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传多年的俗语,终于知道是怎么来的了

被误传多年的俗语,终于知道是怎么来的了

发布时间:2024-05-15 09:09:35    来源:湖北省总工会

“俗语”简练而形象

大多数都是劳动人民

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创造

并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出人民的生活经验

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以下6则被误传了数千年的俗语

您了解多少?

一起来看看吧!

01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出处是《卖油郎独占花魁》。

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

02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指副将。这句俗语的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后来,人们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三个下层的、在第一线上行军打仗的裨将,有时他们的经验和智慧集中起来,就比远在大寨里指挥、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来得有效。

因此,“三个臭裨将,赛过诸葛亮”才是这句谚语的原意和原字。

03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这本是一句歇后语,“跳进黄河——洗不清”。

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

因为黄河水中含大量泥沙,十分浑浊,跳进黄河中,要洗净身上的污秽是不可能的。

后来变为“跳到黄河也洗不清”,虽然逻辑上不通,不过还是有个意思在。

04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应该为“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

这句俗语意思是要想打到狼,就要不怕走路、不怕费鞋。

因为猎人想捕狼,往往要翻山越岭,跑许多山路,所以非常费鞋。就这样,“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这句俗语就诞生并流传开来了。

这句俗语中的“鞋子”一词后来又怎么会讹变为“孩子”呢?

原来,在古汉语中是没有j、q、x这3个音的,所以,在古汉语中“鞋”是读做“hai”。

后来,“hai”音分化,一部分仍读做“hai”,另一部分则读做了“xie”。在我国四川、湖北、湖南、上海、广东等地的方言中,“鞋子”一直被读成“hai zi”。

时间一长,“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也就被讹传误记为“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了。

05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好自私的一句话。误解的关键在于对“为”字的理解。

实际上,在这里“为”应读作二声,不是四声。

四声的“为”,是为了自己;二声的“为”,是作为的意思,“为己”即做最真实的自己。

人的生命秉于天地自然,其性本善,最真实的自己,就是那个灵性不昧的自己。如果不活出人性本善的真实自己,必会与天地自然之道相悖,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当然是“天诛地灭”。

06

“打破沙锅问到底”

这一俗语原本为“打破砂锅璺到底”,意为砂锅被打破后其裂纹会一裂到底。

后来被谐音讹传为“打破砂锅问到底”,表示遇事刨根问底、穷追不舍。

来源:湖北省总工会、老年日报

制图:郑孟冉

编辑:陈月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 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