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荆楚十大新闻人物]郑守仁看重的是生命质量

(2006-12-12 07:08:46)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成琛马涛)

再过十几天,2006,又将成为一组历史的数字。

因为感动,因为影响和改变,这一年里,有一些人,有一些事,将被许多人收藏进记忆中,写成一本本无字的“2006荆楚年谱”。

郑守仁、周大军、范献龙、刘先成、刘醒龙、郑四来、宋先伟、邱应发、程菲、杨威,三峡大坝封顶、法国总统访汉、武汉隧道地铁开建、武汉发出禁赌令、养老金“三步跳”、低保提高15元、武汉放鞭禁改限、药品6次调价、《招聘》上春晚、严查商业贿赂———今日起,本报对14万读者海选出的2006年度“难忘荆楚”十大新闻人物和事件,逐一推出回访报道。

郑守仁的夫人高黛安记者郑联学摄

12月9日,三峡工地,记者想尽了办法,还是没见着郑守仁院士,就连电话采访也不能如愿。

“不是你一个记者遇到这种情况,”三峡总公司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彭业华说,众多要求采访郑守仁的媒体记者,也都吃了“闭门羹”。

彭业华告诉记者,郑守仁只要听说有人来采访,总是用这样的话答复———“如果是工程上的事,可以谈谈;如果是采访我个人的,就不必要了。”

没办法,记者只好“迂回采访”。

院士家中的相框,是用鞋盒盖子做的

三峡坝区十四小区4316号。

两间门挨门的小房子,每间10来平方米。这,就是66岁的郑守仁院士在三峡工地住了13年的“家”。

记者来到这个“家”,拜访郑守仁的夫人———高黛安。她与郑守仁相伴了40多年,今年也是66岁。

环顾“客厅”,最好的电器,就是一台半新的21口寸彩电。墙上挂着的相框,竟是用鞋盒盖子做成的。相框里面贴着5张照片,其中一张是高黛安和女儿一家的合影,却少了郑守仁。高黛安说,因为郑守仁当时忙,没能赶上。

“人生有两种追求: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我们更看重后者。”高老笑着说道。

老人告诉记者,他们在汉口有套房子,都已经装修了好几年,但由于工作忙,还一次没住过。

连续十几年里,每个节假日他都值班

长江委三峡工程代表局枢纽处副总工程师陈磊,与郑守仁共事11年。

陈磊说,日常生活中,郑总十分随和,一点也没有大专家的架子,但遇上原则问题,他却从不附和、迁就。

这么多年以来,他从未参加过一家业务单位的宴请,无论是谁,只要是请吃“业务饭”,他都会严词拒绝。但如果你和他讨论学术问题,他能和你谈上一天。

“一个人也许能连续两三年在元旦、春节值班,但连续十几年,每个节假日都值班,却很少有人能做到。”陈磊感慨地说,在三峡建设的高峰期,每天晚上,郑守仁办公室的灯都是亮着的,只要你去,就能看到他正在伏案工作。

“郑总值得学习的地方太多了,慢慢学吧。”陈磊说。

 

 
 
  ·短信游戏  ·手机点播
·短信订阅  ·言语传情
·屏保图 
·待机图 
[魔法水晶] [占星奇缘]
[趣味游戏] [拇指情缘]

每天第一时间获知全球重大突发事件
突 发 娱 乐 高考热线
热 点 国 际 欧锦赛况
国 内 科 技 体育赛场
 手机号:
>>> 小灵通用户订阅更多短信由此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