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2006>>2006盘点湖北>>本页
站内检索:
湖北民主与法治建设同步加强 构筑和谐牢固基石
(2007-01-02 07:18:24) 荆楚网-湖北日报

记者张小燕

远在俄罗斯经商的云梦籍流动党员陈家春今年成功当选为县党代表。2006年11月底,他专程乘飞机赶回家乡参加县党代会。

珍惜民主权利,投好神圣的一票。2006年,在市县乡领导班子集中换届的推动下,全省人民和广大党员投入了一场生动的民主实践。

为保障流动人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省人大常委会作出规定,选民在现居住地住满一年,有相对固定工作或住所但没有转户口的,在取得原选区选民资格证明后,可在现居住地的选区参加选举。

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按照省委要求,各地进一步扩大了参与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的人员范围,提高了领导班子候选人差额比例,首次引入了民意调查。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推动下,从乡村到城市,让群众知情、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民主评议、民主议事方式已成为处理日常公共事务的常规。

官由民选,事由民议,大家切身感受到浓厚的民主气息。

公开是保障民主的前提。财政资金的分配和财政供养人员的增减,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2005年,省委、省政府在京山、麻城等14个市县率先试行财政与编制网上公开,2006年,则在全省范围内推行财政与编制“两公开”,包括省直机关在内的全省6400多个行政机关和26400多个事业单位、涉及104万多人的机构编制信息,以及诸如农村特困户救助资金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47项财政专项资金去向、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等5项资金的去处,群众可以随时上网查阅予以监督。

公开的范围逐步扩大,公开的内容逐步增加,公开的形式更加多样,公开的制度更加规范。2006年12月1日,全新改版的省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群众查询政策、办理事务、发表意见有了更加方便的平台。在村务、厂务公开进一步得到深化、规范的同时,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供电、供水、医院、学校等公用事业单位推行办事公开面达到了96%。

一手抓发展民主,一手抓法制建设。伴随着《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13项法规条例相继出台,我省地方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2006年,是立法法颁布以来我省立法项目最多的一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被列为立法重点。

省委请专家讲解《监督法》;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立法听证会,开展执法检查;省政府各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得以全面推进;公、检、法、司等部门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不断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的方法手段,在全省形成了专业队伍和群众联防相结合、深入打击和有效预防相结合的安全保障机制。

民主和法治是构筑和谐社会的两块重要基石。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和谐湖北的基石更加牢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