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王佳 陶静)以金田路为界,一边是建设中的CBD中心商业区的高层楼宇,一边是岗厦村涌入涌出的打工族群,构成一幅独特的画面。城中村的改造,是年轻深圳的一个不年轻的话题,也必将继续伴随着深圳经历变革与成长。
城中村改造佼佼者 田面村
走在田面村干净而整洁的路面上,除了楼与楼之间较近的距离之外,很难再发现其他与“城中村”这个名号相挂钩的特征了,作为一个“城中村”,6、7年的改造历程已经将田面村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田面新村,它有着完善的社区服务和现代化的物业管理,严密的保安措施等等。当我们与村里的老人交谈时,他很自豪地告诉我们,田面村的巨大改变,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可以看得到。
而生活环境的改观还只是一个开始,2006年11月份田面村“设计之都”项目的推进,让田面村进入了新一阶段的发展。田面“设计之都”项目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69万平方米,主要吸引国内外创意设计知名企业和国际著名设计大师进驻,打造具有创意设计、研发、制作、交易、展览、孵化及公共服务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创业设计产业园区。这个项目的建设,对提升产业结构,改善田面村的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优化人口结构,改善区域功能,带动福田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城区创新活力的意义都非常重大。
艰难的改造推进中 岗厦村
岗厦村,这个中心区唯一的“城中村”,被高大的现代建筑所围绕,但走进去就会发现,这里是一个与它的外围极不对称的地方,尴尬的环境卫生,丛生的握手楼,头顶的“一线天”,大量的非劳务人流等等问题都让城市管理者将这里定义为改造难度最大的城中村落,可与这些负面因素一同出现的却是低廉的房租、饮食条件带来的极低的生活成本。
“住在这里的人都是商店、超市的营业员和打工的,因为住在这里真的很便宜”,在岗厦已经生活工作了三年的清扫工人赖阿姨这样告诉记者,而当问及她对岗厦村未来发展有什么期待时,她尴尬地笑笑说她想象不出岗厦的未来,而她在岗厦村生活的三年间也并没有看到太大的变化,“变化不大,但还是有一些”,她这样说。
而对住在岗厦村已经8年的梁先生来说,“改造”这个词是与“拆除”同义的,他说,可能对改造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居住在这里的人吧。诚然,岗厦村特殊的位置和低廉的生活成本,为附近高密度的商业区的打工者在土地资源捉襟见肘的福田区提供了一片栖居地,如果没有“城中村”,就会产生人力成本过高问题,或直接给房地产市场带来压力,带来整个城市生活成本的提高。
2006年7月份,深圳市目前拆迁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改造难度最大、建设标准要求最高的岗厦河园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改造规划用地面积15万多平方米,居住人口近7万人。
有民间人士呼吁,“城中村”改造决不能急进,要考虑改造对整个城市生态链的影响,“城中村”改造必定会是城市管理者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面村齐整卫生的楼宇街道已经摆脱了旧“城中村”印象

岗厦村中丛生的握手楼被林立的高楼所包围

尴尬环境的另一面是低生活成本

岗厦村改造宏伟的蓝图需要时间去实现
 昔日城中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