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记者清江画廊对话张健
4月25日上午9时,万里晴空,风和日丽,在张健横渡清江挑战赛前夕,本报记者在清江隔河岩码头,登上24日刚刚成功首航的“清江画廊1号”豪华游船,对话了我国著名极限游泳运动员、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张健。

众媒体在清江画廊访“清江画廊形象大使”张健

背倚青山绿水,张健说:“清江胜过我横渡过的任何水域。”
张健给人的第一印象真诚、谦和,丝毫没有大腕的架子。虽然作为长阳旅游形象大使才短短一年时间,但他已和美丽的清江山水融为了一体。
本次挑战赛两大新看点,竞赛味更浓
记者:去年4月27日,您率领6名队员成功地完成了对长阳清江的横渡挑战,今年,你将再次横渡清江,进而开展“愚人岛杯”2007中国长阳·张健横渡队清江画廊挑战赛。请问,与去年相比,今年有什么看点呢?
张健:今年的看点当然会比去年多。首先,我们去年采用的是接力横渡的形式,6名横渡队员在16摄氏度左右的江水中完成了近150公里的低水温长距离征程,而且是一支队伍。今年,则由4支队伍参加竞赛,竞赛的味道更浓一些,而且比往年的规格更高,我们是按照2008年奥运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的规则来进行的,每个人10公里左右,可操作性更强了,竞赛规则上要求更严格一些。另外,比去年的裁判、船只、规格要求也都高一些,今年是每队一个裁判长,有6人都是国家体育总局派来的裁判,都是国家级裁判。
第二个看点就是我们第一次横渡主要是体现人与自然的亲和,我们与清江的融合,是以宣传文化为主。我们这次来主要是为了推广体育休闲的概念,希望广大游客都能到这里来游泳休闲,那怕是100米、1000米都行,感受清江的自然之美,我们要把这里打造成为集旅游、体育休闲于一身的风景区。
记者:您本人这次亲自参加比赛吗?
张健:这次我是以领队身份过来的。我们的队员都是以学生为主。我现在每天都游个2000米,起个健身的作用。不像以前那样了,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技术都会随之下降(笑)。
记者:这次您作为领队来参加比赛,对您有新的挑战吗?
张健:对我来说,压力也挺大的,去年4月份组织的挑战赛,是我一个人和一支队伍横渡,而这次我作为领队,主要任务是如何把这场赛事组织到位,具有新的挑战性。
记者:现在天气这么热,对运动员的体力要求是不是很高?
张健:的确是这样,现在坝上水温有17、18摄氏度,坝下有13、14摄氏度。现在水温还有点低,对长年在运动池内游泳的运动员来说是个考验。不过,我们准备很充分,从理论上讲不会出意外,应该可以顺利挑战。
记者:这次有4支队伍参加比赛,您希望哪支队伍获胜?
张健:当然希望张健横渡队能赢了,第一次比赛就被别人超了,那我20多年的心血就白费了!(笑)记者:您参加过全国那么多赛事,游过那么多的水域,您觉得清江与其他水域有什么不同?
张健:清江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水域的温度比较适宜,包括水的酸碱度,符合二级饮用水标准,清洁、干净,一年四季都可以游,适合搞公开水域运动。不像在北方,只能游夏季几个月,到了冬季就不行。二是清江水特别清静、幽雅,美丽的风景带给运动员的刺激是其他任何水域都没有的。我参加过海峡的横渡,也游过黄河,在那种地方游泳有许多海浪、暗流、险滩之类,它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搏斗上。但在清江游泳,风景优美,水流也没有别的地方急,这里主要是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非常适合普通游客的需要。三是这里地处中国中部,交通相对便利,要是在黑龙江、牡丹江就非常不便了。四是清江旅游发展很快,比如清江愚人岛去年还只有几栋孤零零的房子,这次来已有了码头、游艇、滑翔伞、木划子等,旅游设施齐全。因此,我才主张在清江大力发展体育休闲旅游。
记者:现在是商业经济时代,您免费出任长阳旅游形象大使,出发点是什么?
张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想在清江把挑战赛推广起来,这也是在公开水域游泳史和长阳的发展史上能记录下来的事情。我做形象代言人能促进长阳的旅游经济发展,我认为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我很乐意。
记者:您认为您融入了清江吗?
张健:我对清江是很有感情的。一是这里的山美水美,对一个游泳运动员来说,莫过于对水的爱;二是当地人民、政府热情,特别渴盼在这里举行重大赛事,而且发生过许多感人的故事,当地领导对体育运动非常重视,我是第五次到长阳,每次来这里横渡他们都热情不减,对于一个这么热衷于用体育运动来推介旅游的地区,我们怎么能不感动呢?三是当地政府对赛事的各项准备、接待工作做得非常认真、细致,很到位,让我很省心,裁判和运动员也非常满意。长阳的旅游业发展很快,随着接触的增多,对长阳的感觉很好,感情也很好,让我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非常有信心。
清江有可能作为明年奥运选拔赛或训练场地
记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次加入了公开水域项目,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次比赛看作是为2008年奥运做准备?
