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7新闻前哨>>2月>>本页
站内检索:
对编辑力若干问题的再思考……………………………刘章西
(2007-02-27 15:06:07)

刘章西(湖北日报评论理论部 430077)

  编者的话:作者在本刊2004年第3期刊出《运用编辑力 打造名专栏》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编辑力”的概念,对编辑工作规律进行了新的探索。最近,作者对编辑力若干问题又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现予刊载,以飨读者。
    
  一、编辑与编辑力学

     “编辑”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既指编辑工作或编辑行为,也指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既指一种社会职业,也指一种专业职称和专业职务,如“编辑”职称和“总编辑”职务等。本文所说的“编辑”,主要是指在传媒界从事编辑工作的职业人员;而“编辑力”,则指这些职业人员在编辑工作和编辑行为中,其主体对客体(即编者对掌握的新闻资源)下力做功的情形。

  编辑力包括编者的体力、智力、心力、精力以及由这诸多因素所形成的综合功力和编辑能力等。一般来说,编辑力越强,其发挥的力能力效也就越强,而编辑工作做得也就越精到,越出彩。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米博华在《难得最是好编辑》一文中,曾对媒体编辑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过相当精到的评价。他指出:从微观层面讲,所有稿件都要经过编辑加工这道流程;从中观层面讲,各类题材、体裁的报道都要经过编辑的统筹安排;从宏观层面讲,编辑工作体现明确导向,反映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倾向……可以说,有好编辑,稿件就可以点石成金;有好编辑,就有好点子、好策划、好版面;好编辑尤其是好主编,是媒体难得的人才。(见《新闻战线》2006年第1期)

     的确,编辑——包括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的编辑等,在图文声画等各种新闻传播活动中,无不处于相对主导的地位,无不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而“好编辑”之“好”,说到底,就好在其善于发挥主导作用,善于将编辑力的力能充分运用到编辑工作的实务之中。

     事实上,编辑绝不像有些人所认为的仅仅是删删改改的“文字匠”、剪剪裁裁的“缝纫工”,而更是新闻传播活动的设计师、策划师、经营家,是集大成的指挥者、组合者、把关者和再创作者。编辑劳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编辑力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主要表现在:编者遵循一定的政治理念,按照新闻规律和办好传媒的诸多要求,将各种相关的要素、诉求和图文声画等资源,通过编辑力的发挥而优化、体现到传媒的版面、栏目或者节目之中去,从而达到最佳的传播、宣传与舆论引导等效果。

     编者将力的诸要素运用于编辑工作的学问,谓之编辑力学。编辑力学是对以往编辑学的一种深化性研究。它与传统的编辑学在研究对象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传统的编辑学主要是研究编辑工作的客体的,即研究编辑工作的基本原理、规律和一般要求等;而编辑力学,则主要是研究编辑工作的主体的,即把编者如何聚力、着力和做功等,作为编辑工作的轴心加以研究。在这里,编辑力是整个编辑工作的“磁场内核”,而编辑工作的客体则是这个“内核”的辐射对象、做功对象。总言之,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来说,编辑力学,就是研究编者这个主体如何聚集力能并将力能作用于编辑工作客体的学问。
    
     二、探讨编辑力学的必要性

     提出“编辑力”概念并研究探讨这门学问,有没有必要,有没有价值呢?窃以为回答应是肯定的。

     一来,编辑环节在现代新闻传播活动中已越来越显出其特殊地位和主导功能。如今传播途径进入多元化时代,尤其是进入了网络时代,各种新闻与信息通过电子技术,以电流速度和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瞬间传遍全球,各种新闻资源可谓浩如烟海。对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与新闻资源,各媒体怎么选择和利用,怎么优化和加工,怎么组合和呈现,很大程度都靠相关编辑的主导和下力做功。编辑力的优劣,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的优劣。

