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楚天金报>>法律金刊>>本页
站内检索:

女狱警札记
(2007-04-16 14:08:04)

□冯珊

高墙铁网,阻隔了墙内与墙外的世界。从我作为一名监狱警察踏入女子监狱的那刻起,开始的神秘已经不再,我成了一名每天都要穿越高墙的人。墙内,住着一群犯了罪的女人。我的职责,就是对她们执行刑罚和进行教育改造。

而我作为一名执法者,面对的是一群人,虽然她们的灵魂曾经遭受扭曲,但她们仍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与她们相处的这段日子里,发生的许多事情撞击着我的心灵。我无法用法律去洞察情感,更不能用感情去代替执法。

我不知道在对罪犯的管理上,是否有着一种合法合情的方式,但我一直在寻找。从警的路上,我用心感受着身边的每一个生命,用心感受着大墙里的每一个故事。

《监狱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监狱鼓励罪犯自学,经考试合格的,由有关部门发给相应的证书。

4月22日 星期六 晴 自考

春天到了,到处都是花的世界和绿的海洋。即使是在冰冷的铁窗下,春也没有停住她的脚步,而是慷慨地点缀着这里的每方土地。空旷寂静的操场上,五星红旗在阳光里飞扬,偶有几个女犯从身边走过,她们剪着一样的短发,穿着一样的衣服,迈着一样整齐的步伐。眼前的一切都让我误以为这是一所女子学校,而不是监狱。事实上,它也确是一座学校,一座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特殊学校。

23岁的青青今天将要赶赴考场参加自考,为了这场考试,她准备了很久。临行前,她很紧张,神情凝重。我告诉她要放松自己,轻装上阵,不管结果好坏,只要尽自己努力就好。她给了我一个甜甜的微笑,便踏上了驶往监狱特定考场的专车。

许多人就是因为平时不注重小节,才铸成千古之恨。青青的入狱,也正缘起一件小事。青青喜欢上网,并在网上认识一个男友,他的甜言蜜语和风趣幽默掳掠了青青的芳心。他们约在一家酒店见面,可现实与理想总是差得太远,面对这个矮小丑陋的男人,青青觉得自己受到了愚弄和欺骗,一赌气,决心要报复他。于是乘他不注意之际,将自己晚上服用的安定片放入他的茶杯,看着他沉沉睡去,青青顺手将他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带走。正当青青沉浸在自己的“战绩”中时,呼啸的警车带走了她的快乐、她的自由,还有她的青春年华。

入狱后,在警官的耐心教育下,青青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也懂得知识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监狱中的青青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消沉悲观,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把刑期当作学期,勤奋努力,刻苦学习,走上了一条寻求知识的道路。

明媚的阳光透过冰冷的铁窗照进监舍,我仿佛看到了端坐考场的青青,正在奋笔疾书,她要用知识去填补青春岁月中的那段缺憾。

我不知道青青能否坚持下去,但我深深地祝福她,能顺利通过今天的考试,能沿着这条求知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监狱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罪犯有打架斗殴等破坏监管秩序情形的,监狱可以给予警告、记过或者禁闭。

5月10日 星期三 雨 禁闭

雨下了那么久,天空始终阴沉着脸。我撑着伞走在上班的路上。

监区的上班时间,毫无规律可循,因为从女犯起床开始,到她们进入梦乡,我们都要全天候“陪护”她们。所以,这里的警官上班被分为三个班次,轮流上岗。

整整一个下午,我都在工场巡逻。半小时一次的清点人数,零星工具的发放登记,紧急情况的应对处理,感觉自己像是被上了发条的闹钟,一刻也停不下来。

回到监舍,时钟已指向傍晚六点。监管室打来电话,让我给关在禁闭室的秋子送晚饭。

秋子有着好听的名字,却是一个野蛮的女人,是监区有名的顽危犯之一,个性嚣张,脾气暴躁。入狱近一年了,还是我行我素,无视监规纪律。那天在工场劳动时,秋子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同监犯发生口角,她伸手就给了对方一个巴掌。一时的冲动,换来的是五天禁闭。

