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减缕缕茶香出海 湖北外贸茶企“有喜亦有忧”

疫情不减缕缕茶香出海 湖北外贸茶企“有喜亦有忧”

发布时间:2021-10-27 11:06:18    来源:湖北省商务厅

为进一步提升楚茶国际影响力,扩大茶叶出口规模,昨天(26日),湖北省商务厅与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在武汉举办“2021楚茶国际合作发展峰会”,现场专家、企业家集聚,同商共议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思路。

茶叶是我省第二大出口农产品。近年来,湖北茶产业迅猛发展,产量长期稳居全国第3或第4。湖北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艾力介绍,今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把茶叶产业链建设作为全省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之一整体推进,5月,《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出台实施,也给湖北省茶产业迎来了赶超跨越、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出口量、出口额均居于全国前列。“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外贸进出口3839亿元,同比增长31.9%,其中茶叶出口9.1亿元,保持了稳定发展态势。”

但他同时坦言,我省茶叶出口虽然在全国名列前茅,但与茶叶出口前三强省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品牌建设上,自主品牌出口比例仍然偏低,对湖北茶文化资源的挖掘、宣传工作仍然不够;发展理念上,存在“重内销名优茶轻外销出口茶、重初加工轻精深加工”的现象;产品结构上,红茶等优质茶出口占比偏低,与世界茶叶消费习惯相悖。”

现场启动荆楚云展拓展茶产业国际市场

此外,以欧盟为代表的进口市场不断增加农残检测项目,让我省茶产业技术壁垒日益趋严;摩洛哥、香港等主要出口市场疫情反复导致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外贸集装箱“一舱难求、价格高涨”侵蚀企业利润空间,都在严重影响我省茶产业出口效率。湖北茶叶进出口商会会长王戈达说:“以前我们从武汉发一个货柜到英国,大概需要2300-2600美金,现在最高的时候接近2万美金,作为低端茶叶出口的企业,就很难生存的了。”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认为,疫情常态化防控时代,全球茶产业发展就是基于消费观念的个性化诉求和供给端的工业化供给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这需要从业者去深度的深耕和解构。在此环境下,跨境电商是湖北茶企下一步要努力突破的渠道:“国际贸易里面,通过跨境电商直接就能够产品就能够到自己的用户的终端,那样出去的产品可能就是我们的品牌产品,可能就能够缩短很多中间途径,我们的价值构建起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分享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思路

湖北作为全国最古老的产茶区之一,茶文化源远流长,茶马古道穿越历史,联结世界;五大茶叶优势产区,茶叶种植面积达500万亩,茶业出口量却仅占全省产茶量5%左右。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国际茶叶委员会副主席于露表示,湖北茶叶既有先天优势,也有后天潜力,但需要认识到的是,盯着单一的市场的岁月已经过去,只有通过品牌建设,打开全球的市场,才能提高面对的风险的能力。“我们可以抢占更好的市场,通过地理标识对于品质的加持,对于质量的保证的加持,像宜都、宜红等等,我们这个标准产品会走得更远。”

国际茶叶委员会副主席于露研判国际茶情

据了解,接下来我省商务部门也将会同相关单位共同采取有力措施,培育打造茶产业出口聚集地、推进线上线下拓展国际市场、支持茶叶出口企业质量标准升级、拓宽茶出口企业融资渠道,切实推动我省茶出口产业做大做强。

(记者:沈雅洁)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 刘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