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记者韩君 实习生李艳 李凌)和花花草草打了23年的交道,从少不更事的小姑娘到经验丰富的实验师,43岁的李洪林从来没有后悔过。她像母亲一样,用柔情和爱心呵护着那些花花草草,看着它们一天天成长。
1984年,20岁的李洪林进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工作,开始和花草打交道。从植物上采集胚芽,然后在实验室内将胚芽培植成活,这就是她的主要工作内容。
“有的植物非常娇贵,对温度、湿度等要求很高,稍有不慎就会死亡。”李洪林说。由于三峡工程的建设,珍稀植物荷叶铁线蕨将会被淹没,李洪林参与了对它的培育保护工作。这种植物对湿度要求很高,播种后必须在花盆下放一个托盘,里面盛一些水,保持潮湿的环境。但不久后花盆和托盘上就会长出青苔,花苗上也会生出霉菌,这时,李洪林不仅要定期用酒精擦去青苔,还要配制药水给花苗消毒。最终,她成功地培育了荷叶铁线蕨。
记者随李洪林来到温室,这里的温度约20摄氏度,里面有盛开的蝴蝶兰,红白相间,十分美丽。李洪林一会儿用手摸摸花瓣,一会儿用鼻子闻闻花朵,一会儿拿出本子记着什么……“你看那些盛开的花朵是不是像孩子在笑呀!”李洪林高兴地说。
因为要做大量实验,李洪林在实验室里常常一呆就是一整天,忙得几乎连吃饭都顾不上。幼苗移栽时出现死苗情况,尽管是正常现象,但李洪林仍然挺伤心。“每一株花苗都倾注了我的心血,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看到它们不能成活,我心里真是不好受。”
目前,李洪林已经成功培育了100多种植物。“我愿意一辈子和花草在一起,这种感觉很幸福。”李洪林坚定地说,笑靥如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