来到女监一个多月了,这是我第一次到禁闭室。几间独立的水泥平房,孤零零地矗立在两幢工场大楼的中间。一扇铁门,一把铁锁,一眼天窗,不仅隔离了外面的一切,也隔离了与监内其他女犯的集体生活,使它成了一座“监狱中的监狱”。

走进这座“小小监狱”,中间是一条走廊,两边各有两间禁闭室,而秋子被关在靠右边的监室里。小小的空间,三面都是高高的水泥墙,另一面是冰冷的铁栅栏,紧邻着一个小天井,天井上方铁网密布。秋子能看到的,也就是天井上方那片被铁丝网所支解了的破碎的天空。此时,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雨,因为铁栅栏的通透,风和雨便无情地往室里钻,我不禁感到丝丝寒冷。

打开锁,拉开铁栅栏,秋子蜷缩在床的角落里,全然没了打人时的那种神气。我把晚餐递给她,她有些迫不急待地打开饭盒。在禁闭室里,秋子的情绪不再激动。我问她,有没有好好反思过自己打人的行为?秋子只是低着头,默不作声。我又劝慰她:遇事不能太冲动,在冲动之前,花上几分钟静思一下,要学会“冷处理”。如果当初你能多思考几分钟,也不用花几天的时间关在这里静思反过。受处罚,关禁闭固然令人遗憾,重要的是要认识自己的过错,并切实地加以改正。吃一堑,长一智,希望你能以此为鉴,好好地把握今后的日子。

此时,监舍又打电话来,让我带部分罪犯去上家政课,我不得不结束与秋子的谈话,锁上铁门,向监舍走去。监狱民警的步履总是匆匆太匆匆。我不知道秋子被关禁闭的滋味如何,但我知道了惩罚的后果。法律是无情的,真希望她们不要一错再错。

晚上9时40分,忙忙碌碌的一天终于结束了,我换下警服,走出大墙,沉沉的夜色立刻将我包围。黑黑的夜幕里,又想起那个禁闭室,感觉很冷。但想到家里还有一盏舒适温暖的灯光在等候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监狱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可以与他人通信,但是来往信件应当经过监狱检查。监狱出现有碍罪犯改造内容的信件,可以扣留。

5月26日 星期五 晴 读信

今天是个收信的日子,我像往常一样从403#信箱内取出信件,一封封地查看、登记。信看得多了,初次阅信的那种好奇心和新鲜感也渐渐地消失。打开信笺,都是不变的问候和不变的思念,还有些许鼓励的话语。

这是一条联系着墙内和墙外的绿色通道,小小的信件寄托着亲人和朋友们最朴素的情感。我例行公事,把守着这绿色通道上最后的关口。家信虽然不是锦绣的文章,却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爱,信中写满了丈夫的思念、手足的深情和父母的牵挂。是的,不管身在何方,亲情总是不离不弃,在黑暗迷茫中散发着爱和希望的光芒。

但亲情于蒋某却是个例外,来到监狱近三年,没有人来看她,也没人给她写信汇款。她从小父母双亡,虽然结了婚,有了孩子,但自从进了监狱以后就如一片孤零的树叶,掉在一个被亲人遗忘的角落。即使是快要刑满释放,也找不到蒋某脸上的笑容,只有孤独伴着她,一天又一天。对于未来,蒋某没有信心,她背叛了家庭,家庭已彻底地将她排斥在外,没有了家,出去以后她不知该何去何从。

每次我总是劝慰她,要看到希望,当上帝关闭了所有的门,他还会为我们留下一扇窗。我告诉她,为了儿子,一定要勇敢地走下去,出了监狱,尽一些母亲的责任,补偿一个孩子曾经失去的母爱。

可是,当我读完手中这封写给蒋某的来信,心中却充满了伤感。信是她表妹写给她的,信中说自从蒋某进了监狱后,她儿子小虎就失踪了。作为孩子的姨她一直在寻找小虎的下落,可始终没有找到。三个月前一个同乡人带话说,小虎早在2004年就死在N市的一家旅馆里,她不知是否该把这个消息告诉蒋某。犹豫许久,觉得作为一个母亲有权知道自己孩子的下落,所以提笔写信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她。

