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民间文化 擦亮木兰品牌
他是长轩岭街原文化站站长
是黄陂涉足木兰文化研究最早的人之一
也是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杜有源
Du Youyuan
出生日期:1956.10
代表作:《西陵轶事》、《西陵旧事》、《西陵往事》、《黄陂明清旧话》
弘扬木兰文化不遗余力
杜有源1973年底入伍,1980年复员到当时的长轩岭公社文化站工作。
退休前,年过半百的他仍是一个清贫而普通的乡镇文化站站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某地政府机关拟调他到办公室工作,这在一般人看来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可执着的杜有源却婉言谢绝了。
“鸟攀高枝而栖,这是常理。也许别人很难理解,缘何要一辈子守着如此清苦的日子?其实,他们一点也不了解我的快乐所在,因为这数十年来,我是在做着一件无论是对自己的人生,还是对社会都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事!”
——杜有源
他还是黄陂参与木兰文化研究最早的人之一。
1983年前后,不少人对开发建设木兰山旅游区的信心不足,杜有源却坚定地认为,通过打造木兰文化品牌,一定会使木兰文化乃至黄陂的旅游业得到大的发展。如今,木兰生态旅游区“木兰十景”吸引了游客蜂拥而至。
1999年和2008年,杜有源主编出版《木兰生态旅游区》、《木兰文化》两本书;2002年,为木兰天池景区创作了中篇小说《木兰天池传奇》;2003年为木兰文化城创作了木兰将军38回浮雕、壁画故事脚本。
多年来,为传承弘扬木兰文化,杜有源一直不遗余力。
全力搜集拯救民间文化
《木兰传说》、《碾子岗的传说》、《朱元璋的传说》是黄陂境内三大民间口头文学传说。
杜有源无数次深入木兰山、双龙镇、碾子岗、院基寺等地了解包拯、朱元璋的传闻轶事。
黄陂《木兰传说》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杜有源与明德运、李文浩、叶慰璋等人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黄陂童谣有1000多年历史,脱胎于赣江文化和滠水文化母体“二合为一”的长轩岭童谣,有600多年历史,杜有源认为有必要进行记录和保护。
近几年,杜有源结合民间文化保护和非遗保护,又挖掘出不少已经消亡的地方性童谣和民间文学故事。
不啃别人嚼过的馍
为了把历史记忆留住,让人们更系统地了解黄陂的过去,2006年和2010年,杜有源相继出版了两本介绍黄陂历史文化的专著——《西陵轶事》和《西陵旧事》,这两本书的内容,大多是第一次披露、多数人不曾了解的“独家人文故事”。
为写好这些独家人文故事,杜有源不畏艰险、不辞劳苦。最险的一次是在双寨山,他从陡崖上下滑了30多米远,掉进了一个叫死人沟的深沟里,摔得身上到处是伤……
@史学家皮明庥评价:“两本书挖掘、彰显了黄陂文化,记述了西陵散失旧闻,留住了历史的故事和记忆,丰富了武汉市文化。”
@资深作家傅炯业评论:“书中对黄陂主要古寺古寨来龙去脉,现有遗存的介绍,颇有权威性。”
20年来,杜有源许多关于黄陂历史文化的作品,被不少人引用,他说,这表明我的作品内容具有实实在在的历史研究价值,这一点是我觉得最充实、最快慰的。
“
老牛自知黄昏晚,不待扬鞭自奋蹄。尽管已经退休,但我仍然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好一个真正的黄陂历史文化的守望者。
—— 杜有源
”
武汉广播电视台
责编:齐雯
融媒体记者:朱青 呙磊
编辑:欧阳谨文 沈佩枫
实习编辑:张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