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大民生新闻候选
(2006-12-19 21:25:44) 一、我省车辆推广乙醇汽油和天然气
1月1日起,在前期试行基础上,武汉等9个城市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武汉所有加油站停售除乙醇汽油以外的其它车用汽油。 除推广乙醇汽油外,武汉大力推进“油改气”工程。12月8日,首座天然气社会加气站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武汉社会车辆“油改天然气”工程开始启动。12月12日起,首批200辆出租车开始“油改气”。
二、豆皮大王”老通城悄然停业
今年春节过后,武汉老字号、曾被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高度赞誉的“豆皮大王”老通城酒楼悄然停业。10月26日下午5时40分,“老通城”三个一人多高的银色大字,从大智路1号老通城酒楼门脸上拆除。
三、旅行社启用“透明”合同
3月1日起,我省旅行社必须统一使用《湖北省出境旅游合同》和《湖北省国内旅游合同》示范文本。根据新版合同规定,游客有权抵制旅行社自行安排的自费项目和额外购物;旅行社需明确告知游客住宿标准、餐饮标准、交通工具、购物次数和地点等信息;游客在旅行社安排或推荐的购物店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旅行社应先行赔付。
四、水电油气价格全面上调 3月26日,我省成品油价格上调8%,5月,油价再度上调,97号汽油每公升涨0.5元;5月1日,武汉居民生活用水由0.71元/吨调整为1.10元/吨;10月10日,湖北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每度上调5分钱;同日,武汉市管道液化气居民用气价格,每立方米由9元调整为13元;年内,坛子气价格也数度上调,12月初,坛子气价格再次上调,14.5公斤装每瓶由88元调为90元。
五、武汉出台停车收费新规
8月5日,江城机动车停车场等级及具体收费标准出炉,三镇停车场采用计时和按次两种收费标准。8月底,物价部门出台补充条款,由政府定价(如车站、码头、旅游景点等)和政府指导价(体育馆、图书馆等)的两类停车场,临时停车不足15分钟的,不收停车费;市场定价的商场、写字楼等停车场取消“15分钟免费停车”规定。
六、上百条公交线路调整
8月24日,武汉市出台线路调整规模最大的一次公交优化方案,新增、调整上百条公交线路走向,方便6个边远地区150余万市民的出行。
七、解放公园全新亮相
9月28日,闭园改造达半年的解放公园开门纳客,这座有半个世纪历史的老公园焕然一新。新解放公园建起人造湿地,净化了公园的10公顷湖水,景观和生态建设合而为一。国庆期间,有近50万市民前来游玩,创该园历史之最。
八、单位公厕首次向社会开放
10月1日,武汉市三个中心城区率先打破厕所“壁垒”,15个加油站、商场等单位公厕对社会开放。随后,其他5个中心城区也陆续加入,全市开放的单位公厕总数达35个。到今年年底,武汉市新改建的200座公厕,也将陆续到位。
九、市民获准以个人身份游香港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10月11日宣布,从明年元旦起,香港“个人游”扩展至武汉、石家庄、郑州、长春、合肥等5个省会城市。届时,武汉市民可以不跟随旅行社、以个人身份游香港,省却了随团购物的烦恼,行程也更加自由。
十、武汉公积金贷款政策放宽
10月15日起,公积金贷款额度增加,新房最高可贷30万元,二手房最高可贷25万元。同时,二手房公积金贷款的最长期限延长为20年。可贷款期限延长至退休后5年,购买90平方米以下房子的职工,首付放宽为两成。
十一、全省高速公路通行费上调10%
10月20日零时起,按照10%的幅度调增我省联网高速公路和黄黄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调标后,对免征车辆仍按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执行。
十二、企业养老金连续三年上调
10月23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宣布,我省将从2005年度算起,连续3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对截至上年度符合条件的企业退休人员,从2005年7月算起,每人每月增加45元;从2006年7月起,每人每月再增加80元。
十三、冬暖夏凉工程动工
10月28日,武昌地区城市热网工程率先在秦园路开铺,这标志着武汉市“冬暖夏凉”工程正式动工。该工程是武汉市“冬暖夏凉”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昌地区供热(制冷)工程主管道总长约30公里,预计2007年底基本完工,约30万居民将提前受益。
十四、粮油价格不同程度上涨
11月以来,武汉粮油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上涨。其中,食用油表现尤为明显,市场上5升桶装油的价格普遍上涨5-10元不等。专家表示,粮油价格上调,属恢复性的合理回升,且未来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十五、我省采取五大措施控制失业
11月,省劳动保障厅联合相关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失业调控工作的意见》,采取五大措施控制失业:一次性裁员10%或50人以上必须报批;吸纳原企业富余人员30%以上,3年免征所得税;安置方案不明确、资金不到位的不准破产、改制;参加社保、3年无人失业,政府将给予补贴;确定地域性失业预警线。
十六、食品安全问题屡亮红灯
今年,食品安全问题屡次“爆发”:11月,多种蛋品检出苏丹红,部分产品波及我省企业;鳜鱼和多宝鱼等水产品在外地检出违禁品孔雀石绿,本地工商、质监等部门对此开展专项检查;此前,武汉多家超市曾查出假冒牛肉……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十七、武昌地区局部交通大调整
12月1日起,为缓解武昌解放路商业街的交通拥堵,解放路、彭刘杨路北段和民主路西段,3条路段均改实行单向行车。此前,武昌街道口周边珞狮路、广八路等路段,已率先实施“禁左”新规。
十八、经济适用房网上直播摇号
12月5日,武汉市房产局启动网上直播经济适用房摇号,登记者可以上网观看摇号全过程,经济房销售过程更加透明。
十九、武汉启动生育保险
12月10日起,武汉启动第五种社保险种——生育保险,男女职工均要强制参保,参保者的生育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参保半年以上,产妇可领津贴(产妇在武汉市三级医院顺产可领5700元津贴);男职工在配偶生产后可享生育护理假津贴。
二十、近两万低保户住房得到保障
截至今年底,武汉市利用廉租房配房、租金补贴和租金核减三种方式,提前一年完成了对近两万人均住房面积不足6平方米的低保住房困难户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