这是蒋某入狱后收到的第一封信,带来的却是如此惨痛而令人心碎的消息,我无法想象蒋某看到信后会怎样地伤心,无法想象面对真相蒋某那双绝望的眼神。我总是给远离亲情的她讲述爱和希望,企图用这些来唤回她枯萎的心田。可是现在,我再也不能用这种希望去劝慰她了。

再过几天,蒋某就要出狱,为了让她开开心心地度过在监狱里最后的日子,我决定暂时压下这封信。为了稳定蒋某的情绪,我没有选择。只有在心底深处,默默地为她祈祷,希望出去以后的她,能坚强地面对所发生的一切,坚强地面对明天,面对未来。

蒋某喜欢写日记,曾请求我在她日记本的扉页上,给她写上几句鼓励的话语。

命运是如此的多舛,如此的难以预料,经过监狱的磨炼,蒋某是否能承受生活中的苦难?我不敢再往下想,翻开特意为她准备的一个新的日记本,在第一页上郑重地写下:即使上帝关起了所有的门和窗,我们依旧能找到新的希望。未来的路途,不管有多远多累,我们都要勇敢地走下去,也只有走下去,才会发现更多的美好,才能找到属于生命本身的意义。

这是我为蒋某出监准备的小小礼物,我相信:总有一天蒋某会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监狱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罪犯服刑期满,监狱应当按期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书。

6月5日 星期一 小雨 回归

淅沥的小雨将初夏的热浪冲散,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味道。岁月在不停的上班和下班中匆匆流逝,昨天、今天和明天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今天对服刑人员小露来说,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从踏进监狱的那天起,小露就日思夜想着这一天的到来,高墙铁网关不住她那颗渴望自由的心,今天就是她获得自由的日子。

五年前的小露,还是一个19岁的花季少女,正值读高中二年级。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结识了几个社会上的朋友,朋友很热情,常带她去夜总会和娱乐城开眼界,在朋友的带领下,小露一次次地跟着他们混迹在深夜城市的各个角落,终于有一天她染上了毒瘾。当白色的毒魔紧紧地缠绕她,朋友开始让她去贩毒,就这样小露走上了以贩养吸的道路,同时也陷入了罪恶的深渊。

小露因为贩毒罪,被判有期徒刑六年。小露脸上一行行悔恨的泪水,溢满了初进监狱的岁月。

冬去春来,转眼五年过去了。警官耐心的教导和精心的呵护让小露感受到了未曾有过的温暖。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含辛茹苦将她拉扯大。但母亲的严厉和不苟言笑让小露心生畏惧,同时也滋长了她的叛逆和任性,在小露的眼里,母亲的爱犹如一座“冷山”。而监狱警官无微不至的关切让她体会到另外一种爱,这种爱,比自己的母爱更亲切、更温馨。渐渐地小露先前那种张扬、倔强、急躁的脾性不见了。在劳动上她踏实肯干,在学习上她勤奋进步,在思想上她积极进取,由于表现良好,小露获得了一年的减刑。

遗憾的是,小露的入狱给这位正直的母亲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尽管我们多次与她母亲联系,但倔强的母亲总觉得小露给自己一家蒙上了耻辱,不肯来见她。每次小露打亲情电话回家,收到的也是只言片语。直到今天小露出狱,也不见她母亲的身影。

我送小露走出监狱的大门,路上我告诉她:要关上身后的门,走好今后的路,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幸福美好的明天。小露连连点头,努力抑制着眼中闪烁的泪花。在门岗处,办理了出监登记手续,随后我将释放证明书交到小露手中。小露却一脸无助地望着我,带着些许茫然和恐惧。

大街上的车子和行人似水般流淌着,小露却不知道该往哪里走。我不忍看着她徘徊在陌生的街头,将她送到附近的车站。远远地,车子来了,我示意小露上车,她向我挥挥手,轻轻地说了声:“再见!”很多人和她上了同一辆车,但没有人知道,这个女孩刚刚从监狱里出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