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7新闻前哨>>2月>>本页
站内检索:
新闻作品的求真务实…………………………陈 虎 李 岚
(2007-02-27 15:19:21)
  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失去了真实,新闻工作者就失去了新闻的生命,同时也就失去了新闻工作者职业的生命。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指出: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是新闻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注重调查研究,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拔高夸大,不得歪曲事实真相。
    
  新闻作品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客观的事实总要经过记者的思考和认识反映出来,它既是从实践中来,又不可避免地经过思想加工。记者是社会的一分子,他会受到周边环境、自身学识、人生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新闻作品必然地具有主观倾向,这里就有一个主观向客观靠拢的要求。新闻工作者应该全面地收集材料,不夸大、不歪曲、不疏漏,进行实事求是的报道,由读者自己作出判断,获得受众的认同与支持。
    
  一、新闻报道应把握好客观尺度
    
  在新闻写作中,我们既要保证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又要避免单纯地罗列事实。为了确保受众从媒体得到准确有效的信息,有必要把握好客观报道的尺度。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西方报刊商品化以及以出卖新闻为主的通讯社的产生,要求他们在扩大发行,争取读者中获取更多的利润,西方的新闻媒介开始提倡一种比较超脱的态度,向读者做客观报道。它要求记者“外界发生的事是什么样,就怎样去报道”,避免从个人好恶出发,任意改变事实,或把自己的意见强加在事实之中。杰克.海顿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说:“对记者来说,无论他们怎样献身于某一事业,也无论他们多么同情某一政治主张,他们在职业上是中立的。”
    
  这种提倡“超党派”的新闻报道方式出发点是好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它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但从根本上说,忽视、否定了作为主体的人反映事实的能动性。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它往往会使记者在一些报道中陷入被动局面。麦尔文.曼切尔在谈到客观新闻时说:“客观新闻可能受到局限,因为它提倡被动,记者只是等待着事情的发展,等待有关当局把情况说出来,他不敢进入窥测不清、情况不明的领域,不去探求躯体的内部,而只满足于表面的毛梢。这种新闻没有论辩性的能力,难以发挥新闻的向公众提供他们据以作出决定的情报的作用。”
    
  新闻报道不仅应做到事实准确,还要力求全面深刻。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中,为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你们的报道一定要真实,不要添油加醋,不要戴有色墨镜……第一是真实,不要过分,再就是全面、深刻。说到全面、深刻,应该说,不深刻不会全面,提不到理论高度,是无法全面的,只能是零碎的、现象的、无系统的。全面、就要综合,要总结,要提到政策、理论的高度。提不到理论的高度,就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理论的东西就是要‘透’,不是光说明现象、皮毛,而且能说明内部的联系。”
    
  二、在实践中巧妙地进行客观报道
    
  国外新闻界有一种说法:“记者的舌头是缩在后面的”。就是要用事实说话,不提倡记者直接站出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作出预测。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因为记者自以为是地发表看法,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损害媒体的公信力。
    
  有位记者到边远小县采访当地少数民族开庆祝大会的事,到地方后了解了一些情况,可在大会召开的前一天因急事被报社召回,临走时他拿着已写好的稿子给大会负责人看了一遍,回去后便发稿了,可是大会临时改变了程序,取消了一些节目,结果造成新闻失实。如此看来,写新闻绝对不能搞提前预测,这就要求在写动态消息时应进行当场采访,这样记者可以发现许多生动活泼的东西,而且活动在进行中或刚一结束,马上就可以报道。
    
