好,制造各种“由头”,大肆敛财是他们惯用的伎俩。胡长清第一次收到私营业主周雪华2万美元的“润笔费”,尝到甜头以后,就把“挥毫泼墨”变成一条生财之道,于是借此“由头”登门求字者趋之若鹜。
在迁新居、嫁女儿、娶儿媳、过生日等喜庆的日子里,设宴酬宾,同享欢快,对普通百姓本无可厚非。但我们的领导干部在这些日子里尤应警惕,否则,后果将十分可怕。郑培民同志深深地认识到这一点,时刻从思想上防止产生腐败的念头,对工作调动、乔迁新居、儿子升学、女儿出嫁、个人爱好等,从不张扬,始终不给别人可乘之机。
古人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领导干部只有从自身做起,彻底打消可能导致腐败的“念头”,不给别人任何送礼的“由头”,才能够永葆清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