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7新闻前哨>>2月>>本页
站内检索:
经济新闻的地位与报道视野………刘业峰 吴雪珊 左凌颖
(2007-02-27 15:19:2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新闻很大程度上也是经济新闻,政治家已经敏锐地感觉到,执政党的声誉、威望,以及社会的稳定,取决于公众对经济的直接和间接体验,取决于他们对政府管理经济事务的直接和间接体验。与此同时,公众也越来越多地感觉到社会生活和新闻工作的“经济化”趋势。经济已经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领域或公共问题,影响着并越来越多地支配着传统的政治、文化等领域。经济新闻的急遽增多,大众媒介对经济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则是经济化在新闻工作中的明显征兆。世界上权威的经济类日报《华尔街日报》在最近的几年跃升为美国发行量最高的报纸之一;我国经济新闻类传媒的种数和发行量的增长,以及同行之间竞争的激烈等等都在说明,当前世界新闻的流通中,占最大比重的是经济新闻。
    
  但是,什么是经济?它既不是某个单独的实体,也不是能够抓得住的具体东西,它难以被清晰而准确地加以描述,进展过程也不容易测定。每个人能够直接体验的“经济”是很有限的和微观的;公众对大范围内的“经济”,很大程度是通过大众媒介来“感觉”的。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身外的“经济”是由新闻工作者构筑,是在报刊、广播电视节目、因特网中出现的。
    
  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的报道会影响他所报道的经济;在特定时间内被传媒界定为经济新闻的重要事实,如果涉及公众的利益,那么记者及他们在讨论中的评价(包括访问各类专家),一般情况下也会对公众产生强烈的影响。经济新闻对公众的影响实际上会超出“反映真实的经济状况”这一层次。在传播的积累中,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每个人或其家庭经济生活经验以外的“大经济”的认识来源。
     
   一、改变过时的对外经济报道思维
    
   一个国家的传媒关于经济的报道,对于外部世界来说,绝对是这个国家最主要的信息。这个国家的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运转,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传媒到位的全面报道、准确的预告和理性而冷静的分析。如果我国的对外经济报道,还是报告大好形势,还是片面叙述自己的立场,还是把一切不利于我方经济发展的外方的政策和国际经济诉讼或制裁概括为“挑衅”,那么我国经济将遭遇由于传媒报道不能适应新形势而带来的损害。因而,我国对外经济新闻首先要养成客观、公正报道的职业意识,摒弃过去“新闻,旧闻,无闻”的思维方式,在我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承担及时公开经济政策信息、公开重要经济信息的职责,这也是在贯彻世贸组织“各国政策透明”的原则,树立我国传媒在国际传播中的公信力。
    
  我们要习惯世贸的国际交往原则,而不是单纯以是否涉及我方作为选择新闻事实的标准。现在我们过多的关注涉及我国利益的经济事件,加大报道分量,忽略没有(其实这种“没有”是暂时的,当今世界上的任何重大经济事件都会波及到我国)涉及我国的重大事件。这样,由于报道欠全面,对我方企业会造成误导,以为全世界都在关注自己,而外方则会对我方的报道不以为然。减少“夜郎”眼光,放眼全球,我们的对外经济报道需要这样的视角转变。
    
  经济报道的非客观,其实归根到底对我们自己不利。例如人家对我国某一商品进行反倾销,我们就当作“负面”新闻看待。其实,世贸条款中关于这方面的“不利条款”是为了遏制压价竞争,促进行业自律。我们也有同样的权利反人家的倾销。这个原则给了中国企业另一种可能性:证明自己在制造、生产和销售产品方面如何具备市场经济条件,没有拿国家补贴,没有恶性竞争,没做假账。如果这些可以被证明,我们就赢得了使用国内价格或成本的合法性。三年来我们在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报道不多。
    
  当然,我们的对外经济新闻在总体上仍然要有立场,但是这种立场不是说套话,更不能主观,而是以事实说明我国如何在认真贯彻经济原则。例如:加入世贸以后的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如何拥有了平等竞争的机会。我国不少地方建设“阳光政府”,不也是贯彻世贸原则吗?但是,这类报道也不多见。我们的报道只看重吸纳了多少资金,忽略更重要的环境因素。即使这类多少带有宣传色彩的报道,同样要实事求是,存在的问题不应回避。我们过去只想到如何应对国际舆论,现在应该改变观念,而要学会充分借助国际舆论,造成一定的压力,促使我方企业遵循国际规则。
    
  英国媒介经济学家加文谈到,“在记者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对经济的看法的地方,他们更加成为几乎是经济的一部分,并且更加成为广泛的政治游戏中重要的、间接的游戏者。他们不只是观察员和记者,他们能够影响他们试图报道的经济”。正由于如此,我国的对外经济新闻报道,社会责任也异常重大。
    
  二、国内经济新闻报道要成为我国经济的良性推动力
    
  就国内经济新闻报道而言,现在主要的问题是缺少从WTO成员国角度,站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高度报道国内经济新闻。体制上,我们的一些报纸的经济新闻版,还以机关报的模式组稿;有的经济类传媒,以办综合性传媒的模式主办专业传媒;有些经济类报纸忽视借鉴经济类传媒的经验,相当程度上是在炒作经济新闻,情绪化成份较高。
    
