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专题>>2007>>富士康>>武汉崛起>>本页
站内检索:
[中部崛起话武汉反思篇]江城:在寻找自我中崛起
(2005-05-29 07:13:27)

荆楚网(楚天金报)记者 叶子 丁玥 实习生 林璇 报道:

从排名老三到迷失自我

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曾经拥有过许多辉煌。但是后来她为什么落后了?在中部崛起的号角下,它发展的优势又在哪里?楚天金报记者在采写“中部崛起话武汉”的过程中,也一次又一次地触及到这些话题。

资料显示:武汉,经济实力在全国城市中的最高排名是第三,那是新中国刚成立时,仅排在上海和广州之后。

1982年,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武汉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净产值、工业固定资产与实现的利税额,均居第四位。

然而,这一座襟江达海的大都市,在随后20多年的历史演进中,却渐失耀眼光彩。

2002年,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武汉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数滑落至第十四位,排列在青岛和宁波之后。

“堂堂大武汉,赶不上苏南一个中等城市。”诸如此类的冷言冷语,让武汉人实实在在地感到了汗颜。

一时间,“武汉在哪里”的诘问,也一遍又一遍地敲击着武汉人敏感的心灵。武汉优势仍“全球瞩目”

武汉虽然一度迷失方向,但其优势是全球瞩目的。

1999年美国《地理杂志》预言:未来20至30年间,武汉将成为全球“十大超级城市”之一。作者、未来学家麦金利·康韦的依据是,武汉有着丰富的淡水资源、广阔的市场腹地和雄厚的科教实力。

回顾历史,重新审视,武汉人拿起了自我解剖的手术刀,开始了对自身定位的大反思。

最先提出这一问题的,是市长李宪生。他认为,雄厚的工业基础,便捷的交通通信,活跃的商业贸易,发达的科学教育,是武汉作为战略“支点”的资本。

同样,武汉的比较优势不可低估。论市场,武汉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位;论人才,武汉的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论工业基础,武汉的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和钢材制造业在全国名列前3位;论商务成本,武汉的普通住宅价格仅为上海的1/3,豪宅价格仅为1/4,劳动力成本则不到上海的1/3。

当中部崛起战略走上前台,武汉人把呼声变成行动。

去年7月,武汉市委十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以加快武汉发展、促进中部崛起为目标,突出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区级\(域\经济。中部崛起蓝图初现

承受着巨大压力的武汉,已抛掉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和口号,扎扎实实地练内功、强筋骨、打基础,并暗自追赶沿海部分先进城市。

武汉曾为“荷花”、“莺歌”、“希岛”等一批家电品牌的沉寂而扼腕叹息;如今,以海尔、美的、TCL等为代表的新家电产业群,又在武汉崛起。“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武汉要做全国、全世界的制造工厂。”

与此同时,一个大力提升武汉在中部地区的金融商贸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科教中心、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促进武汉成为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的蓝图正在规划中。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老”武汉正焕发着勃勃生机,一个中部“龙头”的武汉正同中部一起崛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