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7新闻前哨>>2月>>本页
站内检索:
广播现场新闻:让听众“看得见”…………钟一凡
(2007-02-27 15:11:21)

  钟一凡(广东佛山电台顺德分台 528300) 

     一、增强“画面感”,让听众“看得见”,是广播现场新闻扬长补短的重要手段

     无画面感是广播先天的弱点。 对于广播中的其它节目,比如音乐类节目来说,无画面感是无关紧要的――闭上眼睛听音乐甚至比瞪着眼睛看电视上的交响乐团演奏要更舒服一些。但是,这一特点对于广播现场新闻而言却是一种缺陷。研究表明:人接受的外界信息有70%来自眼睛。但听众从广播接收新闻现场信息时却不能像看报刊照片、电视画面那样容易得到直观的印象。

     根据“木桶理论”: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对于广播新闻尤其是现场新闻来说,“画面感”这块“短板”不可不补,补起来也各有各法。

     有人“补短”是利用网络,将广播新闻放在网上,再配以相应的图片。有人“补短”则干脆成立电台的电视摄制队,制作电视节目,然后在电视网播出。但是最重要的,是运用传统的广播元素――声音去增强现场报道的“画面感”。声音的精彩运用,往往能使听者产生身临其境、“历历在目”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单田芳等大师的评书一直收听者众,“小说连播”之类的节目在各电台的收听率排名靠前的原因。

     可见,“画面感差”这块短板有法子可“补”,关键在于充分扬广播之“长”,通过语言和现场音响的精彩运用使广播现场新闻让听众“看得见”。
    
     二、广播现场新闻要让听众“看得见”,首先语言描述必需生动形象

     生动的描述能够启发听众丰富的想象力,使听众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画面,想象越丰富,想象的画面越生动,听众对新闻信息的印象就越深刻。

     获得2002年度中国广播新闻奖一等奖作品——辽宁广播电台的专题《搬迁》,说的是阜新矿工们异地迁移开始新生活的故事,其中韩小力与妻子李秀英一家搬迁后境况不一。 “五点钟,食堂的人多了起来,李秀英和她的姐妹们忙得脚打后脑勺。这会儿,那边的就业洽谈会也结束了,韩小力却没有找到工作。他静静地坐在一边,点着一颗烟。”这种反差极大的场景对比描写,给听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我们闭上眼睛,仿佛也可以想见韩小力烟头上忽闪忽闪的火光。

     另外,生动、感人的细节和准确的肢体语言描写,也能让听众更好地想象出“画面”来。还是以《搬迁》为例:“火车快开的时候,本来已经说好不来送她的妈妈却拖着一条病腿一瘸一拐地赶来了,手里还拎着一个红布包。李秀英再也止不住泪水,娘俩紧紧地抱在一起”。

     专家指出,这些典型细节和肢体语言廖廖几笔,用写实的手法把一笑、一泪,一步、一拎、一抱描述得催人泪下……形成动感画面,让听众伴随着节目的进程产生想象的联动,达到有效的影像传播。
    
     三、广播现场新闻要让听众“看得见”,还少不了典型、生动的现场音响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凤铸教授在其《音响美学》中说:“声音是构在广播的唯一的物质材料和运动形式。广播是以声音塑造形象、描写环境的,并使之作用于人们耳朵,让听众沿声入境,随声赋彩。”

     每个新闻事件现场都会产生现场音响:风声、雨声、人声、动物叫声、机器的响声等等,但不是所有声音都能增强广播现场新闻的“画面感”的。

     怎样的现场音响才能让听众在脑海中产生“画面”呢?

     首先,这些音响应该是大多数听众熟悉的。我们先看看获1999年度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的作品:《昨夜今晨,广州市两级法院采取强制行动,查封赖债人财产》(节选):“今天凌晨1点20分,呼啸的警车来到芳村区五眼桥西月67号一栋富丽堂皇的5层楼下。豪宅户主叫梁孟煊。(录音:敲门声……法警:‘我们依法对你进行搜查。’……)”

     作品中,有警笛声、警车停车声、关车门声、干警的脚步声、人的哭闹声还有狗吠声,大家一听就知道是什么在响、什么在叫,再通过记者的解说,听众很容易就能够对现场的情景产生联想。

     其次,这些音响应该层次分明,不同的音响之间在时间上应该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应该有距离感。还以该作品为例:警笛声、关车门声、干警脚步声的依次出现体现了时间上的连续性,听众联想到的会是一组连续的画面。另外,屋内传出的人的哭闹声和狗吠声,这两组音响一显一隐、一近一远,听众在脑海中很容易形成有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多维“场面”。

     再次,即使缺乏其它环境音响而只有人物谈话的声音,也应该努力选取其中生动的部分。2000年度广东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赶着黄牛走上致富路》,报道的是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李长春同志在韶关作“十五计划”调研的情况。作者选用了李长春的一段现场录音:“老百姓有一句话呗,爹矬矬一个,妈矬矬一窝,母本要是小的,整个一窝都是小的。(笑声)”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李东点评指出:“书记风趣的话语,群众开怀的哄笑,不仅使听的人仿佛置身现场,而且还生动地领悟到省委领导与群众的亲切关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