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和大冶“冲刺千亿市、聚力建支点”推进会工作要求,大冶市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聚焦产业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组织“才聚铜都 智撑支点”系列招才引智活动,推进产才对接、产教融合,为冲刺千亿市、率先迈进全国五十强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一、招聘计划及范围
本次人才引进共517名,涉及国有企事业单位49家100名、市级公立医院3家53名、重点产业链企业11家364名。
二、招聘时间与地点
时间:2025年3月至4月(具体详见公告)
地点: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集中推介招聘。
三、引才项目
(一)大冶市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引进(100名)
1、引进对象及计划(分两批进行):
第一批面向国内部分重点高校(详见附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毕业生,引进事业单位人才20名。岗位如下:
↑↑滑动查看岗位表↑↑
↑↑扫码查看全部内容↑↑
(报名二维码正式报名期间启用)
第二批面向国内部分重点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国内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国(境)外QS2025年排名前200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毕业生(不含委培、定向、专升本、独立学院、毕业后申请第二学位的毕业生和在职研究生),引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才80名。第二批公告拟于2025年3月底通过大冶市人民政府网发布。
2、政策待遇:
①岗位待遇。引进人才(不含企业)统一安排事业编制。首次就业的人员试用期12个月,非首次就业的人员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含在聘期内。硕士、博士研究生聘用在专技岗位的,可分别按专技十一级、八级聘任,分别享受专技十级、七级工资待遇;聘用在管理岗位的,可分别按管理八级、七级岗位享受有关待遇。
②津贴补贴。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人才共发放安家费补贴和学位津贴19.2万元;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人才共发放安家费补贴和学位津贴6.6万元;“双一流”本科学历学位人才共发放人才津贴3.6万元。
③住房补贴。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引进人才在城区无自住房的,可连续三年免租入住大冶市人才公寓。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引进人才,以及来冶工作后获得博士学历学位或晋升正高职称人才,在大冶城区无自住房的,在冶工作期间可持续免租入住人才公寓。引进人才还可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生住房保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冶建〔2024〕12号)享受购房待遇。
④家属安置及子女入学。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的引进人才随迁配偶需从外市调入的,根据其身份性质和专业,采取调动、考核聘用、推荐就业等方式解决工作问题。其子女在大冶市区接受义务教育,不受户籍限制,按照“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优先安排到优质公办学校就读。
⑤其他政策。引进人才由大冶市委组织部重点跟踪培养管理,表现突出的可选派至党政机关挂职锻炼、重点培养;符合公务员调任规定的,可办理调任手续,调入公务员单位或参公管理单位任职。
(二)大冶市级公立医院人才引进(53名)
1、招聘对象:
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单位卫生医疗专业人才53名。
↑↑滑动查看岗位表↑↑
2、政策待遇:
①岗位待遇。引进人才统一纳入岗位备案管理。首次就业的人员试用期为12个月,非首次就业的人员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含在聘期内。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办理转正定级手续。硕士、博士研究生可分别按专技十一级、八级聘任,有关津补贴按实际所聘岗位对应标准执行。原有工作经历的人员根据学历、工龄及所聘岗位确定工资待遇。
②奖补待遇。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与大冶市医疗卫生单位签订五年以上正式聘用合同,且在冶工作满一年的,可享受安家费、生活补贴、住房补贴等奖补待遇。其中博士研究生补贴总额在50万元以内;硕士研究生且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的补贴总额在15万元以内;硕士研究生补贴总额在10万元以内;全日制本科生且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的补贴总额在10万元以内。
↑↑扫码查看全部内容↑↑
(三)大冶市民营企业人才自主招聘(364名)
1、参与招聘企业:
劲牌有限公司、华鑫实业、长城汽车、融通高科、立中车轮、东贝铸造等11家重点产业链企业。
2、招聘对象:
岗位方向涵盖研发工程师、机械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
↑↑滑动查看岗位表↑↑
3、政策待遇:
除享受企业薪酬外,纳入大冶市人才优享政策保障范围。根据《关于进一步集聚优秀人才支持重点产业链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冶办发〔2022〕6号)文件精神,全日制普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与企业签订3年合同,且在冶工作满一年的,享受大冶市人才优享待遇。
企业人才优享
↑↑扫码查看↑↑
编辑丨许怀同
来源丨东楚晚报综合大冶发布
校对丨佘冲博
审核丨仵 佩
终审丨邹圣旺
监制丨陈轶群
发布丨黄石日报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