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2007>>富士康>>武汉崛起>>本页
站内检索:
饮料业“四强”改变武汉行业格局
(2007-04-12 17:11:27) 湖北日报

    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年轻人,喝着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或乐百氏的矿泉水,悠闲地走过武汉市最繁华的江汉路。不远的酒吧和餐馆里,8元一瓶的百威啤酒大受欢迎。

    喝的人也许不知道,这些“地球人都知道”的品牌,就在武汉生产,而且是当地行业的“龙头老大”。“上世纪90年代可不是这样。”武汉食品工业协会会长岳以干说,那时“南风”席卷武汉,健力宝和广东产饼干盛行一时,以至武汉人戏称“喝珠江水,吃广东粮”。但当4家世界500强企业入汉建厂后,形势发生了变化。

    1992年,全球最大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了武汉饮料二厂,建起亚洲最大的可口可乐生产基地。

    1996年,全球最大啤酒制造商美国AB公司,收购武汉中德啤酒85%股份,建起其亚洲唯一的生产厂。

    2000年1月,世界名牌饮料企业美国百事可乐公司,在汉建起中国第13家工厂,产能起步就是25万吨。

    法国达能集团2000年退出欧联东啤公司后,进入乐百氏(武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2005年,武汉乐百氏销售额达1.5亿元,其中矿泉水占当地市场前二位,功能型饮料更占80%的市场份额。岳以干感慨地说,4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进入,彻底改变了武汉啤酒、饮料行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武汉当地软饮料企业,在“三乐”进入前,有100多家厂,啤酒企业有5家。现在,当地软饮料企业不到10家,“三乐”占据45%市场。啤酒仅为百威、华润2家,占到近50%市场份额。现在,敢进入武汉建厂的企业,要么是统一、康师傅这样的“大块头”,要么是小而有特色的连锁店,产业分层十分明显。

    上世纪90年代,武汉地区软饮料年产量不过3万多吨。但“三乐”进入后,总产量已近100万吨,税收从不到1000万元增长到1个亿。啤酒产量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30万吨,增加到60多万吨,纳税从1亿元,增加到4亿元。

    10多年前,武汉人喝的主要是碳酸饮料,而且六至七成外地生产。今天,人们可以选择可乐、果汁、矿泉水、茶、加入各种微量元素的功能型饮料,而且六至七成是本地生产。

    见证4家企业的进入过程,岳以干感慨:“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4家公司,家家都有国际一流的生产线,百威武汉工厂的发酵和糖化过程与美国总部联网,随时可见现场情况。今年7月啤酒销售旺季时,百威武汉总经理夏兰武却带家人去休假,他说“管理是靠制度而不是靠人”。可口可乐公司“集中生产主剂,分散灌装饮料”的生产和管理方法,为本土企业提供众多启示。

    与这4家世界500强一同扩展的,还有当地啤酒饮料行业的产业链。可口可乐进入,同时带来了武汉紫江、惠典滨江等4家包装、彩印企业。百威啤酒在汉有17个主要经销商。乐百氏旗下的许多经销商,从最初的夫妻店,发展到颇有规模的企业,承接起其他公司的业务。(记者习少颖)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