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6新闻前哨>>12月>>本页
站内检索:
在整合与竞争中发展…………………………刘永国
(2007-01-08 13:53:09)

                                                                         地市党报的走向
    
                                                              刘永国(随州日报社 441300 )
    
     谈论地市党报的走向,首先要讨论地市党报的内在规律性特点,才能比较好地把握其发展趋势。

     地市党报姓“党”,同时最接近基层,因此它具有地方权威性、新闻接近性、社会服务性。它生存在基层的需求之中。有需求,就有供给;有需求,就有发展空间。地市党报在需求中安身立命,在服务中寻求发展。那种认为地市报前景难测的看法过于悲观,依据不足;那种认为地市报进了“保险箱”的看法,则过于乐观,忽视了“退出机制”发出的善意警告。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出版管理司拟定的《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思路》明确规划:“十一五”时期,报纸出版资源配置政策的主要调整方向是:“巩固党报地位,完善三级党报出版体系。”同时引人注目地提出:“着力开发地市报业市场”,“实施地市报业市场振兴计划”。国家主管部门肯定三级党报体制、支持地市党报的巩固与发展,政策信号是明确的。

     一是需求,二是政策导向,地市党报巩固与发展的走向是明确的。“走向”提供的是趋势、方向,各报方向趋同,但各自情况不同,决策各异,在发展策略的选择上却可以是多样化的。

     1.充分运用现有资源,办好办活现有报纸,增强报纸舆论影响力,扩大报纸发行面,开发报业经营渠道,走巩固、提高、发展之路。

     目前,我国地市党报实力差距悬殊。这不仅仅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GDP土壤,还因为所拥有的出版资源的差异。

     报刊资源平衡型。在地市党报这个群体里,多数地市报社拥有日报、晚报两种资源。这种报业结构,占地市报社的大多数,多到什么比例,因未见具体统计资源,尚不好准确表述,但这种“日报+晚报”的报业结构是地市报的主体。“日报+晚报”模式,是地市报群体中比较科学的结构,因而也是令人羡慕的结构。考察“日报+晚报”结构,多数报社已发展到晚报经营规模超日报的状况,形成了舆论引导以日报为台柱子、广告经营以晚报为台柱子的优势互补互励。

     报刊资源富有型。比“日报+晚报”资源更优的是一社多报多刊,即“日报+晚报(或商报)+其它报刊”的报业结构。这种拥有较富报刊资源的报社,不仅有东部、沿海诸如广州日报、宁波日报、苏州日报等报业集团,就是中部一些报社,也拥有较优裕的资源,如湖北的宜昌日报社,拥有《三峡日报》、《三峡商报》、《中国地市报人》、《新闻选刊》4种报刊,其发展态势比“日报+晚报”结构有着更为开阔的空间。

     报刊资源短缺型。与“日报+晚报”结构显得“贫困”些的是,还有相当的地市党报仅仅拥有单一日报资源或单一晚报资源。它们只有这一方土地,也就只能在这一方土地上精耕细作。仅有晚报的报社比较少,如湖南的长沙、岳阳,云南的玉溪,福建的泉州。只有日报的报社略少于“日报+晚报”的报社,但大大多于只有晚报的报社。在这些只有日报的地市州盟,有的已具备再办一种晚报的读者群、消费力,在苦苦地盼着晚报资源;有的还不具备再办上一种晚报的土壤。立足当前,展望未来,这些单一结构的报社,在办报、经营、发展上唯其艰难则应更加努力。

     无论个体报社资源状况如何,地市党报的主流趋势是坚守阵地,用好资源,稳扎稳打,打造核心竞争力,增强舆论影响力,提升报业发展力,在报业大格局中巩固、提升、发展。

     2.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向电子媒体进军,依托平面媒体办好办强网站,报网结合,扩展现有媒体。

     当前,数字技术的运用正以不可想象的渗透力每日每时地在发展着,数字技术支撑的新传媒,如网站、电子报、手机报,其成长之势咄咄逼人。

     地市党报对新传媒既不能束手无策,也不能漠然视之。无论是现在处于“资源平衡期”,还是“资源富有型”、“资源短缺性”,都应该重视数字技术的运用。与其为其所逼,不如早早地“拿过来”,为我所用。

     就发展趋势看,地市报应冷静把握传媒竞争角逐的大势,及时决策,加强数字技术的运用,发展数字技术新媒体,建设和装备以平面媒体为内容依托的网站,发布电子报和数字新闻,开辟博客空间,将网站办成集发布、交流为一体的传播空间,作为平面媒体的盟友,形成报网结合,相互支持,良性发展的新态势。

