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7新闻前哨>>2月>>本页
站内检索:
新闻服务经济的成功尝试………………………………吴志远
(2007-02-27 15:16:59)

——《湖北日报》茶产业报道思考

吴志远(湖北日报经济部 430077)

     省报的权威性如何体现?新闻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

     从2005年初到2006年底,整整两年时间里,《湖北日报》十次派记者到五峰及竹溪、竹山、英山等茶叶主产区,先后就湖北茶产业的发展问题,刊发了23篇重头报道,篇幅超过5万字。

     这期间,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由一个不起眼的乡镇企业,入选全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花毛尖”也从省内近千个茶叶品牌中脱颖而出,入选全国名牌农产品,一举改写湖北没有全国性名茶的历史。

     这是《湖北日报》在产业报道上一次成功的尝试,也开辟了省级党报经济报道的一条新路。
    
     媒体主动出击

     茶叶作为一种文化色彩浓厚的产品,社会关注度至关重要。

     国内一些老牌名茶,深谙此道。2005年,由百余匹骡马组成的云南马帮,历经五个月,重走三百多年的“进京古茶道”,将普洱茶送到北京,引起轰动,当年即热销五千余吨。

     2006年,“安溪铁观音神州行”活动,分南线、中线和北线,涉足我国主要的茶叶销售区域城市。

     他们做法迥异,目标却一致。那就是通过这些有轰动效应的做法,先吸引媒体聚焦,再引起全社会关注,打响自己的知名度。

     如:安溪铁观音在那次大型活动中就请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等中央和省、市10多家媒体的记者,组成联合采访团,跟随采访活动。

     作为国内茶叶界后起之秀的湖北茶叶,若想在全国打开知名度,同样离不开媒体的参与。

     与云南普洱茶、安溪铁观音主动邀请媒体参与不同的是,以采花毛尖为代表的湖北茶产业品牌的打造,倡导者是以本报为主的媒体。

     2005年上半年,就湖北茶产业的发展,作为省级党报,《湖北日报》已经刊登了一系列报道。最终的结论是,内质优、数量大的湖北茶叶资源,要真正变成市场上的优势,关键是要有挑大梁的龙头企业。

     谁来担当此重任呢?经过艰苦调查,慎密求证,五峰的原绿珠采花毛尖茶叶有限公司纳入视野。

     当时的采花毛尖,还只是湖北茶叶市场上近千个品牌中一个较为出类拔萃者,正在努力但缓慢地扩大自己的市场影响力。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该公司背靠大基地,地处我省最好的茶叶产区;刚刚经过改制,活力初现;领导班子有抱负,想干番事业,令人印象深刻。

     于是,本报由一名副总编辑带队,深入武夷山区,深入茶叶基地,深入企业,以采花毛尖公司为突破口,对湖北茶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层次探讨。
    
     成功聚焦注意力

     随后,《湖北日报》在重要版面开设了《鄂茶第一之争与优势农业突围》专栏,连续推出8篇报道,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了采花公司潜在的优势和面临的困难。

     报道刊登之后,立即引起了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农业厅等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全省茶叶界和省内外媒体的关注。其中,新华网还为这组报道开设了专栏,以示重视和关注。

     省农业厅果品办主任、高级农艺师李传友说:“我在农业厅协调茶叶工作几十年,舆论如此高度重视茶产业,还是头一遭。”的确如此,在湖北农作物中,与粮棉油相比,茶叶所占的块头并不大。

     随后,茶产业在全省农业中的地位迅速提升,从原来的默默无闻变成各级领导高度关注。本报报道使人们意识到,茶叶在我省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是一个有可能最先实现突破的产业。

     报道在全省茶业主产区的影响也在发酵,很多茶叶主产县的领导看了报道后表示,现在抓茶叶发展,更加理直气壮了。

     竹溪县原县委书记明平安表示:《湖北日报》的报道非常及时,客观地反映了目前我省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发展有启发意义。竹溪县将创新经营机制,整合茶叶资源,进一步提升该县名优茶加工实力。

