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道林 实习生张晶
人工除落不落后?
昨日,10余万人次的除大军走上街头,扫帚扫、铁锹铲、草袋铺成为街头景观。有读者称,投入这多人力进行人工除,是不是已经落伍?
武汉市融防冰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武汉市采用人工为主的除方式有合理性。与北方城市相比,武汉降的次数每年都不多,有些年份甚至不下,白养着昂贵的除设备不划算。一台撒盐化车的价格就高达80多万元,加上司机和规费、保养的开销,开支会更大。
背街小巷谁来清扫?
背街小巷、人行道上的积,给行人造成不便,昨日招致不少市民的抱怨。武汉市门前三包办公室负责人陈永芬说,“各人自扫门前”是由来已久的古训,政府力量主要确保城市交通要道畅通,这些政府力所不及的地方,需要市民和临街门点清除积。
昨日,武汉市860名“门前三包”管理员,挨家挨户动员全市近7万家临街门点,清除各自的门前积。
撒盐化能否变招?
昨天化,武汉撒了200吨盐,而撒盐会腐蚀桥梁和黑色化路面。有读者推荐说,哈尔滨市在人行天桥等处安装了恒温器,无需撒盐化即可融化,也有人推荐环保融剂。
武汉市桥梁处办公室主任邹琪玲认为,与全国大部分城市一样,撒盐融仍是武汉快速预防后交通堵塞的主要手段之一。她认为,武汉在桥梁上安装恒温器大可不必,因为武汉的季短,而且化得快。环保融剂则因为价格很贵,比较难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