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6新闻前哨>>12月>>本页
站内检索:
都市类报纸先进文化建设工程初析…………蔡华东 卢齐平
(2007-01-08 14:52:15)

     自上世纪90年代倏尔兴起的都市类生活报纸,勃勃十余载,风生水起,在各地报业市场上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都市报作为市民报,信息量大,文字通俗,题材、内容贴近市民生活,传播广泛,影响力大。但在有的人看来,它似乎是没有多少文化含量的纸媒。

     其实不然。各地优秀的都市类报纸从诞生之日起,就努力探索以贴近市民的方式传承文化,服务市民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楚天都市报》、《大河报》、《江南都市报》等,无不自觉主动、积极持久地以培育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己任,在“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旗帜指引下,在做好文化新闻宣传报道、办好文化副刊的同时,还分外着力地摸索出有着自家特色的文化建设工程,并结出了一批厚重的硕果,如楚天都市报的系列大型文艺演出“楚天都市之夜”,大河报的“中原文化的新闻观照”系列报道,江南都市报见证、光大红色历史的“寻找赣人的文化之根”系列报道,北方新报的“盘点内蒙古文化家底,梳理大草原文明脉络”系列报道,楚天金报“粗线条把握武汉文化根源,跳跃式回放城市历史镜头”的系列摄影报道,重庆晨报的“老重庆的记忆和影像”系列图文报道等。据笔者初步掌握,就有近30家报纸,深入采访或整理并陆续发表然后结集出版了30多集富有地域特点、民族特色、时代气息的文化精品。其典型代表作《厚重河南》,2002年来已成书6辑计200多万字,成为河南对外宣传的必备“名片”。

     初析新兴都市报纸先进文化建设工程的成败得失,对于文化建设工程的稳健、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意义。
   
     一、以培育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己任

     2006年,有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就是易中天热。易中天是厦门大学的教授,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说三国,以博古通今、生动风趣、通俗易懂的讲解而红红火火。一个学者如超女般刮起旋风,此事引起学术界热议,褒贬不一。但多数的看法是,学术要懂得通俗化,要从高深的殿堂走向群众,从所谓的精英文化转向大众文化,这样才有生命力。从赵树理到易中天,说明人民需要普及型的大众文化。
     江泽民同志于1997年9月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事实上,都市报作为面向市民的报纸,培育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这个群体必然的选择。各家都市报在创办之时,大抵都有清醒的认识与定位。这就是作为面向大众的综合性媒体,作为党报的补充和延伸。生活类报纸可能缺乏党报的政治性权威,不及专业报刊的或经济或科技或电脑、体育等专业优势,但它版面多、内容设置自主性强,完全可以通过各种鲜活的文化报道内容与形式,“文以化人” “文以娱人”“文以乐人”,不断增强先进文化对受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媒体“传承文化”的重要功能。

     同时,自觉将先进文化建设工程纳入策划主题,源自办报人的政治敏锐和文化历史责任意识。对此,大河报原总编辑马国强认为,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过程中,就在思考如何提高调整新闻理念,提高报纸的文化品位,拓展新闻领域。一段时间以来,河南的优秀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河南的良好形象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所以我们以弘扬中原优秀文化,展现河南厚重历史为主题,从新闻的角度切入,以新闻的形式、视角和眼光 ,以历史的人文景观为切入点,对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进行解读。这对人们了解河南、热爱河南会起到一定作用。[1]在《厚重河南》“开版的话”中,大河报说,结合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用锐意创新的精神探索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新途径、新方法,提升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正面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既是党和人民赋予本报的神圣职责,也是本报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2]
     韬奋奖获得者、楚天都市报首任总编辑杨卫平等认为,当以都市报群体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报纸蓬勃发展的时候,我们应当研究的是,这类市民报纸运用什么层次的文化,以及怎样运用的问题。要有思想性的提高,知识性的提高,文化性的提高。[3]我们是党的新闻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时代文化战线的工作者。而文化工作者有一个使命:保卫、振兴我们的文化。这就是我们的报纸,要为滋润人们的生命与生活、推动社会的前进与发展多作贡献,要为传承、传播、普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努力。[4]

