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念明 汪训前(湖北日报出版部 430077)
在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受众的思想状况日益活跃。他们在获取新闻信息方面对媒体出现了全新的需求:一是要快速获取最新信息,二是要精确接近深度信息,三是要主动选择实用信息。适应受众需求的变化,提供权威而有效的信息成为现代纸质媒体努力的方向。
湖北日报为适应受众需求的变化,从2004年开始,设置了作为国际国内新闻报道的延伸与补充的“视点”版,通过报道的广度与深度,使之成为读者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2006年,“视点”版根据湖北日报改版的要求,更加注重内容的选择与个性化表达,使该版的信息含量增大,吸引了更多的读者。 一、选择好内容吸引读者
“视点”作为时事报道的深度报道版,不同于日常的时事版,其内容往往是一两个新闻事件的全景再现,使读者从多个角度对报道内容有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这就要求“视点”专题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新鲜性和关注度,同时又应该是受众关心或熟悉的,能够引起阅读兴趣的。基于这种认识,2006年,“视点”更加注重选择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内容。
首先,加强国际热点新闻事件的报道。通过对国际热点事件的报道,不仅让读者看到了事件本身,还让读者透过事件看到各国的联系在日益加强,相互作用日益加深,引导和深化读者对事件的认识。2006年7月,“视点”以《黎巴嫩与以色列冲突:在硝烟中拉伸地区裂痕》为题做了一个专版,条分缕析地报道了黎以冲突对中东局势的影响。
其二,注重对与群众生活相关的国家方针政策的解读。报道国家的方针政策是省报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需全文刊登,但有些方针政策只涉及部分行业,内容繁多,规定细致,为部分读者所关心,如果照章刊登会形成版面拥挤。“视点”或者直接刊发新华社对相关政策的解读,或者借鉴新华社的做法,对这些方针政策进行解读,把方针政策的要点提取出来,刊发与本地读者相关、能引起读者关注的重点内容,把党的方针政策同群众的关注点和阅读需求结合在一起。如专题《加强管理 健康娱乐》对国务院颁布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不能经营娱乐场所”、“五种地点不得设立娱乐场所”、“娱乐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娱乐场所须明码标价”、“娱乐场所禁用盗版电子产品”、“娱乐场所违法记录将曝光”等角度,进行重点解读。既突出了政策的内容,又不漏发新闻。
其三,聚焦社会生活中的难点、焦点与事件。中国的社会正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成为人们关心而又期盼解决的难点和焦点问题。如,房价居高不下、环境污染严重、药品安全问题不断、看病贵看病难、农民工讨薪难、矿难不断等。媒体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报道中,不能漠视这些问题。“责任造就公信力”,湖北日报“视点”也担负着引导读者、推动社会发展、沟通化解矛盾、实施舆论监督的责任。2006年,国家不断出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房价依然居高不下,引起人们的诟病。“视点”先后推出了多期报道:《楼市:多少信息值得信赖》、《“九十平方米”能否突围》、《调控:凸现卖地生财隐患》、《房屋成本 可否揭秘》、《房市:逆势上扬遭质疑》等专题,通过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当今房产市场存在的问题。“视点”希望通过对这些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问题的报道,引起社会的共同关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营造和谐的气氛。
其四,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和新问题。社会发展中涌现出许多新事物、新问题,“视点”对这些新事物和新问题倾注了热情。专题《私语之地 言须有度》,对中国博客第一案进行报道,还有《研究生就业路难行》、《毕业生招回:新鲜事有新问号》、《民工荒蔓延敲响警钟》等专题,报道内容都是近年来新出现的值得人们关注的内容。这些报道不就事论事,从不同侧面进行分析,引导人们对这样新事物和新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
其五,选发新华社的时事评论,彰显观点与社会正义。近年来,新华社每天都会有一两条时事评论,就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话题或者问题进行评说。这些评论,都切中时弊,又与百姓生活接近。如“视点”刊发的“放纵问题产品是对人民的犯罪”、“房地产暴利是社会和谐之痛”等评论,不仅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现实意义,还对人民群众社会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能够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许多现存的问题与现象,有利于规范相关行业和人群的言行。
