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2006>>2006十件实事>>本页
站内检索:
《意见》是怎样形成的

记者 蔡朝阳

读《意见》,一个很深的感受是,这是一份不多见的专门抓问题、解决问题的文件。这份文件是怎样产生的呢?

着眼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委把主题定在解决突出问题上,并力求办法可行有效,让群众看到希望

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六中全会明确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二是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已对建设和谐湖北进行了全面部署;三是今年初省委在确定本次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议题时,已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主要议题。

因此,按照省委要求,《意见》紧扣解决当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突出问题,力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行有效,让群众看到希望。6个调查组进行了3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先后收到修改意见491条,修改17次

在上半年,省委组织6个调查组,就上学难、看病难、打官司难以及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信访等问题,进行了为期3个多月的调查研究,为起草好这次全会的文件奠定了一定基础。

在文件起草过程中,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及其他领导多次就有关重大问题作出指示,听取6个专题调研情况汇报,对文件内容提出具体意见和要求。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确定解决当前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突出问题的基本要求、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意见》初稿形成后,分别征询了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和市州、直管市、林区的意见,收到15个方面、302条修改意见和建议。11月8日和10日,省长办公会、省委常委会分别对《意见》(送审稿)进行了讨论。11月11日,又提交省委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题研讨班讨论、修改,收到8个方面、189条修改意见。《意见》先后修改17次。可以说,《意见》形成的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是不断深化对省情和重大问题认识的过程,较好地集中了全省上下和社会各界的智慧。强调指导性和操作性,注意“两个坚持”“三个衔接”。除十大重点问题外,还关注其他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为使《意见》充分体现六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湖北实际,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意见》努力做到“两个坚持”、“三个衔接”。

“两个坚持”即:一是坚持突出重点,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力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行有效。“三个衔接”即:一是与省委八届八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建设和谐湖北若干问题的意见》相衔接;二是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相衔接;三是与新农村建设、教育、卫生、交通等相关专业规划相衔接。同时,《意见》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其他突出问题,如库区移民、扶贫济困、涉法涉讼、物价稳定、收入分配等工作,强调按照省委、省政府已有的部署继续抓好。

(荆楚网-湖北日报)

发表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