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湖北>>财经>>本页
站内检索:

襄樊香麻油市场鱼目混珠 调和问题多散装质量差
(2007-03-31 07:54:09)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李剑军、通讯员李晓龙)抽查了17批次的“调和油”,只有6批次麻油含量与标签标志相符;标明出售“纯正麻油”的10家门店,有8家名不副实,有一家店麻油含量仅为20%。

3月29日,襄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的香麻油质量抽查结果显示:该市香麻油市场鱼目混珠,尤其是调和油问题多多,门店散装麻油质量差。

此次抽查,襄樊市质监局共抽取了市区范围内17个大中小型超市的36批次麻油产品,其中明示纯麻油的产品19批次,合格率为73.7%,较去年上升23.7个百分点。宜城市奥天食用油厂生产的“奥天”黑芝麻油和湖北襄阳王文吉油厂生产的“文吉”香麻油中,麻油含量均只有30%。

与纯麻油质量好转相比,企业明示掺入其他植物油的麻油产品(俗称调和油)问题明显较多。在抽查的17批次调和油中,产品一般冠以“麻油王”、“香麻油”等称谓,混淆视听;配料表标注不规范,一般标注是“芝麻油、植物油”,多数产品未按国家标准明示是哪种植物油;按国家标准,调和油中麻油的含量应≥50%,但近2/3的抽检产品未达标。其中成都正味轩食品厂生产的“九九正味”小磨香油,实测麻油含量竟为零。

 [链接]

何日再飘香

记者 李剑军 通讯员 李晓龙

襄樊是我国芝麻三大产地之一,所产芝麻品质好,出油率在43%左右,榨出的麻油色棕红、味香浓,成为古城一大土特产。

上世纪90年代,襄樊油厂所产的“襄岘”牌麻油几乎垄断了整个华东市场,还远销日韩欧美。

忆往昔,香醇浓郁的襄樊麻油曾是百姓餐桌上的一道风景,也曾是古城一张靓丽的名片。但如今,“襄樊麻油”却在大浪淘沙中处境堪忧。

随着近两年襄樊麻油龙头企业襄樊油厂的停产与改制,曾风光无限的“襄岘”麻油已从市面上消失,“金龙鱼”、“太太乐”、“福达坊”等外地品牌基本占领襄樊大小超市,正宗的本地产麻油早已芳踪难觅,只有“水镜庄”、“香芝源”等少数几个品牌撑着。

“食用油消费结构的巨变,是导致襄樊麻油衰落的重要外因。”襄樊市质监局有关人士分析,自1999年起色拉油在食用油市场闪亮登场后,大豆油、花生油等成为烹饪的主要用油,而中高端的市场则被玉米油、橄榄油等具有特殊功效的油类占据,麻油因其浓郁的香味、厚重的色泽,逐渐从烹饪用油变成了调味品。

一项抽样调查显示,襄樊城区80%的市民表示现在不用麻油炒菜。另有20%的市民称,购买其他食用油后,会勾兑30%左右的麻油炒菜。

与其他植物油相比,麻油的生产成本和价格奇高。每公斤麻油定价20元才能保本,高出普通色拉油一倍以上,无疑大大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除消费结构的巨变外,非洲芝麻的大量进口也对麻油行业造成极大冲击。据业内人士介绍,非洲芝麻虽没国内芝麻品质高,但产量大,出油成本低。

这些原因造成麻油市场份额的大幅下降,襄樊麻油更是雪上加霜。襄樊九康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萍无奈地说,由于市场份额小,许多麻油企业无力支付超市高昂的进店费,只好找经销商代理。经销商为降低成本,则会集中不同品类的食品一起销售,从而对麻油品牌的推广相当不利。现在麻油企业找经销商都很难。

香喷喷的麻油,真的成了鸡肋吗?“在各类植物油中,麻油的营养、保健价值名列前茅,仍有相当大的市场开发潜力。”我省最大的麻油生产企业、地处宜城的湖北新丰粮油土特产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龚家宽说,除食用价值外,麻油还有美容、乌发、降压、润肠等多种功效。近几年,该公司麻油产品不仅打进深圳沃尔玛、北京、武汉等地,还深受海外华人欢迎,每年都向香港、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300多万美元。

在龚家宽看来,襄樊出产的芝麻品质很好、原料供应充足,本地麻油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扩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据统计,襄樊市现有麻油生产点280家左右,但95%左右属小作坊式生产,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仅十几家。

同时,还必须着力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全国一流品牌。目前,襄樊一些品牌在成长,如“香芝源”、“水镜庄”、“岘山”等,但品牌知名度仅局限于本地,宣传推广力度远远不够,离“金龙鱼”、“鲁花”等国内名牌相差甚远,今后须下大力气强化品牌包装与推广。“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襄樊麻油,期待再飘香!

发表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