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记者 姜远海 通讯员 龚轩 李愿华 谢天平
提要 2003年春,年过半百的胡大荣开始在安陆市第一看守所当监管民警。一晃4年过去了,他不仅于2006年11月被评为公安部“三基”建设先进典型,还通过监管深挖犯罪,先后破获刑事案件37起,其中重特大案22起,抓犯罪嫌疑人11人。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奥妙?日前,记者前往安陆,试图揭开这个谜。

胡大荣每天都要求羁押人员互相打分考评
对羁押人员打分考评
“现在我们对前一天各位的表现进行评估打分。先由5人填,请其他5人面向墙壁站着。”3月31日上午,安陆市第一看守所,胡大荣拿着10张表格走进了9号监室,表上写着评分标准和羁押人员的名字。
胡大荣负责2号、9号监室共19名犯罪嫌疑人的管理,从去年6月开始,他对羁押人员实施每天一考评。考评涉及牢头狱霸行为、生活纪律和劳动学习三大方面共27项,合计100分。考核规定被强制管理人员必须达到一定的分数才能算合格,否则就将在胡大荣的主持下,向同监室的其他羁押人员做出深刻反思。记者发现,考评标准非常细,包括强拿别人食品扣1分,比别人坐得宽睡得宽一次扣半分,要别人按摩捶背一次扣一分,鞋子没有归位一次扣半分等。根据每个强制人员的扣分情况,胡大荣有针对性地实施管教。对表现好扣分少的,胡大荣还自己出钱,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
有名姓黄的盗窃嫌犯,被关进9号监室。进去之前,胡大荣对他进行了例行监规教育,并说明了监室的每天考评制度。但黄以为进了监室就得抖狠,否则自己就将永远抬不起头,一进监室,见里面秩序井然,越发以为这些人都好欺负,他于是装出很跋扈的样子,见人就打骂,同监室的人见状都让着他。第一天过去了,监室开始考评,他一下子被扣了8分。黄某被强制检讨后,这才相信考评制度是动真格的。第三天,经过单独谈心,黄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接着向胡大荣举报了4起销赃案和1起盗窃案件。
记者获悉,这种给羁押人员进行打分考评的管理办法,在湖北尚属首创。今年3月,安陆市第一看守所已开始推广这种考核办法。
“贴身”交流挖大案
深挖犯罪嫌疑人或罪犯的余罪,是监所管理的重要内容。胡大荣的绝招就是“缠”,与羁押人员贴身交流。胡大荣介绍,特别是对那些刚进来的,他们心情还没有稳定,一下子摸不清楚监所的情况,采用这种战术非常有效。
去年10月7日凌晨3时许,9号监室进来一个姓金的少年,从资料上看才15岁。10月6日晚12时许,他携带一把砍刀在街上行走时,被巡警发现,巡警以非法携带管制刀具为由将其控制。金某向巡警交代,他携带刀具在寻找作案目标,并交代10月3日晚他曾伙同他人持刀抢劫了一辆出租车。巡警将金某送到看守所时介绍,金某哥们义气重,不愿意更多地交代。
通过了解案情,胡大荣敏锐地感觉到金某应该还有别的案底,于是“贴”上去同金某谈心。
“你现在才15岁呢,难道你想在这里面呆着?”
金某板着脸,没有说话。
“实际上,如果有立功表现,是可以减轻处罚的……”
两个小时过去了,金某仍不开口。胡大荣并没有放弃:“你说,你这么小的年龄,就在外面这么胡来,难道你父母就不为你担心吗?你也不为你父母考虑一下吗?”金某还是没有说什么,但是嘴唇动了一下。
胡大荣发现了金某的这个动作,觉得对方就要说话了,便趁热打铁:“我也是安陆伏水镇的人,我们两个村子挨着,我认识你爸,按辈份你应该叫我伯伯,我说的话你应该相信。有什么话可以带给你爸爸吗?”
“你不要说了,我什么都说……”在被投进监室4个小时后,金某终于开口说话。
金某交代,他们有一个团伙,经常纠结在一起抢劫出租车或者擂肥。他后来一共交代了12起案件,其中绝大部分他都参与过。
靠这种“缠”劲,四年中,胡大荣先后破获刑事案件37起,其中重特大案22起,抓犯罪嫌疑人11人。
死刑犯的最后一句话
梁某因为杀人,被判处死刑。在等待执行的日子里,他被转送到胡大荣负责管理的监号。根据案卷提供的资料,胡大荣发现梁某是一个“难剃的头”,怎么让梁某平稳地走完最后的时光?胡大荣若有所思。
果然,梁某的脾气十分怪异,只要听到监室的人发出“嘭”的声响,或是提及枪毙、射击等字眼,就会挥舞脚镣手铐一通乱打,还抢夺同号的食物,霸占别人的物品。自知在人间时日不多的他还多次扬言,要拉几个警察一起“上路”。
一番飞扬跋扈之后,梁某又生事端,故意在铺位上大小便,让自己泡在屎尿堆里,把监号弄得臭气熏天。羁押人员纷纷提出换号。胡大荣在众目睽睽之下,挽起袖子,为梁某擦洗身子,除去秽物,还自掏腰包为梁某买来日用品。梁某流下了忏悔的泪水:“我还以为你会处罚我的,没有想到啊”。
“要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啊!”胡大荣抓住时机,经常找梁某谈心。渐渐地,梁某的性格开始发生变化。一次,同监号的一位在押人员生病了,梁某居然主动将自己的面条匀给病号吃。胡大荣发现后,马上在监号里召开表扬会,对梁某进行表扬。
执行死刑的时间到了,梁某在被推上囚车的一瞬间,突然奋力扭转头来,胡大荣和其他管教干警都听到了他那嘶哑的声音:“胡管教,来世我一定会做好人的!”
杀妻自残的人悔悟了
李某是被人用床板抬进看守所的。
他原是某行政机关干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妻子红杏出墙,经多次劝说,依然我行我素。他忍无可忍,决定砍死妻子后自己也不活了。罪恶的计划迅速实施。但他在跳楼自杀时没有摔死,而是摔伤脊椎骨,现在吃喝拉撒全在床上。
进了看守所后,胡大荣主动走上前,帮他换尿布、洗下身、换内衣。同监室的羁押人员扭的扭脖子、捂的捂鼻子,胡大荣说:“我们都是一样的人,虽然他触犯了国家法律。他关押在这里,我们就应该帮助他。”在胡大荣的带动下,大家开始帮助李某了。
每隔几天,胡大荣都按医生写的处方为他上街抓药,李某被羁押在这里8个月时间,胡大荣从不间断。
由于身心均受伤害,李某火气特别大,遇到一点小事便破口大骂。一次,他以同监室在押人员打来的饭不可口为由,一抡胳膊将饭盒摔在地上。饭菜泼了一地,同监室的几个人一气之下都不再理他。胡大荣得知后,逐个找同监室的羁押人员做思想工作,要求他们从人道主义出发帮助这个特殊的人。大伙决定听胡管教的。
大伙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李某的情绪却黯淡了下来,他一连两天不吃饭,想以绝食结束生命。胡大荣又劝他:“你还有个儿子,只要有你在,他就不会成为孤儿。”渐渐地,李某放弃了轻生念头。
当李某的判决书下来时,他已经能下地走动了。离开安陆看守所去监狱服刑时,他紧紧抱住老胡,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