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楚天金报>>财富金刊>>本页
站内检索:

“最牛钉子户”两年半三方博弈
(2007-04-02 10:05:44)

一夜春雨过后,工地一片泥泞。下午四点,吴苹再次来到工地。自从3月22日进入法院执行程序后,每天下午她都会来到这里,召开“媒体见面会”。

在一片20米深的工地中,一栋二层小楼宛如一座孤岛茕茕孑立。门匾上,“老味铁匠火锅”的字样依稀可见。紧闭的卷闸门右边,九龙坡区房地产管理局今年1月5日张贴的听证会通知赫然在目。

3月19日,九龙坡区法院的一纸裁决,这栋原属吴苹一家所有的孤楼被通知将进入强制拆迁程序。

此前,吴苹一家因与拆迁方对峙两年半之久,被万千网民称作“最牛钉子户”。

3月28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强拆日”已过6天,但孤楼依然挺立。一场关于户主、开发商、房管局的三方博弈,依然持续着。

鹤兴路17号

紧靠重庆五大商圈之一的杨家坪步行街,鹤兴路地处当地的商业核心地段,有“好吃一条街”之称。1993年,重庆南隆与政府签订协议,拿下该片区的旧城改造项目。

2004年,重庆南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南隆)与重庆智润置业有限公司(下称重庆智润)签署联建协议,后来,重庆正升置业有限公司(下称重庆正升)加入,成为该项目法人。重庆智润正是重庆正升的股东之一。

当年9月4日是动迁首日,“前一天晚上,天下着雨,但很多人冒雨排队挑选房号。”吴苹一家没有加入这个行列。“评估价格太低了,所以我们根本没有考虑过货币补偿。我们要求还房。”吴苹的房子在鹤兴路的中段,是一个不错的位置,按照当时补充标准,能领到247万元的货币补偿。

之后,由于开发商一直不同意实物安置,双方没有正式协商。

2005年9月6日,吴苹等10多户留守居民意外收到一份九龙坡区房管局的行政裁决,要求他们搬离房屋。居民们认为开发商伪造协商记录,部分居民前往房管局询问。

“经过调查核实,被拆迁户反映协商不充分,认为双方有协商余地,所以终止了这份行政裁决。”九龙坡区房管局拆迁科科长任忠萍说,当天下午,这份裁决就被终止。

之后,部分居民接受了开发商的货币安置。整个鹤兴路上,只剩下了吴苹一家。

从去年9月14日到今年2月9日,吴苹和开发商三次协商。

第一次协商,吴苹除提出在原拆迁范围内还营业房,“一楼还一楼,二楼还二楼,朝向不变,左右均可”,还提出两项共计500余万元的赔偿。

开发商则提出了货币安置和实物安置两种方式。其中,杨武(吴苹丈夫)的房屋按评估方案估价为250万元,开发公司同意按350万元给予补偿。

由于分歧较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2006年9月18日,双方进行第二次协商。此次吴苹追加补偿屋内被盗物品价值12万元等八项要求,并尽早提供相同面积过渡门面等。

“这里面我们觉得有些要求很无理,比如房屋被盗损失。我们还没有签署安置协议,没有替他们看护私人财产的义务,怎么能够让我们做出补偿呢?”重庆正升开发部经理王伟说,双方此次又未达成共识。

今年2月9日,双方开始第三次协商。此轮协商,开发商对吴苹的要求进行了一一回应,并定下了相关补偿框架。

在这份协议上,开发商提供了拆迁红线内同样大小的临街门面与二层,同时针对吴苹在三次协商中提出的要求提供72万元的赔偿;而吴苹需要支付的,是新房与旧房之间不到70万元的差价。

“也就是说,不用掏一分钱,她就可以拿到新的临街营业房,但最后关头她还是没有签字。”王伟说。

失去的信任

吴苹没有签字的原因是,2月25日,对方告知吴苹,开发商之一的重庆南隆不能盖章。“我说可以等,结果过了三天,还是不行。”3月2日,王伟说,不能盖章的原因是因为南隆老总患病在床无法往返,章在广州,为了尽快签订协议,在吴苹的要求下,他们写了南隆老总因病无法盖章的证明。

3月27日,重庆南隆办公室,其工作人员对记者称,虽然该公司老总生病在外,但公章一直就在重庆。

“你想,谈了两年多时间,疲惫不堪,既然谈得不容易,对方好不容易同意了协议,送章还要过程,我们就想着抓紧时间签下来,所以写了这份证明。”王伟说。

拿到证明后,吴苹仍然拒绝签字。“我当时说,老总生病没法盖章,我可以去看他。也可以打电话,但对方也不能提供,这不能不让我怀疑有假。”3月2日当天,九龙坡法院工作人员也来到双方协商的九龙坡区房管局,并送来先予执行的通知。

