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前哨>>2007新闻前哨>>4月>>本页
站内检索:
“三贴近”提升公信力 ……………张晓峰 蔡华东 陈剑文(5)
(2007-04-16 09:10:31)

——以湖北日报“三大战役”报道为例

张晓峰 蔡华东 陈剑文(湖北日报报业集团 430077)

 

【编者的话】湖北日报开展的“记者走基层”活动,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和各方好评,中央领导同志要求,对湖北日报这样深入基层采访,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新闻工作者的经验,要综合起来予以公开报道。2月以来,中宣部《新闻阅评》发表了《坚持“三贴近” 亲近老百姓 湖北日报“记者走基层”专栏受欢迎》的文章;新华社播发了肯定这项活动的通讯《贴近人民才能不忘人民》;人民日报发表了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的文章《贴近些,再贴近些》;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记者走基层 贴近百姓心》作了报道。

此文对“记者走基层”等“三贴近”系列报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作了深入探讨,现予刊发。

公信力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对于媒介公信力的指标测量体系,学界有多种声音,但主调仍不出离五个标准,即公平、无偏见、报道完整、正确、可信赖。

在由传统党报向主流政经大报的转型中,湖北日报作出了“责任造就公信力”的宣示,将“公信力”作为核心价值诉求。围绕上述五个标准,报社通过数次“务虚”,拓清思路,初步完成了公信力的理论建构,对公信力的内涵作了进一步延展:“公信力就是公众对媒介的信任指数”;“公信力是最有价值的品牌”、“凝聚注意力才能产生公信力”、“以亲和力增强公信力”等等,并从创新、社会担当、职业道德、宣传艺术等多个侧面,丰富和完善公信力概念。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相比以往,湖北日报更注重运用公众立场、报道平衡、权威信源、多信源等手段。尤其是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下功夫,使新闻从报道从内容到形式、从手法到理念产生了诸多可喜的变化,更逼近本质真实,更具人文关怀,更活泼灵动,以点滴的累积对报纸的公信力作一步步的提升。

从《荣辱观的生活解读》、《记者走基层》、2007年省“两会”宣传三大战役报道中,我们也许可以窥其一斑。

以日常生活为视角解读观念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具有丰富意指、体现为“八荣八耻”的观念群组,基于它的重要性、导向性,党报理所当然应该运用多种手法进行多层次多侧面阐释。

从去年8月12日起,《湖北日报》推出了《荣辱观的生活解读》系列报道,摒弃大而化之的空泛说教,以身边人、身边事为素材,对“形而上”的价值体系作平实的、“形而下”的解读,可谓独辟蹊径。

这组报道由总编辑江作苏牵头,精心策划方案,力图透过日常生活的视角,对9位先进典型人物进行审视。他们包括地下管道疏捞工刘玉梅、汽车装配大王王涛、诚信菜商兰贵娥、公交车节油大王王静、站马路的交警钟宏祥等。

9位主人公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却为人们所熟知、敬仰、信赖。在他们身上,蕴含了巨大的反差:他们秉持的价值观是社会认可的、倡导的,并由此获得了鲜花、掌声和荣誉;但他们的日常生活却是平凡的、平淡的、艰辛的、琐屑的。以疏捞工刘玉梅为例,这位颇具知名度的“三八红旗手”,在臭气熏天的下水道、化粪池里,与污泥浊水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他们都是大众中极普通的一位同时又是极具代表性的典型。他们对待荣与辱的态度,他们的平凡与崇高,更有张力,更具感染力、说服力。

记者深入主人公的劳动生活现场,通过“深度介入”获得了鲜活、生动的第一手材料,然后用生活的切片以事说理。疏捞工刘玉梅,奉献之歌在岗位;亲民公仆吴天祥,爱民之情在心中;“感动中国”的徐本禹,报国之途在脚下;模范教师郑琦,用文明之露润小花……

透过这些生活切片看先进典型,给人的感受是:他们的身份是那样的普通,形象却是那样的高大;他们的生活是那样的寻常,品格却是那样的高尚;他们的事迹是那样的平凡,追求却是那样的崇高。

“刚当上疏捞工那阵,刘玉梅觉得丢人,干活时总是压低草帽遮住脸;如今,在下水道、窨井、化粪池中,她带领伙伴们清理污秽,疏通城市‘经脉’,大方而自豪。”系列报道在开篇《知荣明耻,去浊取清》点评道:“这样的生活演进过程,也是刘玉梅校正、确立自己荣辱观的过程。”

一位读者写下了这样的读后感:“阅读这样的报道,感佩主人公事迹的同时,我们也在审视、校正、确立自己的荣辱观。”

在第一现场观察生活

由于资讯的发达和信息搜集的便捷,新闻采访似乎越来越容易了,一些记者热衷于泡在会上“听”新闻、点击鼠标“摘”新闻、坐等通讯员“报”新闻,这样的拼装组合式“采访”导致媒体从业人员与生活真实的疏离,从他们的作品中,人们感受不到大众的当下生存,看不到转型社会的真实图景。“纸上得来终觉浅”,让“浅”的东西盘踞版面是对公信力的严重侵蚀。

