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
我市首台PET-CT
在市中心医院黄金山院区
正式启用
PET-CT是什么?
有哪些作用?
哪些人群适用?
选择PET-CT检查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PET-CT临床应用学术交流会现场
市中心医院PET-CT临床应用学术交流会
当日上午在黄金山院区举行
记者带着这些问题
采访了与会的相关专家
追踪肿瘤的“生命雷达”
PET-CT是什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孙逊介绍,PET-CT作为核医学科的尖端设备,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堪称追踪肿瘤的“生命雷达”,是上世纪医学影像十大发明之一。
该设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既能够反映机体的代谢情况,也能反映机体的形态结构变化。
PET是一种先进的核医学影像技术,能够通过显示放射性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来反映器官和组织的代谢情况;CT是一种临床已广泛应用的X线断层成像技术,能够反映机体形态结构的变化。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余辉表示,这两种检查技术各有优缺点,而将这两种技术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把不同性质的图像进行同机融合显示,即形成了PET-CT,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既能反映机体的代谢情况也能反映机体在形态结构上的变化。
“常见的恶性肿瘤一般都是局部代谢增高的疾病,PET-CT就可以很好的识别了。”余辉介绍,PET-CT在恶性肿瘤筛查、早期诊断与分析、疗效评估等方面作用显著,从而使肿瘤早期发现、有效和精准的治疗成为现实。
“PET-CT的出现,不仅能让医生对肿瘤的诊断更加早期、准确,还能够让患者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避免了许多不恰当的检查和治疗,减少病人的医疗费用以及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余辉说。
“查癌利器”是否安全
PET-CT被誉为“查癌利器”
其辐射剂量会不会很大?
检查是否安全?
我市首台PET-CT在黄金山院区启用
余辉表示,PET-CT是一项安全、无创的检查。经研究,PET-CT全身检查致受检者接受的有效剂量,范围约在7mSv-18mSv,相当于一次胸腹部CT或增强CT的剂量。
PET-CT临床应用以来几乎没有发生过辐射危害事件。而PET-CT所获得的诊断获益远高于可能引起的辐射影响。临床实践证明PET-CT检查是安全可靠的。
患者检查前注入的放射性药物,会有一定的辐射。但是在病人体内衰变和排泄极快。检查完成以后,无需限制病人的活动。只需在短时间内限制接触孕妇和儿童。
专家们提醒:
肿瘤的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PET-CT也不是万能的,它并不能查出所有肿瘤,需要医生根据情况判断使用哪种检查合适。
每项检查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如食道、胃、肠等空腔脏器的情况内镜检查会更直观,磁共振对于神经系统和软组织更敏感,甲状腺的疾病首选超声检查。
所以,有时候在做PET-CT检查时,医生还会要求病人进一步进行超声、CT、MRI检查。任何一项影像学检查都不可能100%准确的。
对PET-CT检查也要保持科学理性客观的态度,肿瘤的诊断还是要咨询专业的医生,医生会根据病情提出专业的建议。
检查适用于哪些人群
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余辉表示,尽管PET-CT在肿瘤诊断中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仍不建议将PET-CT作为常规体检手段。只有对于有肿瘤家族史者、有不良生活习惯者以及肿瘤血液指标升高的高危人群,PET-CT可作为肿瘤筛查的选择。在肿瘤发生发展的早期,PET-CT不仅能从解剖层面,更能从代谢层面精准寻找病灶,有利于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PET-CT检查同样适合已经确诊肿瘤的患者,对于肿瘤的鉴别诊断、早期诊断、临床分期,肿瘤治疗后疗效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PET-CT在非肿瘤方面也有很大临床应用价值,如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如: PET-CT对癫痫灶准确定位及抑郁症、帕金森氏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研究;心肌活力测定等。
据悉,黄金山院区PET-CT从今年3月试运行以来,已经平稳使用一个多月,在临床肿瘤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式启用后,将极大地提升市中心医院在肿瘤、心脑血管、心脏与脑神经疾病等疾病的诊治水平,特别在恶性肿瘤筛查、早期诊断与分析、疗效评估等方面作用显著,从而使肿瘤早期发现、有效和精准治疗成为现实,能够有效解决我市及周边地区患者奔波检查的不便,有效提升我市疑难危急重症诊治能力和创新水平。
温馨提醒
●PET-CT检查注意事项
由于PET-CT所使用的显像剂是放射性药物,随着时间而衰变。每次使用的药物都是当天从厂家生产出来,只能当天使用,因此做PET-CT检查必须提前预约,并注意以下事项:
1.请受检者尽可能携带所有相关的检查资料,包括病史记录、CT、MRI等。
2.注射显像剂前至少禁食4-6小时以上(除水和日常用药外),以减少人体正常组织器官的葡萄糖生理利用。
3.糖尿病患者要尽量将空腹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必要时考虑应用胰岛素等。
4.PET-CT检查全程一般需要1-2小时,请您预留好充分时间。有部分受检者,可能要加做延迟扫描、靶扫描等,所需时间相应延长。
●PET-CT检查的流程
1.登记室测量身高、体重,采集病史;
2.准备室测血糖、预埋留置针;
3.注射室注射示踪剂;
4.候诊室安静休息50-70分钟,检查前去除身上金属饰物,排空小便,遵医嘱饮水;
5.检查室扫描,平躺于检查床,根据提示双手抱头或置于身体两侧不移动;
6.留观室观察30分钟,部分患者根据诊断需要行延迟显像。
科室介绍
黄石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是鄂东南地区较早成立的核医学科,是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湖北理工学院核医学教研室,专科技术在鄂东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目前科室拥有PET/CT、SPECT/CT、SPECT、放射免疫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等先进设备和技术支撑系统。此次PET-CT的装机使用,进一步丰富了设备配备,同时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全面、更精确的诊疗效果。
专家介绍
余辉 主任医师
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曾赴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武汉协和医学、湖北省人民医院多次进修学习,掌握核医学各项诊疗技术,对核医学影像诊断及核素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
咨询电话
0714-6321733
文字:李艳芳
图片:刘昀 周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