张健:有这样的元素。我们国家现在还没有专门的公开水域游泳队,我们明年参加奥运公开水域游泳赛的选手,今年还有两次选拔,我希望这次参加挑战的选手参加奥运选拔比赛,这次比赛对运动员来说也是实战前的一个热身。
记者:作为中国游泳第一人,您觉得清江有可能成为明年奥运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场地吗?如果场地确定了,和清江相比,有哪些不同?
张健:在清江比赛已经不可能了,奥运会十公里公开水域游泳赛场已经定了,在北京市顺义区的潮白河,我去看过。那地方跟清江没法比,清江水质好,风光美,自然条件极好。而潮白河现在水都只有一点点,赛前得从两大水库引水。清江虽然成不了正式比赛场地,但它作为选拔赛场地或者训练场地还是有可能的。
记者:您预计在2008年奥运会上中国队有没有拿奖牌的希望?
张健:有希望拿奖牌,特别是女子。中国的女子公开水域游泳实力还不错。国外有很多公开水域游泳强队,他们起步早,有经验。在中国,很多高水平的选手都在国家队、专业队,我们主要是学生队,真正高水平的主要集中在各省市的专业队,奥运会是全面选拔,全国专业运动员,注册的就有1000人左右,这其中不包括跳水运动员。至于我们这支队,在短距离游泳上没优势,中国人才济济啊!但长距离比如100公里以上我们的优势就出来了。
推介体育休闲游概念,把清江画廊推向全国、全世界
记者:作为这项赛事的发起人,您觉得张健横渡挑战赛对推介清江旅游,提升清江知名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张健:首先,通过一项赛事对提高清江的知名度有很好的宣传作用。比如,去年我们4月份横渡清江后,回去反响很好,“五一”节间清江游客翻了一番。其二,我们想通过张健横渡清江挑战赛来推介体育休闲游这个概念,现在一般都是旅游观光游,看完风景就走了。清江是上帝对我们游泳爱好者的恩赐。我们要打造体育休闲游,通过这样一个赛事,打响清江的知名度,展示清江的自然风光,在这里做成体育娱乐项目,比如明年、后年,不仅仅是几个队的比赛,还要推向全国,希望更多游泳爱好者都来清江和大自然亲和,组织千人横渡清江,万人横渡清江,更广泛地提升清江的知名度。
记者:您认为这项赛事前景如何?
张健:景观赛事是针对当地特色、文化特点而举行的,别人学不到,因而有特色,容易被人记住。而现成的赛事效果不一定好,如举办F1赛事就要向组委会缴纳数千万美金,举办国际网球大赛也要缴纳数百万美金,而且它们比赛每年都是在不同的城市举办,宣传力度如果不大,人们就很难记住你这个城市。但我们这项赛事没有这么复杂,我们以清江为平台,不需要重新修建大型场馆设施,也不需要向谁缴纳经费,客人只要想起清江,就会想到张健横渡挑战赛;只要提起张健横渡挑战赛,就会想起清江。
我们开展这项活动才短短一年时间,现在已有4个地方请我们去做,他们认为景观赛事很独特,如我2006年在内蒙古的岱海、新疆、北京几个地方都根据当地特色搞了这样的活动,以后会越来越多。我们要用体育赛事,不断弘扬中国的体育精神,同时也做一些对长阳清江旅游有利的事情,让长阳清江得到宣传和推介,让清江的知名度、美誉度快速提升。通过这样的赛事,让中国、让世界知道清江画廊、了解清江画廊、喜欢清江画廊。
愿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开水域运动中来
记者:您现在书读到博士了,有名有利了,男人梦想的东西您都有了,您是否想过要急流勇退?
张健:名利都是身外之物。人一辈子得做点什么事情,我希望把公开水域游泳运动推向大众化。这次,我们横渡挑战赛不仅仅是比赛,还要通过赛事让公开水域挑战赛成为国内或国际上一项真正的横渡运动。现在国际上一些户外赛事如海上帆船比赛,很时尚,但过多依靠科技成分。但横渡是靠人自身力量来横渡江海,属于一种原始竞赛状态。我们现在要让这项运动规范化,也要讲究人和科技的结合,比如现在我们尝试穿连体衣,可防雨、防晒、防海蜇等,世界上70%是海洋,人类可以横渡的海还有300多条,如果科技条件保护好了,这项运动比铁人三项赛更具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