     齐鲁晚报原总编辑张瑞云认为,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是一种互动关系。大众传媒一定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站在时代的高度,大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自觉抵御外来腐朽文化的侵蚀。[5]

     贵州都市报总编辑彭晓勇谈到该报《追寻贵州文化遗迹》系列报道时说,作为一份市民报纸,对文化的敬畏与尊崇或许是《贵州都市报》最为鲜明的特色之一。[6]

     “文化内蒙古,精彩大草原”。北方新报社撰文认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是党委政府着眼新世纪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作为在内蒙古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北方新报》,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民族文化大区建设马前卒的角色。[7]

     “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8]在2006年7月全国都市报总编辑年会上,各报总编辑进一步交流认识与经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重视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都市生活类报纸做好先进文化建设工程大有作为。
   
     二、小报纸,大手笔,粒粒珍珠串成别具一格的文化长廊

     纵览都市类报纸的先进文化建设工程,令人欣喜。

     都市类报是“小报”,但在先进文化工程建设上,却是大手笔。

      楚天都市报自创刊的第一年起,即推出大型文化活动--“楚天都市之夜”。10年来,该活动随都市报的发展壮大而在形式、内容上不断创新,每年要进行数十场次的演出,维也纳施特劳斯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国内外文艺精品异彩纷呈,开阔了民众的眼界,提升了欣赏品位;《云南映像》、《八桂大歌》、《风中少林》、《一把酸枣》……民族的、大众的、健康有益的节目陶冶着观众情感,熠熠星光映亮“楚天都市之夜”的舞台。拒绝盲目、媚俗、无聊的流行与“追星”,杜绝任何庸俗、低俗、恶俗的文艺节目,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楚天都市之夜”生动活泼地进行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创新尝试。在城市休闲“腹地”洪山广场、东湖景区、中山公园、武昌新江滩、宜昌夷陵广场举办的“楚天都市之夜·露天纳凉晚会”,更是蔚为壮观,让数十万观众领略了楚天本土艺术名家的风采。其良好的社会效果充分说明,具有强大品牌优势的楚天都市报,可以发挥大众媒体的特殊功能,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创造性挖掘和展示先进文化的魅力,为最广大的读者服务,为都市民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活跃大众文化生活。

     传播让人们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的一点是坚持文化的民族性。民族的即是世界的。都市类报从诞生之日起,即紧密联系城市居民,保持浓郁的地域特色,注意文化的贴近性,挖掘出地域文化精髓。2005年, 楚天都市报为了全面展现荆楚文化风采,发掘、继承、展示、传播、创新文化大省的“软实力”,推出了“文化精品宝鉴”系列报道。该组报道以整版整版的篇幅,聚集湖北的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现,独具特色的风物景物、人文历史、民间文化,当今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人物、文化工程等,并灵活运用报告文学、通讯、散文、人物对话等多种表现方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达这一内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大河报的《厚重河南》, 被老作家孙荪誉为“送给读者的由一道道文化大菜组成的丰富的文化盛宴”。他说,这是对历史的重新解读和发现。对长期在眼皮底下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甚至不起眼,不经意,看似平常的东西,换一副陌生的文化的历史的眼光重新去看、去读、去发现。在社会人文和自然的时空交会、交错、交叉的地方,选取最能为历史代言的“点”,最富文化含量的点睛之笔,对一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事件,寻找贯通古今的线索,呈现历史当时的场景,展示这些载体身上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内涵,闪现当代人的眼光和理念。实际上,这是一种“起死回生”的工作,是对河南文化资源优势的具有战略眼光的开发和利用。[9]

