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
不知你是否留意到
武汉街头多了不少“红马甲”
在景区、博物馆
红色景点、火车站、飞机场
他们为你讲解武汉城市之美
他们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健康出行”
他们为残障人士带来温暖和自信
一句句贴心的问候
一次次真诚的指引
一个个文明的倡导
温暖了旅途
点亮了诗和远方
他们看上去很平凡
平凡的面容
平凡的制服
他们却不平凡
不平凡的精神
不平凡的心灵
他们穿着这身红马甲
将责任扛在肩上
把爱心播洒社会
用奉献诠释了城市最美的模样
他们是武汉文旅志愿者!
武汉文旅志愿者服务总队成立于2015年,由优秀的文旅工作者及社会各界力量组成。
该队创立“武汉文旅志愿者在行动”品牌,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开展“文旅+”多元化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市民游客的文旅体验品质。志愿者们用“微笑服务”彰显武汉精神,树城市形象,扬城市文明;用“精彩服务”体现城市温度,为游客送温暖,向群众传情意。
每逢节假日笑迎八方客。每年节假日、寒暑假,他们深入全市各A级景区、文化场馆、火车站、机场,广泛开展文明出行、交通引导、旅游咨询、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活动,并提醒游客测温扫码、正确佩戴口罩。他们送出的武汉特产热干面、武汉旅游地图、口罩和矿泉水等,让八方游客感受到“武汉礼遇”。从最南边的江夏中山舰,到最北边的黄陂木兰景区,跨越132千米的距离,1400多场次的宣传活动,无论严寒或酷暑,在江城遍撒文明的种子。
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他们策划举办了“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贯穿全年,以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为契机,玩转非遗文化,弘扬中华传统,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让八方游客感知这座城市的温度与魅力。
打造第二课堂举办City Walk。他们发起文化+旅游、教育、交通、体育等多行业、多业态、多元素的跨界联动,邀约文化名家、非遗传承人、金牌导游等,让文博场馆、知名景区、特色街区成为孩子的“第二课堂”,从历史文物到衣食住行,从街头建筑到江湖草木,让文旅场所从“游”到“学”,向更多人推荐这座鲜活有趣的城市。
多次亮相各类国际盛会。近年来,武汉数次迎接全球宾客,成功举办各类国际盛会。每一次亮相世界,都有文旅志愿者们努力和坚守的身影。11月5日至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举行,1100名国际嘉宾参会,接待规格高要求严。武汉文旅志愿者们参与其中,克服重重困难,付出极大努力,圆满完成各级嘉宾的中英文引导讲解工作,得到国际友人的大加赞赏。
文明之花遍撒江城街头。目前,武汉已建立市级、区级景区和街区咨询站点,形成全方位游客公共服务咨询体系,文明之花开遍江城街头,助力武汉进一步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硕果累累交出完美答卷。几年来,这群“红马甲”已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并获得多方赞誉。
2020年,“服务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复苏”志愿服务项目,获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线上大赛一等奖,以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这是两项国家级大奖首次花落武汉。
2021年,“文明旅游 健康旅游 为武汉加分”志愿项目获湖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项目大赛铜奖,武汉文旅志愿者服务总队也荣获文旅部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2022年,“创新文明实践 传承中华文化——打造第二课堂”项目分别荣获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志”之所向,“愿”之所在。
积小善汇大善。
有志愿者的地方,
就有文明在闪光。
他们既是文明的创造者,
也是文明的传播者。
在武汉,
“文旅志愿服务”已日渐深入人心。
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他们的最美身影,
哪里就有“红马甲”的靓丽风景。
奉献是爱心铸造的一道彩虹,
带给人温馨和快乐;
也是连接的纽带,
连接着你我他,
汇成心的桥梁;
更是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一双手,
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文字:极目新闻记者 邬晓芳
海报创意:边晓璇
海报制作:李嘉琪、向迪维、殷海楠
设计统筹:邹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