     二来,现实中有些媒体对编辑工作的重视程度尚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有的媒体,从业人员数以百计,而专业编辑则少得可怜;而且不少人仍认为编辑仅是简单改稿的“文字匠”,对他们的工作价值甭说高看一眼,就是应有的认同也欠缺,比如他们编发的作品、专版、专栏等,哪怕是很受受众的欢迎,哪怕是连连获得大奖,有些人也并不认为他们有真功夫、高水平,而只认为他们是对别人的东西“过了一道手”而已,是沾了别人的光比如沾了写作者的光等(其实,尽管编辑中不无个别这样的情况,但总体上说,任何已呈现给受众的图文声画,多是采编互动、共同创造的结果,要说沾光,也是相互沾光,并不只是编辑沾了写作者的光);有的媒体对编辑人员为他人做嫁衣、甘当无名英雄的情形少予张扬,甚至长期任由他们处于无名少利的境况。

     三来,有些编辑自身,也未充分认识到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未注意发挥编辑力的力能力效,往往满足于平平庸庸地完成日常工作了事。

     四来,正是因为有上述诸多因素,所以它决定了要改变此类状况和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就不能不深化对编辑工作规律的探索,不能不对编辑职业有新的更加合理的认知,不能不强化对职业编辑家的培育,也不能不加强对编辑力的开掘和对编辑力学的研究探讨。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相关人员有意识地运用编辑力做好编辑工作,让编辑在办好媒体和发展传媒事业中发挥出更为显著的作用。
    
     三、力与编辑力的运用

     “力”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字、词。在物理学中,其最基本的概念界定,是指“改变物体形态或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尽管,力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客观物质机械运动的普遍规律、基本规律,但如今各种力学的分支学科,已不仅涵盖了自然科学领域的种种客观机械运动,而且也延伸到了社会科学领域的种种主观能动运动。时下颇为流行的“思想力”、“执行力”等,就是力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广泛延伸和运用。本文所说的“编辑力”,则是力学在编辑活动中的延伸和运用。

     “力”的本身无影无形,但其作用效应则完全可以观察到或者可以用仪器测量出来。物理学中的力效,大都通过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或物体形态的变形表现出来,其前者称之为力的运动效应或外效应;其后者称之为力的变形效应或内效应。社会活动中的力效如编辑力、执行力的力效等,则主要是通过主体作用于客体使之产生主体所期望的成效来体现,其作用效应大多属于运动效应或外效应。

     “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方向决定着力的正、负功效,只有正向着力才能产生正面功效,否则着力越大就越会产生负效应;作用点是在把准着力方向的前提下,下力使劲的关键点和让力产生出效益、显示出作用的地方,只有扣住着力的作用点下力使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难免事倍功半甚或白费力气;而在着力方向和着力作用点对路的前提下,着力的大小与功效的大小成正比,只有把力用足,把功做够,才能最大限度地显示出力的功效。

     对于从事新闻工作的编辑来说,其编辑力发挥效能,就是将上述“力”的诸要素运用于自己所担负的编辑工作的实践过程。譬如,你是一个版面的主编或责任编辑,那么,你发挥编辑力的实践过程,就大体是这样一种情形:

     首先,要把准着力的方向。这个方向,一般应是力创内容丰富、品种多样、视觉悦目、可读性强的优质版面的目标。明确了这样的目标,一切就要朝着实现这个目标的方向着力,包括要强化创优意识,突出版面特色,努力让每一期版面都主题鲜明、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等,进而使这个版面形成独特的亲和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其次,要围绕这样的目标,扣住着力的作用点,在作用点上下力使劲,织锦栽花。作为版面的主编或责任编辑,其作用点在哪儿呢?我以为至少有这样几个关键之处。一是要根据版面的特色和需要,设计和策划每期版面的中心主题、呈现方式及图文布局等。这就要求编者必须积极主动地组织重点稿源,并善于培育和抓取最能彰显本版特色和最有可能为本版增光添彩的话题、题材和图文等各种资源。二是对获得的图文等各种资源进行筛选、提炼、加工,让难用的资源变得可用,让可用的资源变得上乘,让上乘的资源放出异彩。这包括给一些可塑稿贡献新的智慧、注入新的思想,深化新的立意,递增新的价值等。可以说,这是编辑力发挥力能最核心的作用点、聚焦点、体现点之一。三是对改定和拟用的图文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最佳编排。单篇的图片和文稿,在版面上都只是整体布局中的一个元素,它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编者独具匠心的优化组合,来彰显和提升其潜在的价值。同样一篇或一组文字稿件,一幅或一组摄影图片,如何组合和编排,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冲击力和舆论引导的影响力。编辑力在这个作用点上“织锦栽花”,其下力使劲的核心,就是要把那些确实不错的图文稿件,在优化组合和独特编排中,使其价值彰显到最大化。

