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楚天金报>>天天财经>>本页
站内检索:

化妆品零售巨头莎莎将登陆武汉 陆续打击冒用商家
(2007-03-02 07:42:35) 荆楚网-楚天金报

名头太响,仿冒者多,每年向内地发出300封“打假”律师函,未来几年——

化妆品零售巨头将登陆武汉

记者李芳实习生周明

对于爱美的武汉女性来说,去香港这个购物天堂,少不了购买化妆品,而“莎莎”成了她们的必去之处。“莎莎的商品选择余地太多了,仅洗发水就有近百个品牌可选择。”这是一名武汉女白领眼中的“莎莎”。

“莎莎”为什么如此有魅力呢?2月6日,楚天金报记者与国内媒体同行一起,来到莎莎香港总部,近距离感受这一创造美丽神话的企业。

内地顾客成大主顾

每12秒卖出一瓶香水,每10秒就卖出一支唇膏……这些销售纪录的保持者,由莎莎的创始人——莎莎董事局主席郭少明和夫人创造。

郭少明说,1978年,太太郭罗桂珍在香港铜锣湾花2万元租金,租了一个铺位卖化妆品。因生意火爆,郭少明辞去公职,专心打理这个创新的零售业态——化妆品连锁店。

1997年,莎莎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目前市值已达37亿元港币,连锁店达到81家。其庞大的销售网络,使之成为全亚洲最大的化妆品零售商。

让人目不暇接的化妆品品牌,花样繁多的促销活动,再加上价格上的优势,莎莎成了内地消费者购买化妆品的首选地。

武汉市民王小姐,每年都会去莎莎采购一年所需的化妆品。她说,进了莎莎,就会拿起购物篮在全开架式销售的化妆品货架上选购,“感觉很随意”。

“莎莎每年的销售额中,约50%是由内地顾客消费的。”郭少明证实。

根据莎莎公布的2006-2007年中期业绩,营业额为13.40亿元,郭少明表示,业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开放“自由行”的城市日益增多,内地人来香港更方便了。

五年内将在汉开店

由于莎莎名气太响,国内各地都出现了打着“莎莎”名号的化妆品店,对此,郭少明称,每年,莎莎的律师都会向国内各地发出300多封律师函,要求停止侵权行为。

“目前,在内地,我们只进入了上海。”郭少明说,2006年,莎莎进入内地,上海成为其第一站,而且迅速发展到了5家店。

郭少明称,到2011年,莎莎在内地开店数量将达到100家,武汉市肯定在其中。

发表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