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7新闻前哨>>2月>>本页
站内检索:
《湖北日报》创刊起步时期概述…《湖北日报社史》编辑室
(2007-02-27 15:16:17)

《湖北日报社史》编辑室

     编者的话:盛世修史,以史鉴今。《湖北日报社史》纂修工作正在进行。为了让《湖北日报社史》纂修成果尽早与读者见面,从而彰往察来,从历史中得到某种启迪,从本期起,本刊陆续摘登《社史》已成稿的相关条目。《社史》编辑室希望通过本刊,广泛征求新闻界同仁的宝贵意见,以便把《湖北日报社史》编修得更加符合历史事实。
    
     1949年5月,湖北全境即将解放前夕,原江汉、鄂豫两个解放区的党委机关报《江汉日报》和《鄂豫报》的全体工作人员会师于孝感花园,进行了加强新闻队伍的组织纪律性的学习。

     《江汉日报》于1948年9月1日在随县创刊(它的前身是6月在中原野战军第十二纵队版的《每日电讯》基础上创办的《江汉报》),社址在随县双河镇的李家祠堂,印刷厂设在附近的艾家老屋。《江汉日报》经常以最显著的地位、最醒目的标题,报道全国和本地区解放战争的胜利捷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发动群众、支援解放大军渡江的社论、消息,对掀起支前高潮起了一定作用。到1949年6月2日出版终刊号,《江汉日报》共出油印报十多期,石印报20期,铅印报106期。

     《鄂豫报》于1948年5月在河南商城与湖北麻城之间的双庙关(鄂豫区党委、行署、军区所在地)创刊。12月,商城解放,鄂豫区党政军首脑机关进驻商城县城,《鄂豫报》随迁商城出版,同时,报纸由油印改为石印。《鄂豫报》着力报道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鄂豫解放区的发展和建设,指导鄂豫区所辖20余县的土改、剿匪和支前工作。《鄂豫报》于1949年5月20日停刊。

     根据中共湖北省委1949年5月31日的《关于筹备出版湖北日报和成立新华社湖北分社的指示》,以《江汉日报》和《鄂豫报》的工作人员为主,湖北日报社和新华社湖北分社组成,于6月6日进入武汉。7月1日,中共湖北省委机关报《湖北日报》创刊,对开一大张。出版10天后,因当时的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新解放区的工作重点仍在农村,湖北省委遂遵照华中局指示,由华中局机关报《长江日报》兼作湖北省委机关报,而将《湖北日报》改为面向农村的《湖北农民》报,8月5日起出版发行。由于工作需要,经湖北省委决定,从1950年6月1日起,《湖北农民》报又恢复为《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创刊后的10期报纸,除创刊号在1997年才收集到外,其他9期均已散失,无从查考。

     1949年8月5日出版发行的《湖北农民》报为四开四版,每三天一期。9月1日起改为两天一期。1950年1月1日起改日刊,1月21日改为四开六版。到当年5月31日,报纸共出版214期。这一期间,《湖北农民》报认真贯彻面向农村特别是区、乡干部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方针,力求做到通俗化和大众化,用绝大部分版面报道关于清匪反霸、秋征、减租减息和生产救灾、修堤治水、支前等重要工作,积极宣传时事,注意反映群众的思想情绪和要求,解答群众疑问,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报纸成为省委指导全省工作的有力助手和各地工作同志、广大群众的主要读物。

     1950年6月1日,根据省委决定,《湖北农民》报恢复为《湖北日报》,仍为四开六版。同年8月1日起,改出对开四版大报。1956年1月1日起,《湖北日报》由原来的竖排全部改为横排。

     1950年春,全国新闻工作会议提出了“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办报方针。中共湖北省委于同年5月24日、6月15日发出了有关报纸工作的决定,要求认真贯彻全国新闻工作会议精神,做到“报纸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湖北日报》在6月1日恢复后的改版社论中说:“《湖北日报》出版后,我们要努力的……就是进一步加强和群众和实际的联系,把主要力量去报道全省地方上每日工作中和群众生活中所发生的和需要解决的一切事情,真正成为湖北人民自己的报纸。”

     根据上述办报指导思想,《湖北日报》将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对各方面实际工作和人民生活的报道,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结合起来,教育、引导人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和解决问题。报纸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重视和不断加强言论宣传,始终高举言论这面旗帜;在报道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民主改革、“三反”“五反”、恢复国民经济、荆江分洪工程,特别是在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宣传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重点建设如武钢、武汉长江大桥工程以及抗洪救灾斗争等方面,发挥了党和人民的喉舌的重要作用。针对实际工作与群众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报道了大量的先进模范人物典型和典型事例,社会反响较大。从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十分注意反映群众的情绪、要求和呼声,深受读者欢迎。

     这个时期的《湖北日报》,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和省委的相关规定,对于损害党和国家利益的种种错误思想和行为,及时地组织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报道。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密切关注《湖北日报》每一期报纸所刊发的批判性文章,对情节严重的,还派专人下乡督促检查,以便把事实经过及处理情况尽早披露于报端。由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湖北日报》积极、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报道,在群众中赢得了很高的威信。

     《湖北日报》创刊起步时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报纸宣传的不断探索和不断改进。尤其是1953年和1955年至1956年,两次较大的整改动作,对报纸质量的提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时的编委会在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和整改方案中,提出了许多明确措施;1955年还先后出台了《关于报纸今后改进问题提纲》、《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初步规划》、《改进编辑部组织领导的初步意见》等。针对报纸工作中的某些作法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存在着作风生硬、脱离群众的倾向,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提出了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改进文风的改革方案。《湖北日报》从1956年上半年开始,结合本身情况和学习苏联报刊经验,也提出了改版方案,增加了新闻,扩大了报道面,提倡自由讨论,改进宣传内容,改革版面,使报纸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过去活跃。

