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湖北>>连载>>连载2007>>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本页
站内检索: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3)
(2007-05-06 07:39:21)

两代薄后,同途殊归

吕后“清君侧”的第二步就是剪除皇子。在吕后最后疯狂的高后7年,三任刘姓赵王被害之后,吕后召薄姬之子刘恒改任赵王,刘恒借口为嫡母守边,婉辞相拒,远离了这次对刘姓诸皇子的大屠杀。我们不知道刘恒顺利躲过这一劫,薄姬是不是发挥了作用。无论如何,刘恒躲过去了,薄姬也躲过去了。这是薄姬的第三个幸运。

薄姬的守拙,如同《庄子·逍遥游》中的臭椿树。它的树干长满疙瘩不合绳墨,树枝弯弯曲曲也不合规矩;长在路边,木匠都不愿回头多看一眼。正是臭椿树的“一无是处”,才保全了性命。

这就说到薄姬的第四个幸运。高后8年(前180),齐王刘襄起兵,周勃、陈平、刘章内应,里外夹击,一举消灭了京城诸吕。荡平诸吕谁的功劳最大?齐王刘襄和他的弟弟刘章。但是,最后在继承人问题上,大臣们各自打了一番“小九九”,不愿意拥立刘襄和刘章。因为他们年龄虽小,却非常能干。大臣们断定,如果这兄弟二人上台,以后局面将难以控制。倒是那个驽钝愚呆的代王刘恒,最适合做个傀儡皇帝;而且,刘恒的母亲薄太后非常谦恭,她的娘家人也奉公守法,不会造成外戚专权的局面。吕后临朝称制、手握帝位的废立大权,对西汉之后的历代王朝都是一个深刻教训。在立谁为帝的问题上,皇室子弟的娘家素质也成了一项重要标准。

于是,刘恒被拥立为皇帝,即汉文帝。汉文帝初一上位,马上露出了真面目,这是后话。我们要说的薄姬的第四个幸运就是:她的这个儿子刘恒,别人除诸吕浴血奋战的时候,他在代地休息;等诸吕除完了,他不费吹灰之力当了皇帝,薄姬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太后。

我们感叹薄姬“吉星高照”。没有任何护佑,也从来与世无争;不存在朋友,也就无所谓敌人。她始终处于政治斗争的盲点,即使在枪林弹雨中也毫发无伤。

但是,人的心气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儿子当了皇帝,自己成了皇太后,如今的薄太后既不是当年的织布女工,也不是不受宠的普通妃嫔;她现在日思夜想的就是,如何让帝国荣光从此照进娘家,让家人永享富贵。儿子,薄太后已经管不了了。事不宜迟,就从孙子着手。薄太后的孙子正是当时的太子,日后的汉景帝。薄太后处心积虑,要为孙子选妃,点名薄家孙女。太子妃是什么前景啊?太子即位是皇帝,太子妃将来就是皇后。当年吕后不是专门给姓刘的皇子配姓吕的后人———刘吕配?薄太后也要“拉郎配”,搞刘薄配。可是,太子能喜欢祖母给他选的这个太子妃吗?不能。但是没有办法,这是老太后钦点的,在那样的环境之下,如果不服从,他极有可能丢掉太子之位。

这个太子妃在汉景帝即位以后,就是薄皇后。同样姓薄,薄太后是命超硬,薄皇后却实在命太薄。

薄皇后的一生,始终没有生孩子。这在“母以子贵”的帝王之家是致命伤!汉景帝有14个儿子,分别出自六个妃嫔,唯独这个正牌皇后没有儿子,的确匪夷所思。汉景帝的生育能力没有问题,他有14个儿子为证啊。莫非薄皇后有问题,不具备生育能力?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汉景帝不喜欢薄皇后,导致皇后无子。

皇后无子,这就在汉景帝的宫闱之中,造成了非常复杂的局面。毕竟汉景帝即位以后,是要立太子的,“立嫡”无所依凭,皇后的位置能够坐得稳吗?一场宫闱角逐,就因为薄皇后无子、无宠而引发了。

明日请看:汉武帝的祖母与母亲

发表评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