     3.因地制宜,因时而变,收拢拳头,寻求突破。

     一般来说,各传媒都在寻求增加出版资源,实施扩张,谁会去收缩阵地、收拢拳头?这种“收拢”,如果不会主动产生,在一定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还是有的。

     万州、黔江、涪陵原都是地区和地级市,分别有《万州日报》、《黔江日报》、《涪陵日报》。重庆成为直辖市后,万州、黔江、涪陵成了重庆的区。按照规定,区不能办报,本应一刀切,切一刀,考虑到这3个区离重庆中心区在百公里之外,区域分散宽广,日报是坚决不准办了,暂且允许办都市报。万州日报社原有《万州日报》和《三峡都市报》两宗出版资源,在此情况下,放弃日报是没得说,收缩阵地之后是收拢拳头,全社近千人,齐心合力办《三峡都市报》,同时分出多数人办文化、办产业、办公司,另辟蹊径开拓阵地,年经营收入达到1000多万元。黔江、涪陵如法炮制,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分别亮出了《黔江都市报》、《巴渝都市报》旗号,维系了一方报业。万州《三峡都市报》社长侯长栩说:“我们的作法,为行政区划调整与改革后的地级市报纸,闯出了一条路子!”

     4.采取变通措施,意在寻求扩张。

     全国性的报刊整顿之后,国家对报纸传媒的框架政策是“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扶优汰劣,整合资源”。在这个整合中,省报集团整合进了一部分新的资源,那是因为省会城市有一些小报小刊可供整合,而地市党报处于二级城市,绝大多数无资源可供整合。另一方面,恰恰是这些二级城市、特别是中等发达的二级城市的日报对晚报刊号的需求,可能说处于焦渴状态。

     据了解,有日报无晚报的地市党报,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带,其中中部省份地市日报对晚报的渴求犹甚。于是,变通出现了。2005年以来,江西、安徽的部分地市日报在周末版、星期刊上打起了主意:原来周末版、星期刊是一周出一次,现在逐渐变为周二、周三乃至周四以上。他们把这叫做“暂且借得周末版,权且扩为晚报版。”这些二级城市发育到一定程度,读者对晚报有了需求,见到这种变通的晚报版,也就把它当晚报看了。

     5.加入报业集团,借风行船。

     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思路,明确了“三级党报出版体系”,这给有关地市报的争论划上了句号,给地市报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但“三级”中,个体块头“第三级”最小最弱。局部地方的地市党报面临省报集团和省城“都市报”及其地方版的双重压力,生存与发展空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挤压。

     面临竞争,为了规避风险,在过去数年间,全国有一些地市报加入了省报集团。在江苏,有《宿迁日报》加入了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成为省报集团大家庭的一员。在湖北,有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全资收购的《三峡晚报》的报业整合实践。“三级党报出版体系”经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思路明确后,也不能说局部的个别地市报向省报集团靠拢的步伐就会终止,因为同时国家还鼓励做强做大报业集团,这是报业发展的大势。

     6.多种形式的跨地区、跨行业报业联合体处于萌动状态。

     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是中国记协旗下的全国性社团组织,有会员报社300多家。这些会员单位的部分活跃分子一直在寻求地市报之间某种形式的合作,如新闻信息合作、网络共建共享等,目前虽然处于有动议无行动阶段,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地市报群体对合作的向往与探求。

     如果说地市报之间大范围的合作尚欠行动,局部的合作却已有了实践。鄂渝川三省市毗邻的数家地市报形成合作网已有数年,他们每天互传若干条新闻,实现新闻信息的互通有无,丰富信息源的同时也沟通了毗邻地区的经济交流,报界的合作直接服务了经济发展。

     7.“退出机制”将发挥作用,极少数报纸在“报纸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门槛下,可能失去继续出版的机会。

     有了“三级党报出版体系”,不等于所有的报纸都进了保险箱。国家既设立了报纸的“准入机制”,也设立了“退出机制”,每一种地市报都将接受“退出机制”的检验。与“退出机制”配套的是“评估指标体系”。按“评估指标体系”给出的有关采编、发行、运营指标,各报要努力达标,发行、经营要有一定规模,报纸要有一定的影响。长期不达标,经济上靠吃补贴,报纸质量不高、影响有限,这类报纸将难以为继,最终将难免“出局”。

     (编辑:徐蟾桂) 

发表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