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视剧《繁花》迎来大结局。该剧播出期间,剧情及角色引发热议,包括剧中频繁提及的“汪小姐”“繁花”“三羊”“不响”“宝总”等名称。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王家卫作为颇有影视经营意识的导演,从筹拍电视剧《繁花》开始,已经在布局该剧的各类潜在商业收益。
仅在商标领域,王家卫和刘镇伟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公司,自2019年开始申请“繁花”相关商标,包含“繁花”“汪小姐”等商标。
不过,王家卫似乎错失了“宝总”等商标。天眼查显示,“宝总”等商标被其他个人或企业申请注册,未能查出与王家卫有明显关联。
错失“宝总”“爷叔”商标
天眼查显示,王家卫掌控的公司,申请了电视剧《繁花》相关的商标,涉及“盛世繁花”“繁花”“繁”“汪小姐”“不响”等,包含全部45个国际分类,并成功注册上百枚商标。
其中,在电视剧《繁花》中,“汪小姐”指女主角之一汪明珠,与男主角“宝总”既有业务合作,又存在男女暧昧关系。
巧合的是,电视剧《繁花》中“宝总”与“汪小姐”未能在一起,王家卫获得了“汪小姐”商标,却似乎未能获得“宝总”“阿宝”等商标。
天眼查显示,“阿宝”从2017年开始被注册为商标,国际分类为食品、家具、广告销售等,申请人既有个人也有企业,但是尚未看出与王家卫有关。
类似情况也在“宝总”等商标中出现。天眼查显示,“宝总”从2018年开始被注册为商标,申请人为个人,商标商品服务涉及医疗器械和仪器、茶饮料等。
“爷叔”早在2012年、2017年被申请注册为商标,申请人分别是上海祖香食品有限公司、上海磊甲商贸有限公司。股权穿透可见,申请商标公司与王家卫无关联。
此外,王家卫掌控的公司,在申请“三羊”等商标时被驳回,申请结果显示不予受理,该商标已失效。
展现影视拍摄“平衡术”
电视剧《繁花》根据金宇澄同名小说改编,围绕20世纪90年代初的上海,讲述了男主角阿宝(宝总)与汪明珠、李李、玲子等沪上弄潮儿女的商业故事。
记者注意到,作为电视剧《繁花》导演的王家卫,再次在拍摄该剧过程中,展现了其影视拍摄“平衡术”。
王家卫对作品精益求精,此前多次导致拍摄周期太长,所需拍摄资金严重超过预算。为了调剂资金需求,王家卫通过掌控的公司,布局了影视作品的周边商业收益,包括各拍摄一部商业电影与文艺电影,以及拍摄相关广告等方式。
较为经典的案例是,王家卫执导文艺电影《东邪西毒》,为其在艺术上获得较大荣誉,拍摄产生的较大资金缺口,通过拍摄贺岁电影《东成西就》的相关收益补足。
此次拍摄电视剧《繁花》,王家卫酝酿6年打磨,剧集于上海电影旗下车墩影视基地、昊浦影视基地历时三年拍摄,并且拍摄场地耗资较多。
2020年,上海电影基于拍摄电视剧《繁花》需求,投资5亿元收购了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的昊浦影视基地。据悉,这是王家卫在上海唯一看中的拍摄基地。
昊浦影视基地与上海电影旗下车墩影视基地(上海影视乐园)毗邻,包括一座超过5000平方米的大型摄影棚。此外,上海电影在车墩影视基地1:1还原了20世纪90年代的“黄河路”“进贤路”。
《繁花》播出后引发外界广泛关注。截至1月10日早间,《繁花》剧集豆瓣评分已达8.3,收获超高收视率也收获了良好口碑。
1月8日,在上海影视乐园发布于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文章评论中,多名网友评论希望进场参观电视剧《繁花》的拍摄场地。
上海电影董事长王健儿在《繁花》收官活动上表示,继2022年出品《爱情神话》后,上影又出品了《繁花》,未来还将有海派影视“百花盛开”。
据悉,上海电影开启了“海派盛宴计划”,正推进《爱情神话2》《拼桌》等一系列海派影视开发项目。
来源:上海证券报
编发:黄珺
审核:邹汉青
出品: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