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胡蔓、实习生陈仪)明明有大量市场需求,为何却难觅踪影?“利润微薄,驱走了这些廉价老药。”昨日,业内人士揭开了其中秘密。 汉深大药房董事长叶柏森说,这些老药的利润非常低,使得许多药店不愿销售。如香莲丸,每瓶进价1.62元,而售价只有1.7元;去痛片每板(20片)进价0.6元,售价0.8元。廉价老药利润如此之低,再摊入人工、房租、水电等,药店肯定是贴本的。 这些药在医院药房里同样不受欢迎。根据有关政策,医院销售药品,可按进价顺加15%,作为对医院的补偿。药价越高,补偿越大。“现在,医院的收入一半来自药品销售。在‘以药养医’的体制下,医院显然没有经营廉价药的积极性。”一位大型医院药剂科负责人直言不讳。 在廉价老药被“淘汰出局”的同时,其升级换代的“兄弟姐妹”粉墨登场。 老百姓大药房湖北地区总经理周勇说,一旦改头换面变成“新药”,价格就翻番。核心成分为青霉素的一种感冒药针剂,成本仅0.6元,加入一点其他成分后,价格狂飙到100多元;主要成分为氟哌酸的一种药,成本不过几元钱,换个包装,就变成100多元一盒的新药。 由于利润空间小,且在渠道上受阻,部分曾经风光的廉价老药市场份额明显萎缩。十几年前普遍应用于临床、每支只要2元的特效药———复方磺胺甲唑注射针剂,而今已一剂难求。 面对窘境,廉价老药“呋喃妥因肠溶片”的生产厂家———山西临汾一家药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呋喃妥因肠溶片”出厂价在0.95元左右,属于超低价位的普药系列,现在只能勉强维持生产。“如果任由廉价老药退市、甚至停产,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将更加突出。”业内人士对此不无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