     再次,要注意把力用足、把功做够,精益求精。对新闻资源尤其是对重要新闻资源如重头稿等,在处理与优化过程中,要舍得下最大的力,做最大的功。这方面,版面主编或责任编辑最需要克服的是“等米下锅”的被动状态,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来什么就安排什么的应付态度。同样是版面编辑,主动组稿与被动接稿,版面呈现的质量会大不一样;同样的新闻资源,编者着力的大与小,其优化的程度和效果也会大不一样。编辑工作是一项“精工出细活、出好活、出精活”的工作,在同样的资源和同样的智力条件下,只有舍得下最大的力、做最大的功,才能打磨出更多的上乘作品,打磨出更多的优质版面,反之则必然逊色得多。

     版面主编或责任编辑发挥编辑力的实践过程是如此,其他编辑如某个专栏的编辑,某类新闻、言论、副刊稿件的编辑等,其发挥编辑力的实践过程也大致类同,此不赘述。
    
     四、编辑力的力源、力能与力效

     力源,故名思义,就是力的聚集与放射之源。编辑力的力源,归根到底来自于编者的“内存”。通俗地就,就是编者自身的学识修养、综合素质和业务功底。具体而言,编辑力的力源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于编者的智力。智力包括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孕育和积淀的种种智慧,如:理性的逻辑思维、灵动的形象思维、敏锐的辩证思维、开放的思维方式;广博的公共学识、精深的专业知识,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丰富的社会阅历、相关的工作经验,等等。二是来自于编者的心力。“心”者,思想品质也。这里主要是指从事编辑工作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心无旁骛的敬业精神等。事业心强、责任感强,所产生的力能力效,不仅极大,而且往往能够弥补智力的不足并且促进智力的增长。可以说,心力是编辑力中最不可或缺、最难以用竭的一种力源。缺乏这种力源,要做好编辑工作是难以遂愿的。三是来自于编者的精力。精力即饱满的热忱、充沛的激情、专注的钻研精神等。精力不集中、屁股坐不住、心态很浮躁、工作太粗疏,这些既是做许多工作的大忌,更是从事编辑工作的大敌。因为在新闻采编活动中,从事编辑工作与记者采写稿件不同,记者采写稿件尚有后续环节来修正把关,而编辑尤其是版面编辑和校对,往往就是最后的把关人。这一关稍有疏忽、不慎,就可能铸成难以挽回、不可逆转的失误。当然,精力与智力、心力等作为编辑力的力源,是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需要集于编者一身,形成合力,一并发挥作用。

     编辑力的力能,就是各种力源汇聚起来所形成的能量。编者只有将力源转化为力的能量,才能对编辑工作的客体产生做功的效果。力能表现在编者身上,主要体现为从事编辑工作的能力。这包括:对社会中各种新闻资源的发现、思辨、识别、提炼能力;对作者和稿源尤其是骨干作者和重点稿源的培育能力;对采编活动的主导、指挥、策划、组织能力;对图文声画等各种稿件和资源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能力;对拟用稿件等资源的加工、纠偏、重塑、综合、优化能力;对事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行为等导向和各种事实、各种提法、各种表述准确性的把关与审核能力;对整个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既来自力源的转化又促进力源的聚积。当然,担负不同任务的编辑,其力能的辐射范围和着力的作用点各有侧重,不过,这些能力大都应当尽可能具备。

     编辑力的力效,则是力能做功所产生和呈现出来的效果。编辑力的力效在新闻传播和新闻宣传活动中,体现于难以尽数的各个方面。而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就是确保舆论导向正确和防止出现差错特别是重大差错。如果这方面出现问题,那就是最大的失误。力效当然还体现在诸多具体的方面,如:体现于质量提升,将“从无到有”的稿件提升到“从有到好”的境界;体现于组合优化,将作为元素的新闻资源整合为优化的集束呈现成品;体现于宣传价值的增大,将优质新闻资源通过深度挖掘、突出编排、配发评论等,最大限度地扩大其影响力,彰显其正面的宣传效应。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