     楚天金报的《城市记忆》,被城市史学家皮明庥称为“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他说,如何对构成城市记忆的历史资源进行信息储存、彰显,如何绘制城市源远流长、路转峰回、波涛起伏、多姿多彩的面容,史学家重在叙事和考察,文学家以吟咏和塑造为能事,评论家则着力于圈点、褒贬。打开《城市记忆》,我们感受到的是新闻记者镜头下的另一种境界。其新闻性、采访性的画龙点睛的灵性,形成了本书特有的书品。[10]
     尤为可喜的是,东西南北中,从南方都市报到北方晨报,从海峡都市报到新疆都市报,一家又一家“小报纸”,立足于本土,面向着广大民众,着眼于文化建设大业,以大手笔构筑着自己的文化工程。当我们着意翻检查阅时真觉得,其篇篇作品如粒粒珍珠,串成了别具一格的大众文化长廊。
   
     三、文化建设工程是一项值得呕心沥血的事业,已积累一定的可资借鉴的经验

     文化的生命力、活力来自不断创新。

     文化建设工程及其提出和兴起,即是集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文体创新之大成的产物。

     首先,重整体策划。深圳《晶报》总编辑陈寅,曾以“创新无疆,策划有道 ”为题,为该报的策划报道立言。 作为面向市场的都市类报纸,十分注重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研究人们的接受心理,使文化传播与建设更贴近群众,以符合其需要,与人民群众心灵共振、息息相关、心心相印,让人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群众的需要和利益是连接社会主义文化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报纸要针对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需要,发展形式多样的、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当然,也不能一味迎合群众的某些需要。鲁迅曾说过,文化如果设法迎合群众的需要,就会变成媚俗。

      我们手头有一份“荆楚文化精品宝鉴”策划案,大略是:为全面展现湖北文化风采,发掘、继承、展示、传播、创新文化大省的“软实力”,满足本报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特推出这组大型系列报道。一、时间安排:从当年4月初开始,每周一篇(整版)以上,力争积数年之功集荆楚文化之大成。二、报道范围: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现,独具特色的风物景物、人文历史、民间文化,当今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人物、文化事件等。三、报道方式:1.选材采用作者、编者与广大读者互动的形式,请读者参与推荐选题、品评作品、议论得失;2.表现方式运用报告文学、通讯、散文、人物对话、漫画卡通等多种方式,灵活多样,图文并茂……最后要求是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汇集出版,力争成为全面展现湖北文化风采的佳作精品。

     2002年11月28日,《厚重河南》专题栏目策划座谈会召开。据其“纪要”记载,河南省文联副主席孙广举、省作协主席张宇、省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李佩甫、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广智等著名文学家、经济学家、文化学者十多人济济一堂,畅所欲言,共话发展。如此借脑借智整体策划,就为做好这项工程奠定了坚实之基。

     其次,重题材发掘。中华第一龙冲天一飞名动海内、中华第一凤乍现芳容艳惊天下、走进8000年前的华夏第一村、红山文化:华夏文明点睛之笔、大窑文化:70万年前的文明、辽上京:动人风韵越千年、千古之谜辽祖陵……这即是《魅力草原》的开篇次第,从这一管中可窥全豹。历史悠久的内蒙古,拥有丰厚的人文历史底蕴民族文化资源, 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北方新报在广泛征求了文博、考古、城建、民俗、历史、经济、社科、旅游、文化等方面的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后,把选题方向确定为挖掘整理和保护内蒙古优秀的遗产;宣传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的光辉成就;总结建设“民族文化大区 ”的成功经验;跟踪“北疆文明大通道”的建设进程;展示内蒙古的名山名水等。题材发掘求新求深,繁荣多彩,就为文化建设工程锦上添花。

