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明泉 通讯员杨军
13年前,17岁的他,偷爬火车到深圳“淘金”,当门僮、仓库保管员,历经屈辱艰辛;13年中,他在深圳创办公司,取得美国菲林产品在中国总代理权,总资产达数千万元;13年后,他投资千万元回家乡办厂,成为通城县“回归经济”的有力注解。
本月14日,记者循着郑四来“回归”的足音,来到通城县麦市镇七里村。
遗憾的是,没遇上郑四来。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家乡的厂子投入1200万元买的进口设备,已从瑞士运抵深圳,我正在深圳忙着办理海关报关手续……”
七里村曾经荒凉的山坡上,如今立起了颇具现代气息的厂房门楼,“亚科微钻”几个大字遒劲有力———这,就是郑四来在家乡办的厂。
“亚科微钻”副总经理黎国甫向记者介绍,目前厂子每月生产微型钻头、铣刀50万只,产值约300万元,但远远不能满足深圳市场的需求。
“难怪郑董事长在深圳着急,他想尽快促成二期工程投产”,黎指着新筑的一排厂房对记者说,“厂房、配电工程已全部完工,全部16台进口机床下月起从深圳陆续运回,二期工程最迟明年3月投产。”
郑四来在电话中说,二期工程投产,不仅意味着微型钻头的产量扩大5倍,而且将使公司就业再增60余人,“又会有更多的村民,变成月薪千元以上的工人。”
今年10月17日,省委副书记杨松来到了“亚科微钻”公司。看着操作台前一张张年轻农民的脸,一双双娴熟摁动电脑控制摁纽的手,杨松感慨不已:“好!这样的高科企业,就是要继续扩大规模,成为带动当地经济的领头羊。”
走在七里村里,记者看到,冬日的暖阳下,婆婆、爹爹们正摆开桌子,快快活活地打起麻将牌来。
黎国甫副总笑着说:“郑总每次回村里,都把他的卡迪拉克轿车歇在工厂里,骑辆摩托车,四处缠着婆婆爹爹们打麻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