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7新闻前哨>>2月>>本页
站内检索:
新闻真实性中易出现的失误………寿山松 汪开海 陈立吾
(2007-02-27 16:02:58)

     新闻有“三性”,其中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我们常说新闻就是记录的历史,就是历史的见证。因此,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对一个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亦是新闻道德不可动摇的原则。

     同时,在新闻报道中,客观真实性是新闻受众的基本需求。人们希望了解事实的真相,看到客观公正的报道,而不希望被蒙蔽。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坚持真理,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

     然而,新闻记者在采访中面对的事物表象是纷繁复杂的,新闻编辑面对众多的稿件,其真实性有时也很难掌握得一清二楚。同时,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经常受记者的思想、立场、观点以及经济、政治动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选择哪个角度,突出什么思想,甚至引述一段话,都会经意或不经意地掺入记者的见解和主张。

     所以,要客观地探寻到事实的真相,实事地进行新闻报道,我们必须注意下面几个容易出现的失误。
     失误一,对新闻事实进行臆想。一位记者在采访一位省劳模时,听劳模说有一次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到医院照顾住院的爱人。于是记者在文中把这一件事进行了“合理想象”,爱人在医院中如何思念丈夫,责怪丈夫顾大家不顾小家,劳模在工作中如何全心,忘了生病住在医院里的爱人。稿件给劳模看后,劳模说,我不是只顾大家不顾小家的工作狂,我爱我的家人,我也有情感,文中那么高大的人不是我。

     出现这类失误主要是记者采访不深入,不仔细,没有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失误二,知道听,知道看,却不知道问。新闻工作者既要有新闻眼,新闻耳,更要有新闻嘴。一位见习记者去开会,看到会议名单上的领导是A副书记,他不认识A副书记,也没有询问工作人员,就写A副书记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强调了什么什么。而实际上A副书记有事没有到会,会上是B副书记讲的话。事后这位记者还强辩,我不认识A副书记,是会议资料出错了。这位记者没有认识到,学会问,是一名记者最基本的功底。
     还有一位记者,开会时,拿了材料就走,殊不知报道后的会议情况与会议的内容不一致,因为后来会议的主题内容发生了变化,而这位早走的记者却不知道。

     采访不扎实,工作不负责,态度不认真,作风不严谨是此类失误的主要原因。

     失误三,夸大其词。一位通讯员在一篇农民养鱼致富的文章中写到“池中水清鱼肥,莲藕连片”。还说鱼池每亩收入1900元,是种水稻收入的5倍。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所以,水清鱼肥的描述是不准确的。还有,经核实,当地水稻亩产目前都在千余斤以上,国家收购价每斤高于0.7元,所以,养鱼的收入只是种水稻的3倍不到。

     有的新闻工作者在稿件中喜欢用一些华丽的词藻,同时为了突出宣传的事物,往往夸大比较,这就容易产生与事实不符的新闻。

     失误四,采访对象单一,导致只见其瑜,难视其瑕,话说得太满。现在有的记者外出采访有一个通病,到单位拿一份材料看一下,听办公室主任介绍一下,和单位一把手聊一下就可以洋洋洒洒写个数千字。一位记者在采访日记中写到:我到县市见到的是一把手,到乡镇采访见的是书记镇长,我深入到村,见到的还是村书记和主任。我说要自己出去见群众,答复是,可以,我们来安排。我想,书记安排的群众说的话和书记的话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我们的新闻报道典型居多,经验居多,且只见其瑜,难视其瑕,话说得太满。

     失误五,简易过程,突出结果。目前,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某个单位开了几次会,交了几次心,捐了几次款,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就有了大的变化甚至是根本性变化,这样的报道较多。还有,把某个贫困户得到资助、某些干部入农户帮忙干了几天活等作为“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的典型来宣传,说干部切实转变了作风,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已取得显著成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在党员干部心中牢固树立。但报道忽略了“学教活动”是一个长期过程,干部作风转变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工作方式、思想观念上的问题。
     简易过程,忽略过程,只突出结果,就会让新闻报道难以令人信服。其实,报道在展现典型正面意义的同时,亮出典型的瑕疵,亮出变化的过程,既有利于典型的丰满,又有利于促进典型的完善,达到典型宣传的指导作用和推动作用。

     失误六,需要代替真实。“文革”时有这样一个笑话,说某公社为了落实上级“不插五一秧”的指示,在“五一”前就报道今年插秧比去年早了10天,第二年又说比去年提前了10天,年复一年,有人算了一下,这个公社的秧已经提前到过年插了。在现在的宣传报道中,像这个笑话的情况依然存在。如某乡镇宣传农业产业化,就说70%的农田种植与龙头企业配了套。宣传避灾农业,就说70%的农田实行的是避灾种植。宣传节约型社会,就说70%的农田实行的是节水农业。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说70%的农民建了新房,或者,70%的农民成为技术农民如此等等。一位基层通讯员说,领导需要什么,我们就报道什么。这种以需要代替真实的做法,与新闻的真实性显然是相悖的。

     新闻处置事实的基本方式是如实报道,在反映事实时追求的是逼真还原。这就构成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内涵。如实报道就是要按照新闻事实的原貌加以报道,不允许歪曲和篡改事实,不允许编造和杜撰情节,不允许任意拔高或贬低人物及事件意义。

     从以上几类失误中,我们不难看出有政策水平、业务基础以及采访作风等多方面的原因。要彻底避免诸多失误的出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平时加强学习,采访务必深入、仔细、扎实。同时,要通过持之以恒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力弘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严格遵守新闻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扎起防止虚假新闻的“篱笆墙”。

     (编辑:徐蟾桂)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