  现在衡量我国一家经济传媒成熟的标志,要看其两方面。第一,它是一种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推动力量。它能够强化对市场的研究,关注的问题与我国经济的“问题单子”对位,甚至与国际经济的“问题单子”对位;它能够正确的引进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它能够及时发出我国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的预警。第二,它在我国经济传媒中是一种健康的精神力量,基本独立于利益集团之外,是经济新闻的敏锐的观察者、仗义的执言者和理性分析的推动者。
    
  然而,现在我国的不少经济类报刊受到广告客户的利益牵制,很难成为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仗义执言者和理性的力量。强调经济新闻摆脱广告客户的影响和理性化,是当前整体上改善经济新闻报道的两个要点。达到前者的状态,需要传媒自身在经济上能够自立,具备一定的自主权;达到后者的状态,需要从业人员的知识和业务经验的积淀。
    
  我国的经济传媒要以WTO的原则报道面向国内公众的经济新闻,减少狭隘性。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方面的变化动一牵万,发达国家的传媒对这类新闻极为重视。一旦发生或即将发生重大的金融变动,通常在报纸要闻版头条或电视新闻节目的头条予以报道,接续的动态分析铺天盖地,时效性极强,各种媒介反应均很迅速,特别是通讯社新闻稿和在线网络新闻,其动作之快是以“秒”来计算的。反观近年世界上几次重大的金融事件报道,当时我国的媒介反应迟钝,没有及时给予充分的报道,只有不多的间断报道,报道重心仍在国内其他事情上。这不利于加强国民的金融意识与经济意识。国外关于金融的报道,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将信息综合化了,不再只以与本国关系大小作为稿件取舍的标准,而是从全球经济角度报道金融,不单纯就眼下事情讲眼下问题。金融领域的新闻已不是单纯的市场行情及相关信息,各种影响金融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和世界各主要企业的经营情况、各国政府的金融政策和年度报告、世界各国经济状况和各国货币情况等等,一报在手,或看过十几分钟电视新闻,全世界各地的市场基本走势,大体可以知晓。我国的经济传媒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恐怕还是免谈走向世界为好。
    
  三、我国经济类传媒的知识结构需要及时更新
    
  大众传媒上的新闻是面向大众的,可是我们的经济新闻,特别是金融新闻,版面呆板,术语连篇,只有专业人士和特别需要这类信息的受众才会接触,难有其他的接受者。国外的金融新闻稿件,大多是通俗易懂的,即使是高级报纸上的评论。看来,学习经济新闻的写作,仍然是新加入这个行业的人员培训的要点。
    
  在一个社会中,经济是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由变动着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进程、状态和指标构成。变动产生新闻,于是有了许多话题。与其他新闻不同,经济新闻很少是有关人物的、切实可接触的事件的报道,而是有关数字和一些抽象的决策、趋向、预测等等。经常使用数字,这就给报道者一种要求受众能够理解的压力;另外它们通常不能给受众以具体事实的立体描写性感受(这是文字报道的弱点),或者带来视觉冲击(这是图像报道的优势)。人们无法实在地看到利息率下降、股市上升、国民经济状况,只能通过图表、曲线、比喻、举例说明等等方式来报道或体会。
    
  另外,还要意识到各种经济新闻之间存在的密切而无形的联系。当下发生着的一切问题,都有可能与正在报道的经济新闻相关;还有一些因素是长期的、历史的。只报告一个给定的变化事实,是难以让受众理解的,必须要将相关的因素反映进去。这种情况通常是以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单一变量为基础,从而解释这一变量,并将其外延涵盖到可能受其影响的其他变量和进程上。这样,经济新闻在判断方面就带有相当的冒险性,因为它要提供很多的变化关系,告诉受众将发生什么,由于什么而发生,或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所以,经济新闻在没有被经济实践证实之前,会有多种观点、倾向和表现形式,相当多的新闻在事后会被发现是不准确的。经常失误的记者或媒介,就会失去公众的信任。若在经济新闻领域要求“舆论一律”,也是相当危险的,容易潜伏社会突发动荡的种子。
    
  在知识经济的现时代,经济新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涉及物质财富的生产和消费,另一类是象征性资产(货币、股票、期货等等)的流通、专业性的预测、风险评估等等。随着市场的扩大和市场力量的增强,“经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同象征性的成份、交易打交道。经济中的金融部门首当其冲,这一领域的电子网络已经成型巨大的全球显示系统。一个微小的变动,甚至某些相关人士的口头表示,一经披露就会影响市场行为,影响预测。经济的象征性趋势,使得各种前景分析方面的报道,心理成份更加突出,通过报道给公众留下的印象或感性认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影响着经济本身的正常运作和职能的发挥。这就如同瑞典传播学研究者林德霍夫所说:“通讯的象征性方面在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包括四个方面: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源头知识(know-who)。现在的经济新闻,特别是财经新闻,已经不能只停留在叙述事实方面了,需要更多地提供第二种知识,尽可能将只可意会的第三、第四种知识,在记者报道中转化为可感知的信息。这些知识能够提高投资效益,但是知识本身需要投资。投资促进知识,知识也促进投资,它们应当是一种良性循环关系。在这个关系中,经济新闻本身既是一种知识形态,也是投资与知识之间的桥梁。要使公众感受到通过媒介找寻知识的这种“投资”,是值得的和必要的。
    
  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改变思维方式,习惯于从全球新闻发展角度、从世界交往角度选择和分析经济新闻,以世贸组织成员、主人的身份思考问题,我们的对外经济新闻才会有大气,有深度,有吸引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