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6新闻前哨>>12月>>本页
站内检索: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范长敏 罗文全
(2007-01-08 13:43:32)

                                                              《百年追踪夏明翰》采写思考
    
                                                     范长敏 罗文全(三峡日报社 宜昌市 44300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使用“和谐文化”的新概念,强调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指出建设和谐文化,首先应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峡日报作为全省重要的主流媒体和中共宜昌市委机关报,坚持用代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正面英雄人物和事迹报道,发挥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力量。

     从今年8月初开始,三峡日报精心策划组织的大型报道《百年追踪夏明翰》,首次用新闻形式,让出生于湖北秭归县的我党著名的早期革命活动家夏明翰烈士烈士英灵“回家”,并通过挖掘出大量的英雄事迹,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让烈士家乡的“后来人”在回味史诗般的夏明翰精神中受到深刻启发和教育。
    
     一、寻访夏明翰生平史迹,挖掘红色经典题材

     夏明翰是近代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典范,夏明翰精神是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他短暂的一生,闪烁着共产主义的思想光辉。1920年,20岁的夏明翰离家出走,到长沙结识了毛泽东等人。1921年秋,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他去毛泽东主持的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全国农民协会的秘书长并兼任毛泽东的秘书。1928年初,中央调夏明翰到武汉参加湖北省委的领导工作,同年2月,在汉口被国民党逮捕,3月20日英勇就义。临刑前,他写下了正气凛然的“就义诗”。

     夏明翰用生命捍卫共产主义信仰的伟大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后来人。2005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对夏明翰烈士给予了高度评价:“夏明翰烈士临刑前,挥笔写就了成为千古绝唱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革命先烈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所以能够威武不屈,就是因为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矢志不移。”

     今年8月25日,是夏明翰烈士106周年诞辰。从 8月6日开始,三峡日报副总编辑范长敏带领记者与秭归县委宣传部组成采访组,跨越湖北、湖南、江西、辽宁等省,行程6000多公里,收集烈士的英勇事迹,求证烈士的生平史料,采访组在湖南衡阳县洪市镇礼梓村夏明翰故居,得到“夏明翰,字桂根,生于湖北秭归”的实证,在夏明翰侄孙夏忠荣珍藏的《夏氏陆修族谱》上查到,夏明翰的出生地是“湖北秭归”。

     这一珍贵革命历史资源,不仅弥补和丰富了宜昌红色史料,而且也成为党报彰显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的报道切入点。三峡日报编辑部迅速成立报道专班,拿出大量重要版面,开辟“百年追踪夏明翰”专栏,进行全方位的连续报道,并配发《学习夏明翰,做好后来人》评论,开展学习讨论活动。
    
     二、回味夏明翰革命故事,讴歌激情燃烧岁月

     三峡日报采访组在敬仰和感动中追寻着烈士的足迹。今年8月11日,采访组以夏明翰烈士家乡人的身份,在江西九江探望并采访了夏明翰烈士唯一的亲生女儿夏芸老人。虽然年近八旬的夏芸没有见过父亲,在她出生不到半年时父亲就英勇就义,但父亲的革命形象却深深刻在她的心里。在与记者的促膝交谈中,夏芸老人充满了对父亲和前辈共产党人的无限崇敬和思念。记者满怀深情地写下了《与父老兄弟共勉》的人物专访。8月29日,记者赶赴辽宁沈阳,采访93岁的老红军、夏明翰烈士的外甥女吴健。吴健老人是目前健在的唯一见过夏明翰烈士的亲人,她向媒体披露了众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并称,这样的报道“一定能激励更多的后来人为建设我们的国家而努力奋斗”。三峡日报即时刊发了记者与老人的对话实录《镌刻心底的永恒记忆》。

     夏明翰烈士亲属们讲述的珍贵历史故事,串联成一组组催人奋进的独家新闻。随后,采访组辗转数千里访问了夏明翰烈士当年学习、战斗和就义的地方,寻访了夏明翰故居、夏明翰广场、夏明翰中学等纪念地,采访了众多知情人士和党史研究工作者,了解夏明翰烈士的英勇事迹、革命生涯和为革命事业而献身的感人故事,陆续采写刊发了《决然背叛夏府》、《长沙投身革命》、《江城抛洒热血》、《血吻遗书情深》、《革命风范母亲》、《夏家满门忠烈》、《借诗以明志向》、《明翰精神永存》等史料性深度报道,再现了夏明翰烈士及其亲人投身革命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

     这组红色经典报道历时两个多月,共刊发相关稿件40多篇计6万多字。记者通过亲历寻访得来的大量史料和鲜为人知的故事,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夏明翰烈士在腥风血雨下的革命壮举,彰显出烈士为革命“砍头不要紧”的大无畏英勇气概。中国新闻社、湖北新闻网等全国数十家媒体纷纷转载了“百年追踪夏明翰”系列报道。
    
     三、传承夏明翰伟大精神,凝聚奋发向上力量

     先驱者取义成仁英名垂青史,后来人鞠躬为民正气满乾坤。三峡日报这组深度系列报道,立意深远,采编精细,气势恢宏,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共鸣,也引起了新闻界、史学界、文化界的较大反响。

     读者评价称,这组报道是党报弘扬主旋律、凝聚奋斗力量的一曲颂歌。今年8月底,湖北省炎黄文化研讨会在宜昌召开,三峡日报“百年追踪夏明翰”报道成为专家学者评说的热点。武汉大学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黄钊教授看了报道后认为,夏明翰烈士是湖北人民的骄傲,研究秭归产生这样英雄的历史原因,对挖掘深厚的地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高长英兴奋地说,弄清楚夏明翰的出生地,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它将丰富屈原故里秭归的革命文化内涵。《湖北方志》杂志执行副主编方明称,查实夏明翰的出生地,有助于宣传湖北的先进文化代表,有助于弘扬湖北杰出人物的革命文化。

     9月中旬,广东省文史专家代表团在宜昌进行文化考察交流时对报道给予了高度赞赏。广东省政府文史馆原馆长、文史研究专家何善心认为,夏明翰的精神影响了几代人,把英烈的身世弄清楚了,对于我们学习夏明翰、研究夏明翰、继承夏明翰很有作用。暨南大学汉语言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詹伯慧教授等认为,三峡日报通过新闻报道形式,向读者展示夏明翰英勇事迹形成的历史渊源,变历史资源为新闻热门话题,是党报宣传的一种创新。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夏明翰》一书作者吕芳文称,夏明翰诞生在秭归,牺牲在武汉,亦为三峡大江增添无限厚重的壮丽篇章。宣传烈士为理想献身、为后人立范、为新中国铺路的内涵,以实际行动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要继承和发扬夏明翰等烈士的革命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的讲话要求,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追踪百年夏明翰” 成为对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进行共产主义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读者纷纷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来信等,畅谈读后感想和体会。三峡大学文学院对报道进行了专题研讨,认为夏明翰报道渗透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丰富了三峡文化的历史内涵。在媒体新闻娱乐化倾向日趋严重的今天,党报用先进的优秀的新闻文化产品占领主阵地,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文化中的主导作用,真正担负起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十分难能可贵。

     秭归县作为夏明翰烈士的家乡,组织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纷纷表示要更好地学习发扬夏明翰烈士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光荣传统,建设美丽富强的家园。

     (编辑:徐蟾桂) 

发表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