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水务局昨日公布,由于降水减少等原因,2006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下降一半以上。 据了解,去年,武汉市年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均呈下降趋势,过境水量也下降近三成,全市水资源总量22.35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52.7%。 其中,降水量大幅下降是重要原因。统计资料显示,自2002年以来,武汉市降水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05年、2006年武汉市的降水量均低于多年均值。去年我市的平均降水量为2000年以来最低值,仅为872.5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29.2%,属特枯年份。
降水量的下降直接导致武汉市地表水资源减少,去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比2005年偏少43.1%,比多年平均值偏少55.8%。
另外,去年长江、汉江过境水量也呈下降趋势,全市过境水总量比2005年偏少28.5%。
武汉湖泊水有点脏
记者昨从武汉市水务局获悉,我市江河、地下水、港渠水、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稳定,但湖泊水质不容乐观。
据了解,武汉市江河水质较好,但湖泊水质问题较大。去年对62个主要湖泊监测结果显示,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标准的的湖泊仅8个,水质劣于Ⅳ类的湖泊有39个,占监测湖泊数62.9%。影响湖泊水质的主要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石油类、氨氮、总磷、总氮。
近半受访者认为无须节水
“对于用过的水你一般会如何处理?你洗漱时习惯是怎样?”昨日是“世界水日”,也是“中国水周”第一天,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弘禹学社的40多名学生走上武昌街头,对市民的用水习惯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接受采访者认为武汉水资源丰富,无须节水。
昨日下午1时,弘禹学社40多名学生分为4个小组,在武昌水果湖附近、劝业场、广埠屯和亚贸四个地段随机采访了50多个市民。调查结果表明,近一半的问及者认为武汉地区水资源丰富,无须大力提倡节水;八成市民洗漱时都习惯一直开着水龙头。
这次调查小组的学生负责人曹登峰说,看到市民们节水意识还是相当淡薄的,大家心里都很担忧,“江城现在不缺水,只恐怕未来江城无江。”
◆相关新闻
千湖之省仅剩460余座湖泊 湖北省人均水资源接近严重缺水警戒线
素有“千湖之省”之称的湖北,现仅剩460余座湖泊。昨日,省水利厅副厅长郭志高表示,湖北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13立方米,只占全国人均占有量的73%,接近国际公认的人均1700立方米严重缺水警戒线。
昨日,在《征收水资源费》新闻发布会上,郭志高说,湖北一向被认为水资源丰富,实际上绝大部分是过境客水(流经本地的外省来水),无法利用或不合理开发利用。加上水资源分布不均,湖北实际上是一个严重缺水的省份。
据了解,目前,湖北省有近3000万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其中1609万人已被列入国家安全饮用水规划。
郭志高表示,由于过度修建农田水利建设,围湖造田、环境污染等原因,湖北省大量湖泊正在逐步萎缩或消亡。目前,全省剩余湖泊仅460多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