     第三,重文化资源整合。楚天都市报在专题总结“楚天都市之夜·露天纳凉晚会”时说,场场晚会,声势浩大,成为江城广场演出的一道亮丽风景。与其他广场演出不同的是,这些演出的组织者不是政府文化部门,不是企业单位,不是文艺团体,而是一家报纸。其良好的社会效果充分说明,我们的读者中还有不少人买不起高额门票走进堂皇绚丽的剧院,但他们又是如此渴望欣赏到高水平的文艺节目。具有强大品牌优势的楚天都市报,可以发挥大众媒体的特殊功能,整合江城的演出人才、场地、剧目、设施等种种文化资源,创造性挖掘和展示先进文化的魅力,为最广大的读者服务,为都市民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活跃大众文化生活。[11]

     第四,重文体创新和版面编排创新。砖沙木石、水泥钢筋,同样的材料可以构建出百般的物件。在新兴都市报纸先进文化建设工程中,各类文体争奇斗胜。《厚重河南》稿件总统筹刘书志说,一种新闻文体的奠立,就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各种元素因缘际会所形成的新闻文化理念动态。《厚重河南》的策划者和执行者,所建树起的新闻文体,是基于报纸的特性,依照新闻的运作规律,把握现在的时空坐标,找到采写的视角,运用传媒的报道语言,对厚重的中原历史人文给予报人的解构。而《重庆十八怪》的编者毛峰认为,“在新闻信息目不暇接的今天,人们更乐于通过简洁的新闻体去感知身体之外的世界”。所以当该书再版时,他在随笔和漫画之外,“增加了一些重庆的老照片以及具有重庆风格的旅游线路图。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读者的阅读旅程行走在一种更加轻松的氛围中,同时,对重庆这座城市的演进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视觉感受”。[12]“是一部新闻摄影佳作,一部城市历史文化新闻佳作,也是一部新闻学术佳作……我相信,这本书能得到更多读者的喜爱与珍藏,因为她是城市记忆、生命记忆、文明记忆……”[13]《城市记忆:记者镜头里的武汉》专著,源自系列摄影报道“城市记忆与脸谱”,收录有数以千计的图片逾50万字,蔚为洋洋大观。
   
     四、文化建设工程任重道远且还存在许多的不足

     初析新兴都市报纸先进文化建设工程,深感重大的历史成就面前,也显现出许多不足。

     一是报业中发展不平衡。有的报纸,仍自足于一般的文化新闻动态,甚至有的仅是满足于大众娱乐,缺乏“引领先进文化的方向”的理念与责任自觉,没有发挥出引导群众文化提高品质提升品位的功能。

     二是有些报道“工程意识”不强,做得不圆满。从有的“开篇的话”、“开栏的话”可以看出编辑部做了精心策划,有雄心有干劲,但持续一段时间后草草了了,成为 “半拉子工程”。

     三是有的报道文字不鲜活或缺乏应有的灵气,减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

     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以其固有的文化传统为基础而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重在建设,是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14]新兴都市报纸先进文化建设工程,任重道远。我国新兴都市类媒体要增强建设先进文化的自觉,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勇于承担大众媒体传播先进文化的功能,站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把文化当作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一场一场地组织好演出,一篇一篇地采写好文章,在文化建设工程方面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为构建当代先进文化的时代大厦而努力。

     注释:
     [1] [2][9]载 《厚重河南》第一辑,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3]杨卫平、蔡华东《市民报纸与市民文化》,载《1999楚天都市新闻论集》,新华出版社,1999年

     [4]蔡华东《以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先进的大众文化为己任》,载《湖北新闻名人丛书·蔡华东作品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5]张瑞云《论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互动》,见《报林寻踪》,明天出版社,2003年

     [6]彭晓勇《我们在路上》,载《都市轨迹》,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

     [7]见《魅力草原》第一辑“后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8]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的讲话

     [10] [13]载《城市记忆》,武汉出版社,2005年

     [11]卢齐平、毛光勇《努力做先进文化的选择者和创造者》,《新闻前哨》2003年第10期 

    [12]毛峰《并非只是怀念》,《重庆十八怪》再版序,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

     [14]刘云山《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4日

     (编辑:徐蟾桂)

发表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