  进行客观报道最可取的方法是:通过对事实材料的选择和排列组合,使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寓于对事实的客观叙述中,引导读者自行判断和领悟。例如,美联社报道2000年4月18日联合国人权会议,中国又一次挫败美国批评中国人权状况的提案时,就巧妙地利用事实的选择和排列组合表达了记者所持的观点。在这篇报道中,记者首先选择了会议的一般情况:中国在今天的联合国人权会议程序表决中,以22票支持、18票反对的投票结果,又一次挫败了美国政府提出的批评中国人权状况的提案。接着选择了俄罗斯代表对美国的批评:俄罗斯代表西多夫大使在表决后说,美国的议案是“适得其反的”。他说“任何人都不能忽视在中国发生的积极变化”。还有美国多次提出批评中国人权状况的议案均以失败告终的事实:在以往的联合国人权会议上,53个成员国中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对中国表示支持,挫败了美国历次批评中国人权状况的议案。整篇报道中,虽然记者本人没有发表一句议论,但他通过事实的选择和排列,使读者能了解全面的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全面、深刻报道新闻,还不妨利用DDE式的写作方法,把描写(Describe)、解释(Explain)、评价(Evaluate)三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把连贯的、完整的新闻事实传递给受众。
    
     三、消灭各种形式的失实新闻
     新闻失实现象为何为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政治环境因素。新闻传播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中进行的,其自身规律的实现就会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良好的政治环境中,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实事求是的原则,为新闻真实这一内在规律的实现,提供了根本保证,从而有可能防止、减少新闻失实现象的发生。但是,当政治环境中“左”的或“右”的影响较大时,新闻传播内在规律就会遭到破坏,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取代了辨证唯物主义,新闻传播就必然受制于所谓“政治需要”,而不顾客观实际,新闻失实的现象就会蔓延。
     例如,我国新闻史上出现过的“本质真实论”,就十分有害,它割裂了现象和本质的相互依存关系,认为一些个别的、偶然的现象是不真实的,只有事物的本质才是真实的。它常常成为主观主义的新闻报道最好的借口,往往造成事实为观点服务的假新闻。“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谓学术批判,就是由新闻界推波助澜的。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陆定一从哲学高度阐述了这个问题。文章首先肯定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然后指出,如果把事实与政治倾向性的关系头足倒置,颠倒过来,那就给“造谣、曲解、吹牛等打开了大门”。
     新闻失实除政治因素外,还有新闻工作者自身的问题。没有深入调查是一个重要原因。采访不深入,没有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就做不到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完全真实和对事实的概括符合实际。某报记者在下乡采访一文明村时,采访不细致,稿子一发出来,便不断接到指责电话。原来导语三行字中便有三处严重失实,造成很坏的影响。稿中说某村地处某某某江畔,与俄罗斯某市隔江相望,村里靠某某某江水种植水稻等等。其实该村既不与俄某市隔江相望,也不地处江边,更谈不上靠江水种水稻了。
     记者若具备严细、认真的工作作风,新闻报道一般是不会失实的。新闻报道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时间、数字等等,在采访中稍有疏忽就会失实。这就要求我们要自觉树立认真调查研究的作风,在每篇新闻报道的各个环节上不出漏洞,以防止失实现象的发生。新闻工作者具备了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朴素扎实的工作作风,写出的稿子才能生动贴切真实感人。
     新闻真实也不能混同于文学真实,新闻不同于文学,新闻的责任是再现生活,而文学偏重于表现生活。文学需要提炼典型,所谓下笔千言,汪洋恣肆,只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可以甚至提倡合理想象。但新闻作品不同,它反对合理想象。常有记者或通讯员在写稿时发现材料不多,特别是吸引人的细节少,于是就按照自己的想象虚构一番,使稿件“形象生动”。有一个记者为了突出一位带兵的主人公,在稿中写道:“在新兵训练期间,他一个月都没有回家一次。”稿子发出后,知情者反响强烈。原因是主人公的家与营房仅距几百米,一家三口常往返于家与营房之间。
     现在流行的新闻炒作也往往使失实新闻有机可乘。有人利用报人追求轰动效应的心理,蒙骗了记者、编辑,造成新闻失实。所以媒体要加强对稿件的核查、甄别,督促和鼓励记者争取第一手材料,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提高每一篇新闻作品的质量,树立可以信赖的传媒形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