湖北日报在一版突出位置推出的新栏目“记者走基层”是对这一现象的纠偏,让记者在第一现场观察生活,既是党报优良的回归,也是提升公信力的内在要求。

一竿子插到底,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用脚写新闻”,记者的视域宽广起来,在血吸虫曾经肆虐的“虫窝子”、在雪灾地区、在猪肉检疫现场、在交通阻塞的危险路段、在叮叮咣咣的建筑工地,处处有故事,事事而咀嚼。一位参与此次报道的记者感慨:多到基层走一走,沉下来,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拓展新闻题材的无限可能性。

目击现场,记者的笔下不再生涩,他们从宏观层面感受着时代的脉动,从微观层面体验着民众的欢笑歌哭。他们的淋漓汗水、粗重喘息,他们的无奈与坚守,跃然纸上。

更难能可贵的是,下到基层的记者,表现出对种种民生难题的峻切关注:风雪将至,群众的正常生活会不会受到影响?库区居民如何度过水荒?餐桌上的猪肉安全卫生吗?噪音扰民的那家工厂为何依然故我?去交养路费的人们干嘛排起长队?

“记者走基层”活动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和群众好评。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先后对此进行了报道。报道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之目的的根本途径。“记者走基层”倡导记者沉到一线采写佳作,体现党报公信力。

确立政治报道的民本立场

“两会”是全省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历来是政治报道的重中之重。今年的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报道,显现出新的变化:

首先是版面向基层代表委员倾斜。“两会”期间刊发的132篇文字稿,除会议程序报道外,80%以上与基层有关;31篇“基层代表委员心声”,占据了一版重要位置;“代表委员风采”栏目中的人物,几乎全部来自基层;“提案议案点击”,反映的多是基层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报道短小精悍,形式活泼,语言贴切,可读性很强。

会内会外相结合,增强互动性。“两会”前,报道组在荆楚网上推出“点题采访”专栏,借助网络优势吸引社会关注,收集采访线索,得到网友的热烈响应,点击量超过26000人次。经过筛选,记者将农民增收、食品安全、留守儿童、住房、公交票价、农村饮水、社会治安等12个方面的热点话题带到“两会”上,请代表委员、相关决策层参与讨论,建言献策,使“两会”报道的互动性大为增强。

“两会”期间,人大和政协围绕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社会保障、节能环保话题,各组织了一次省政府分管领导与代表、委员的对话会,湖北日报用几乎整版的篇幅,以《胸有切切事,件件关民生》、《悠悠寸心,呼吁社会节约;片片真情,守望碧水蓝天》为题,将对话会进行了“现场直播”式的“转述”,其分量和力度前所未有。

即便是图片报道,镜头也开始“下移”。41幅图片中,反映基层代表委员活动的占一半以上;“两会影像”还多次聚焦于会场之外,关注乡村、社区干部群众对会议的反响。

少一些领导人的活动,多一些基层代表委员的活动;紧盯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民生问题展开总体策划;倾听并反馈真实的民间回响...... “两会”报道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鲜明的民本立场。这一立场与执政理念相契,与“两会”主题暗合,获得了会内会外的双重喝彩。

“两会”报道的成功启示我们,只有将民本立场体现于新闻操作的每一环节,党政军、公检法、工青妇等上层建筑领域的报道,才能摆脱“俯察”的姿态,强化与人民群众的关联度;才能让呆板的面目变得生动鲜活,获得应有的宣传效果;才能突破固有的程式,遵循并凸显新闻规律。

话语基调渐变的背后

在上述三大战役报道的诸多篇章中,一种新的话语基调清晰可辨。

它是平实可感的:“这是一间不到6平方米的柴房。从门口向内跨三步,就可以坐到床上;进门时得稍稍低下头,以免撞到门框。”

它是具体精准的:“他用左手持铁钩牢牢钩住猪身,右手用一把锋利的长柄尖刀,在猪头上划三刀,一刀划开颌下淋巴结、一刀划开左边咬肌、一刀划开右边咬肌。”

它是体察入微的: “数十台切割机啸叫声此起彼伏,金属摩擦出的臭味混合着油漆味,在高温下的空气里飘荡,电焊机的火花刺人眼目,让人在炎炎夏日更平添几分烦躁。”

它是鲜活灵动的: “金龙在她们手下吹须舞爪,凤凰在她们手下振翅亮彩,牡丹并蒂、红梅满枝、蝴蝶翻飞、喜鹊欢跃。”

总之,它一扫新闻“八股腔”的假大空和虚浮之气,显得亲切可人,仿佛一股清风掠过纸面。

有网友这样点评《飞针走线“幺妹子”》:这篇通讯写得有嚼头,现场感强,让读者亲临其境。如果不走出办公室到咸丰走一趟,是写不出来的。现在有些记者总不愿意“走”,不喜欢“在路上”的感觉,这是作品干巴巴没有生气的主因。

文风的背后,体现的是作风,是情感,是责任。一位参与走基层的记者写下手记:“不帮交警推车,就不会知道‘保畅通’还是一份沉重的体力活;不爬上高高的井架,那知什么叫‘高危行业’,不身到现场,心又怎能与普通劳动者贴得这么近?”

三大战役报道的成功促成一种共识:“三贴近”是新闻传播形式和内容不断创新的根本动力,是新闻的落脚点和媒介公信力的核心所在。也只有做到“三贴近”,新闻作品的影响力才能不局限于事件本身的动态变化而成为具有持久意义的经典。

这种深刻的观念转型是决定性的,它将在更深的层次塑造媒体的内在品格。

(编辑:徐蟾桂)#13#1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