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变质发霉了
去掉坏的部分
剩下的继续吃
这事也常有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
发霉食物中可能
藏着杀伤力极大的
一级致癌物——黄曲霉毒素
如果存放不当
不只是常说的大米、坚果
就连酱油、“天然”花生油
甚至连木筷里都可能有它的身影!
黄曲霉素毒性多强?
家中哪些常见食物变质会产生黄曲霉毒素?
如何辨别食物变质?
怎样正确存放才能延长期限,避免发霉?
今天就来讲解一下~
黄曲霉毒素:开水无法灭活,比砒霜还毒!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已知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一,是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的1类致癌物。
◾图片来源网络
到底有多毒呢?黄曲霉毒素的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1毫克就足够致癌。
而且,虽然开水煮能杀死细菌,却无法除掉黄曲霉毒素,它要在 280 ℃ 以上才会分解,平时做饭加热也无法消灭它的毒性。
黄曲霉毒素中毒主要损伤肝脏,是导致中国人肝癌高发的罪魁祸首之一。
◾图片来源网络
食物“长毛”,没发霉的地方也不能吃!
有些人为了节约,会把发霉的部分去掉继续吃。那么,去掉发霉部分的食物真的能吃吗?
食物一旦发霉,必须赶快整个、整批扔掉。
因为虽然肉眼可见“长毛”的部分只有一小块儿,但只要发霉,就说明食物的其他部分还有肉眼不可见的菌丝或者毒素存在,而且霉菌代谢产生的毒素,即便是高温煮熟也不容易消除毒性。
◾图片来源网络
不仅学校食堂
西贝莜面村、外婆家等餐饮企业
也问题频出
2019年3月18日,外婆家上海虹口龙之梦购物中心店,一只老鼠爬上了后厨案板
下馆子可能吃到变质食物
在家吃总没事了吧?
但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
食物中毒最高发的地方
不是街边小馆子
不是黑暗小食堂
而是
自己家
2015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通报显示: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数及死亡人数最多,病死率最高为 7.9%。
这些都是家庭食物中毒的隐患!
木筷、木质砧板
实验证明,即使是全新的木质菜板,剁肉30秒,1个小时后,每平方厘米滋生菌落总数为82个。
◾图片来源网络
当筷子、砧板出现裂缝刮痕变形,并经常处理谷物、坚果等粮油类食物时,这些食物长期附着在筷子、砧板上,很容易发霉变质,产生黄曲霉毒素,致癌的风险不可忽视。
如何辨别:筷子、砧板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或看上去很潮湿、闻起来有明显酸味,都是受污染或过期的标志,不可继续使用,一定要更换。
鸡蛋
鸡蛋保存不好,比如遭到雨淋或受潮时,就非常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侵袭。此时,蛋壳表面会发霉,出现黑斑点。
◾图片来源网络
这时,即便只有蛋壳发霉,鸡蛋里面是好的,也不能吃!因为鸡蛋壳上面有成千上万个细小的孔穴,微生物可能早就通过气孔进入了鸡蛋里面。
花生、瓜子、谷物等
平时我们吃瓜子、花生,有时会不小心吃出苦味来。这苦味正是来源于它——黄曲霉毒素。如果吃到变苦的瓜子、杏仁等坚果,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
◾图片来源网络
如何辨别:① 花生、瓜子、榛子、松仁等果仁变黄、发黑、味苦,皱皮。花生剥去红衣后,颜色变黄。
② 谷物、玉米表面上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
水果
水果开始腐烂的时候,细菌会大量繁殖,产生展青霉素等有毒物质。
像黄曲霉毒素一样,展青霉素对人也有很强的毒性。可以损伤肺部,引起呼吸异常 ;并对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等造成损害,造成神经麻痹、肺水肿、肾功能衰竭,有致癌作用。
黄曲霉素虽毒,但安全限量范围内无害
不幸中的万幸,通常霉菌产生的毒素量较低,只有严重霉变的粮食才可能含有大量毒素。因此日常生活中也不必过于担心。
根据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标准规定,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如果在安全限量范围之内,并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风险。
但是,每年都有食用变质食品致癌致病的报道,也不乏大范围中毒死亡案例。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尽量避免食物发霉导致的食物中毒。
避免发霉,要这样做
妥善储存,正规渠道,少量购买,标明日期
在保存食物时,尽量将食物放置于低温、通风、干燥的环境中。
通过正规可靠渠道购买食用油,不要片面迷信“纯天然”和“原生态”制品。
“屯粮”别一次性屯太多,最好买小包装的,一旦霉变了,整包整袋都要扔掉。
粮油产品小包装妥善储存,识别标签保质期。
家庭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安全存放食品一定要知道
远离食品隐患防范于未然
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13042815265
温馨提示
在生活中遇到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要记得拨打“12331”进行投诉举报
-END-
运营推广:汉联创
来源:健康中国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