“视点”报道内容的选择也是一种报道策划,体现了编辑对对新闻事件的把握和认知程度。“视点”除了选择新华社提供的专题外,还注重自己的报道策划。如,《人民币汇率破8》、《纪念唐山大地震》、《关注七夕节》、《万里长征 万古流芳》、《拉美选举左翼继续强势》等专题,由于精心准备,有特点有气势更有吸引力。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开始升值。到2006年初,从各方情况来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突破“8”只是时间问题。“视点”编辑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汇率突破1:8这一关口。因为事先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视点”推出了《起起落落:人民币汇率破“8”》的专题报道。从人民币升值的影响、问题、观点、领导人声音等多个角度予以报道,得到专家好评,获得湖北日报策划奖。 二、制作好栏题引导读者
“视点”的特性决定了在精选内容的同时,还必须制作好栏题引导读者阅读。一个好的栏题可以让新闻生辉,让版面得到美化,明朗生动,增强传播效果。
制作一个好的栏题,使其成为专题的灵魂,版面编辑至少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首先,栏题要高度浓缩新闻内容,简明扼要地概括主要新闻事实,便于读者在第一时间内掌握一条相对完整的信息,作出阅读的选择;其次,标题应该有一定的文学性,能够揭示甚至升华新闻的价值。栏题在报道中具有揭示、评价、组织新闻内容的作用。标题的文化品位,就是从文化视角透视消息所达到的新的高度。栏题的字数不宜太多,字数太多容易显得累赘,不利于读者阅读。如,2006年1月23日一个专题的栏题:《百姓‘气急’ 考验政府”》,指出全国天然气不断涨价这一事件,需要各地用政府的“有形之手”解百姓“燃气之急”,并努力探求符合市场规律的调控手段。
从实践来看,一个专题如果只有一个栏题的统率在很多时候还是不够的。栏题的高度概括性,在一定程度上还难以达到令读者一目了然的功效。为弥补这一不足,“视点”编辑增加了阅读提示语:精心地从新闻中提炼出一些可以简明扼要地交待专题内容的词句置于栏题边,用以提示读者。如2006年4月25日关于换脸的专题,栏题《换脸手术:改变的不光是面子》,点明了换脸的深层意义,而提示语“继法国妇女伊莎贝尔之后,来自中国云南的傈僳族青年李国兴成为世界上第二位换脸人。近两年来,李国兴的生活因为一张脸的破损和修复而一波三折,他所感受到的爱心和他所经历的大悲大喜本身也在昭示着换脸手术可能带给人类的意义”更是点明专题的基本内容,有利于吸引读者阅读。栏题与提示语的提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新闻内容的品位和版面魅力。 三、包装好内容愉悦读者
版面是报纸的脸面,报纸的包装就是对版面元素的有序安排,帮助和吸引读者阅读。好的版面设计,就是要表现出版面上各构成元素间和谐的比例关系,调度好版面元素是愉悦读者的基础。
在传媒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报纸更强调版式设计的视觉效果,通过视觉效果来放大新闻内容。“视点”的版式设计坚持“图文并重”的理念,以图片和标题引领着新闻,用图片和标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视点”的版式设计的第一要务就是优先考虑栏题的位置。栏题是引导读者阅读的,其字号和字体都是版面上最突出的。从版面的角度说,栏题就是读者阅读的第一个入口,要把入口放在合适显眼的位置。人们阅读习惯是由上到下,从左到右。相对显眼的位置在版面的上方,或者左上方。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一个版面有两个专题的话,一个专题的栏题可以置于左上方,另一专题的栏题则可置于右下方,起到相互呼应并使版面达到平衡的效果。
图片是版面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元素,直接决定版面的视觉效果。“视点”除了运用新闻图片外,还大量采用了图表、漫画等视觉符号,让读者从“易读速读”到“悦读”,进而欣赏版面。从实践来看,图片运用的最佳效果就是要使栏题与图片处理形成互相呼应。2006年5月16日的专题,栏题是《起起落落:人民币汇率破“8”》,主图是一幅图表,反映的是自2005年7月21日至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汇率起落的过程,图表呼应了栏题,突出了专题。
当然,好的版式,仅处理好栏题和图片也是不够的。还须对版面上的文字如何布局,如何画线,如何留白等进行有序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版面愉悦读者。
(编辑:王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