     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全省第一的英山县专门召开县委常委会,组织专题讨论。他们就报道提出的“楚茶吴牌”现象进行了认真分析,探讨该县茶叶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利用本报茶产业报道所形成的良好舆论氛围,省委、省政府不失时机地决定,在全省评选“湖北名茶第一品牌”,重点扶持一个茶叶名牌,打造一个“中国名茶”,作为壮大湖北茶产业的重要举措。

     此后,五峰、竹溪、英山、夷陵、鹤峰等名优茶主要生产县区之间展开激烈竞争。评选活动,促使全省的茶叶主产县,重新审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来争取各自擅长的“湖北第一”。

     对这一活动,本报给予了密切关注,并对全省的茶叶主产区进行了巡回式报道。

     在本报带动下,省委、省政府的政策研究部门,省市县三级农业、质监、工商、金融等部门以及国家、地方多家新闻媒体,都开始关注湖北茶产业,撰写调研文章、发表稿件,拿出实际措施,共同扶持湖北茶产业发展。
    
     导向作用充分体现

     “湖北名茶第一品牌”评选结果揭晓,采花毛尖众望所归,获得了这一殊荣。

     随后,采花毛尖牢牢抓住大好机遇,很短时间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长期以来,五峰县境内30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相互恶性竞争,导致农民鲜叶采摘质量下降,市场秩序紊乱。就这一现象,记者在进行深入采访后,撰写报道进行严厉批评,指出如果长期这样内耗下去,只会两败俱伤,加剧湖北沦为外省茶叶加工企业原料基地的步伐。

     随后,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多年来竞争得你死我活的“冤家”--五峰两家实力最强的茶叶加工企业“采花毛尖”和“天麻剑毫”,主动握手言和,仅用7分钟就达成了公司合并意向。很快,该县另4家企业也迅速加入进来。

     12月5日,采花乡党委书记邵爱华对此评价:“从乡镇企业起家的采花公司能够有今天的发展,让我真正见识到了媒体的魔力。”

     本报在茶产业的系列报道中,除了关注资源和品牌整合外,还对公司在融资、人才引进、标准化生产、市场开拓、茶文化打造、商标保护、质量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解剖,提出了善意的忠告和建议。

     后来,五峰县委、县政府致本报的信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些稿件站在全省、全国高度,结合市场经济规律,对困扰五峰茶叶跨越式发展的内外因,作了精辟的分析,入木三分。

     本报报道中提到的一些问题,相关的部门和企业,都自觉地将其作为工作重点,优先加以解决。如本报提到,人才短缺将是制约采花茶业公司发展的瓶颈后,五峰县委书记陈亮承诺:将利用县委党校资源,为采花茶业公司和五峰茶产业发展培训人才,包括1000名采茶能手、1000名制茶能手、1000名销售能手和1000名种茶能手。
    
     企业和媒体双赢

     对于本报茶产业报道所起到的效果,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都给予了高度评价。王诗典表示:“这种深度报道,对湖北茶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亚于投入数百万元资金。”

     本报对茶产业的高度关注,为该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扫清了诸多认识上的障碍。在关键问题上,使有关各方更容易达成共识,而这恰恰是产业发展之初需要的最佳环境。

     在意识到媒体参与的重要性之后,五峰人和采花茶业公司,更加自觉地加强了与媒体的联系。他们已经在如何同媒体打交道并灵活运用媒体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会更加主动地利用这一有力工具。

     对茶产业的长期关注,也为本报树立了在全国茶叶界中的权威地位。

     前不久,安溪县委、县政府在汉举行了“安溪铁观音神州行”活动,在采花毛尖家门口争夺消费群。抓住这一机会,本报专访了该县有关负责人。同时,深入武汉茶市,挖掘出安溪茶商在汉口茶市十年耕耘,精心培育市场,最终占领武汉茶叶市场40%份额的事实。

     随后,本报刊发了《家门口的挑战--安溪茶商汉口茶市练摊的启示》,不仅引起了我省茶叶界的重视,也引起了千里之外的福建省、泉州市以及安溪县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这篇报道被当地媒体和主要网站转载,在当地引发一场热烈的讨论。该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还专门就报道致电记者表示感谢。同时告诉记者,将以此报道为契机,加强与湖北茶叶界的交流。

     更重要的是,对茶产业的长期关注,使得记者在如何深入产业内部挖掘新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这一思路已经在多个产业领域得到应用,引起各界关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