     1951年7月1日,湖北省委决定再办一份《湖北农民》报,由湖北日报社负责编辑出版。这份《湖北农民》报是《湖北日报》的第一个子报,为四开四版三日刊。它以本省农民和农民积极分子为直接读者对象,围绕着党的中心工作和农村生产,结合农民思想、生活的实际情况,站在党和工人阶级的立场,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通俗地对读者进行教育,直接在农民和农民积极分子中起宣传者、鼓动者、组织者的作用。这份报纸共出版了222期,着重报道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复查、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增产节约等运动以及农业生产和劳动互助、贯彻婚姻法等,因此,一直受到本省各级党、政机关的重视,也比较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一定作用。这份“农民报”于1953年5月1日停刊。

     创刊起步时期,《湖北日报》的副刊,还处于“不定型”的摸索阶段。《湖北日报》创刊后,曾办过《人民大众》副刊。报纸改办《湖北农民》报期间,第四版为副刊版。《湖北农民》复改为《湖北日报》,办起了综合性副刊《群众园地》。这些副刊或副刊版,一般都配合中心工作,栏目较多,内容比较繁杂。1951年3月25日曾创办过《群众文艺》副刊,但到当年12月就宣布停刊。此后一直到1955年初,《湖北日报》没有办专门的副刊,只有少量的如“读者来信”、“科学知识”之类的专版。到了1955年2月至1956年2月,《湖北日报》陆续开办过《文艺生活》、《文艺》、《大众文化》副刊,但都只有两三个月的生命。1956年12月,为贯彻中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湖北日报》在第三版创办了《东湖》副刊。《东湖》副刊除“文化大革命”期间一时停刊外,它可以说是《湖北日报》刊期年龄最长的一个副刊,至今仍长盛不衰。

     1950年,全国新闻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强报纸与群众联系的要求。《湖北日报》、《湖北农民》报在省委领导下,采取积极措施,逐步开展了群众工作,在全省各地建立了通讯组。专、县两级宣传部门按照省委决定,配备了通讯干事,负责组织和培养通讯员,组织通讯报道工作,兼及读报、发行等工作。《湖北日报》开辟了“通讯工作”专栏,交流通讯工作经验,提高通讯员的写作水平。《湖北农民》报为实现通俗化、口语化、群众化,广泛地吸收群众来参加报纸工作。1951年7月,省委宣传部发出关于《湖北日报》在各专区(市)建立记者站的通知,《湖北日报》开始在大冶、荆州、襄阳三地建立记者站,以后又在其他地、市陆续建站。记者站把群众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曾一度更名为通讯站。创刊起步时期,遍布全省各地的通讯干事、通讯组和广大通讯员,为办好《湖北日报》、《湖北农民》报发挥了重要作用。

     《湖北日报》创刊后,初期仍沿袭解放区办报常规,按供给制办法办报。报纸不收费,办报开支和费用向财政部门实报实销。在中央关于报纸实行企业化经营的指示精神下,省财政厅提出了在1950年内报社经济实行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并决定1951年停止财政拨款(不含基建及大型设备购置)。为此,湖北日报社认真贯彻中央财委会决定和全国报纸经理会议决议,执行省委指示,从管理和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采取措施,在扩大发行、开拓广告、挖掘印刷潜力、开展多种经营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努力增加收入,报纸的经营管理试验性地走上极初步的企业化轨道,报社经济状况逐步有所好转。但由于企业化“经营报纸”的主客观条件当时均不成熟,尽管有的年份内部财务能达到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盈余,省财政对《湖北日报》仍然还是实行“统收统支”。

     《湖北日报》创刊时,与新华社湖北分社统一由一个党组领导。报社下设办公室、采通部、编辑室、副刊室、经理部、印刷厂。1950年,报社机构调整为秘书组(后称总编室)、农村组、财经组、党的生活组、军政组、通联组、国际国内新闻组、记者组、副刊组、校对组、行政办公室等,机构设置逐步与报纸的特点和新闻工作的规律基本相适应。(这时新华社湖北分社已与湖北日报社分开。1960年又曾合署办公,至年底再度分开。)《湖北农民》报编辑部为湖北日报社一个工作部门,对外称《湖北农民》报编辑部,对内称农民报工作部。湖北日报社一位副总编辑担任农民报工作部主任,下设秘书,负责组织编辑部的日常工作。创刊起步时期,《湖北日报》内设机构变动比较频繁。1954年起,《湖北日报》将一些业务组合并称为部,同时增加了一个检查组,作为“第一读者”检查报纸。

     1951年起,湖北日报社成立编辑委员会,领导编辑部工作,另设社务管理委员会,由秘书长、副秘书长管理经营、后勤工作。1952年以后,两个委员会合并,由编委会统一领导,仍设党组(由社长、总编辑、副总编辑组成)。报社党组领导了内部“三反”“五反”及肃反、审干运动,在省委大力支持下,逐步调整、充实干部队伍,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由此,报社干部队伍组织、思想、作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从报纸创刊到1956年底,湖北日报社根据多年实践,对内部各项工作,如采编业务、印刷出版、财务核算、后勤服务等,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规章、条例。湖北日报社的制度化管理,逐步具备雏形。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