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在工作中
感到迷茫或陷入低谷?
又是怎么度过的?
“像一块被放错了的拼图”
詹宇本是北京某互联网公司房产频道编辑。2018年初,公司重组房产内容生产团队,他所在的事业部被撤销,转岗项目经理。这是他职场低谷的开始。“我像一块被错放了的拼图”,他不适应新工作、新环境,觉得一切都很陌生,新岗位也没有发展前景可言,旧同事的相继离职更让他的孤独感分外强烈。不久后,他选择“裸辞”,离开北京回到家乡。
和詹宇相反,海报设计师李郁在职场上可谓风头无两,“能力强”“效率高”是她的标签。可只有她自己知道,“作品被客户认可”是因为她摸透了对方需求,“效率高”是由于是她的样本丰富……无需过多思考、“模板化”处理的“行活”能快速生成产品。对她来说,这份工作早已失去挑战性,自己停留在低谷期也快一年了。
对于职场人来说,职业发展轨迹就像一条连续的抛物线,低谷期是必须迈过的坎。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低谷期的表现也会有所差别。
但整体而言,当你在工作中容易倦怠、不愿意付出努力、常自我否定、感受不到快乐、能力和素质长时间得不到提升时,就必须警惕,自己是否陷入了“职场低谷期”。
为何会走入“职场低谷期”?
“当所从事的行业与时代大环境的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且自身价值无法在工作中得到体现时,便容易陷入低谷期。”华北电力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副教授王栋梁分析。
大学是进入社会、步入职场的一个过渡阶段。如果在这一时期未做好职业规划,随波逐流,在入职前缺乏思考,缺少实践实习的积累和准备,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果遇到自己完全不喜欢也不擅长的工作内容,就容易陷入迷茫和混沌,从而陷入职场低谷。
工作中缺乏进取与创新精神,获得感低也是陷入低谷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从中收获快乐和幸福感,才能让我们持续保持对工作的热情。”王栋梁说。
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有的人会迎难而上,改善工作方法,从而获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形成良性循环;也有的人过早地“躺平”,慢慢地被边缘化,获得感越来越低,从而迷失在工作中。
4个锦囊,助你脱离职场低谷
1.调整心态,切勿冲动行事
低谷期人心理处于极端,冲动决定容易导致自己后悔遗憾,所以,调整心态,调整心情显得尤为重要。
2.少想多做,将时间变为实践
有这样一个数学公式:你所希望的人生 = 你目前的状态 + 你的时间使用效率 x 你所有拥有的时间。
与其感叹自己一次次与成功失之交臂,不如定下小目标,找到学习和提升的空间,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将安逸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3.分析总结,将经验化为能力
回顾现有的工作状态,分析其与自己职业目标的差距,在发生的问题中多维度推演评估,看是否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让之前的经验经历可以为自己所用,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避开“雷区”。
4.旁观者清,请教同事或朋友
处在低潮期的职场人,在找不到症结所在和解决办法时,向外求助,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尤其是作为“过来人”前辈的点拨,不仅能够告诉你症结所在,更能够通过分享自己曾经的经历,帮助你少走弯路,重塑职场信心。
“职场低谷期”真的只有“低谷”吗?
某天刷手机时,李郁意外发现一位新锐设计师的作品,她眼前一亮,“原来设计还可以这么做”。后来她发现,这个她以为的新风格,早已流行一段时间了,只不过她一直都沉迷于“行活”中,忽略了新事物。
现在不论工作多忙,李郁每天都会花至少一个小时浏览设计网站,研究他人设计思路。通过不断学习、与同行业小伙伴交流,李郁对设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如今设计对她来说,不再是各元素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独特的艺术创想。
“越是低谷,反而越能磨炼一个人的心性。”王栋梁说,人的一生,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很多珍贵的感悟和宝贵的经验皆来自于你用实际行动战胜低谷的积淀。
多听、多学、多看
你以为的低谷期
也可以是上升期
来源:湖北省总工会、广东省总工会
制图:王实泉
编辑:陈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