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湖北日报>>文化新闻>>本页
站内检索:

文物抢救与时间赛跑
(2006-12-17 08:30:15) 荆楚网-湖北日报

“丹江口水库一期工程蓄水时,考古人员仅开挖遗址约8000平方米,发掘古墓葬100余座,尚不到整个古墓葬的10%,绝大多数古墓葬沉入水下。我们现在再也不能让这样的历史重演了。”十堰市博物馆馆长胡勤说。

1994年,由长江委组织对水库二期工程(172米方案)淹没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文物考古调查。1997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由长江水利委员会主持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文物调查成果评审会”,与会专家学者强调这一区域文物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肯定了已形成的调查成果。2002年3月11日至15日,中国文物学会就淹没区的文物保护问题进行了实地察看和座谈,强调文物抢救任务十分艰巨、抢救时间十分紧迫。

十堰市早在1995年开始编制库区文物保护规划,并于1996年上报到省文物局。2004年2月,省里成立了专家规划组,调集省各大专院校专家教授和各地文博考古专业人员30多人,重新对丹江库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涉及172米水位线内的179处文物点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复查和编制规划方案,确定淹没区文物点210处,其中新增文物点31处。

尽管前期工作早已开展,但真正意义上的挖掘,是从2005年2月才开始。因为国家划拨的文物保护资金还没到位,为了抢救,省文物局垫资1000万元,先对6处重要的文物遗址点进行发掘,目前,已经完成了4处,还有两处正在进行。

留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文物保护的时间并不充裕,文物保护要与洪水、与时间、与盗墓分子赛跑,在2010年通水前完成发掘,任务十分艰巨。据专家介绍,完成一处较好的文物点挖掘至少要10个考古工作人员用去三四年,因此即使现在调集全国所有的考古人员开始正常挖掘十堰的文物,时间也相当紧迫。

为了弥补历史“欠账”,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和国家文物局已联合发文,对一期工程文物保护的所有遗留问题将单列经费予以解决。“现在的文物保护意识更强,保护手段也更多、更先进,一期工程留下的遗憾可利用这一契机予以弥补。”长江设计院院长、文物考古队副队长钮新强说,与一期工程相比,二期工程将锁定更多地上文物点,遇真宫、郧阳府学宫、浪河老街、小西关传统民居等多处地上文物点将采取整体搬迁、复原重建等多种方式进行保护。

发表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