这时候,吴苹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因为,她认为自己接受协商的前提是对方承诺没有进入司法程序。

至此,三方之间已失去信任。吴苹直言,对方很难让人相信。

她说,看不到三个老总,公章有可能是假的;没有身份证,“人也可能克隆嘛。”而在王伟看来,他同样对吴苹失去了信心,“谈了不下30余次了,在最后一刻都能变化,现在已没有信心谈下去。”“怕了,怕了,我真是怕了她。”作为该项目拆迁负责人,王伟经历了整个协商过程:“好像感觉我们很弱势,她要和谁谈,什么时候谈,她说了算。有时候约好了,又联系不上。”而九龙坡区房管局拆迁科科长任忠萍更是称,因为吴苹“变来变去”,在沟通过程中,她曾装了一部录音电话:“专门为她装的。”

背后的开发商们

在这场漫长的博弈战中,三位开发商中出面者仅有重庆正升,而作为项目初始拥有者,重庆南隆的面目一直笼罩在神秘面纱之下。

3月27日,记者循指引来到重庆珠江花园富渝园7楼,这里是重庆南隆2003年买下的办公用房。办公室内,仅有三人办公。工作人员说,负责人外出不在。

工商登记资料表明,重庆南隆1992年12月19日核准注册,为外商独资,注册资本3800万港币,董事长为林明哲。

一个细节是,在南隆工商登记生效前的1992年11月17日,该公司便已经重庆市规划局批准,获得了九龙坡区杨家坪鹤兴路片区旧城改造工程。

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在1993年至2004年长达11年的时间里,南隆公司并未启动该项目。在此期间,南隆曾因资金原因造成营业执照年检迟延,并经过一场官司才重新拿回开发权。

工商资料内一份《情况说明》表明,由于不能提供完整验资报告,南隆公司2004年年检因故迟延。

也就是说,在登记注册12年后,注册资金仍未到位。重庆市工商局2004年2月一度下发通知称,逾期不缴清出资,将吊销该公司。

而另一场官司则差点让南隆公司失去这个项目。2000年1月5日,重庆市房地局以地块一直闲置为由,作出收回该宗土地使用权决定。

后经市高院终审判决,南隆才重获该旧城改造项目。

事实上,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屡闻相关开发商具有深厚背景传言,记者曾就此向九龙坡区房管局拆迁科科长任忠萍以及重庆正升开发部经理王伟求证,两人对此均坚决否认。

该项目法人与工程质量责任人为重庆正升,据了解,该公司的法人代表曾历任政府要职。

吴苹的“背景”

在高调声明私有产权的同时,吴苹异常小心地保守着关于自己的其他任何情况。网络一度传言,吴苹成为“最牛钉子户”,是因其有后台背景,而吴苹一直否认。

“她只给了一个小灵通号,要是电话关机,就找不到她。”接受采访时,开发商与房管局都曾声称,除鹤兴路17号外,他们甚至不知道吴在重庆的住址,有时候相关文书都无法送达。

记者从吴苹一位老街坊处获悉,吴苹曾是杨家坪百货公司(以下简称杨百)售货员。

3月26日,杨百党委陈书记介绍,吴苹生于1957年,为重庆九龙坡区李家沱枯井湾人,是家中唯一一个女儿,此外有一兄一弟。1975年高中毕业后,家里为她办理了病残留城手续,在家中待业两年。

吴苹曾告诉记者,高中毕业后,有两年时间她曾自学法律以及经济管理课程。

1977年,经过推荐,吴苹有了第一份工作,成为李家沱百货公司下属的马王坪百货商店的一名营业员,主要工作是卖布。4年后,1981年9月,吴进入杨百。

此前吴苹曾对记者称,其父母均是上世纪50年代初重庆第一批干校毕业生,其父亲为老检察官,而其在杨百的一份资料则与此说大相径庭。

1981年吴苹进入杨百时所填资料显示,其父为重庆市种畜厂退休工人,其母则在李家沱饮食服务公司工作。另有两份材料亦证明,其父母的履历中并不包括干校学习和检察系统任职经历。

杨百陈书记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吴苹办理了病休手续,从此不在杨百上班,但人事关系留在这里,也在这里领取病休工资。工会叶主席说,目前吴苹每月工资为650元,扣除相关款项后,每月可领取300多元。每过两三个月,吴苹会前来领取,最近一次是今年春节前几天。

在谈到丈夫时,吴苹只是简单提到,杨武是习武之人,特别忠厚耿直。“他和我是两种性格。”杨武哥哥曾介绍,杨武兄妹8人,杨武是老六。他初中毕业,后来习武,曾获得1987年“渝州武术散打擂台赛”75公斤级的冠军。

(据《新京报》报道)

发表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