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感温度超40℃,千万别把热中风当中暑!

体感温度超40℃,千万别把热中风当中暑!

发布时间:2025-08-05 08:11:13    来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近日,省气象台持续发布

高温橙色省级预警

高温酷暑,当心“热中风”

中风是卒中的俗称

而“热中风”是指在高温天气

(气温超32℃)时出现的“卒中”

哪些症状是“热中风”的表现?

与中暑有何区别?

往下看,一同了解↓

研究表明,极端高温天气和极寒天气都会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根据卒中引起的出血或缺血的异常状态,一般可将其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热中风”中的大多数属于缺血性卒中。

炎热天气下,人体出汗增多,血管扩张明显,若水分补充不及时,容易导致血容量不足,在血液浓缩的情况下,血小板易于聚集,就会增加血栓的形成风险。而高温容易导致人心情烦躁、易怒,从而引发血压波动,也可能诱发卒中。

专家介绍,夏季频繁进出空调房间或让冷风直吹头面部,会使血管迅速收缩或扩张。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较差,受冷刺激易引发血管痉挛。这些因素相互叠加,导致高温天气成为卒中发作的重要诱因。

发生“热中风”时,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和中暑有相似之处。该如何区分“热中风”和中暑呢?

中暑主要是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最早症状是脸红、眩晕,随后高热、出汗少甚至无汗,严重时昏迷,但无特定偏侧症状。

“热中风”是脑血管意外,会有突发的局部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偏身麻木、言语表达障碍(说话含糊不清、理解困难)、口歪眼斜、流涎、步态不稳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专家指出,“热中风”的高危人群,其实就是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群,尤其是做过血管检查有脑血管狭窄的人群,一定要注意做好健康防护。

专家介绍,如果出现疑似“热中风”患者,可以按照“一二零”口诀进行检查。如果有一项突然间出现问题,就应该及时拨打120。

专家介绍,卒中发生后的4.5~6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期。静脉溶栓及动脉取栓治疗能够最大程度减轻脑部损害,使致残率降低40%。等待救护车到来时,应注意使患者保持平静,避免情绪激动,要禁食、禁水,以防窒息。

日常生活中要做好情绪管理,高温天尽量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引发血压起伏。

注意环境温度,避免在每日10时至15时高温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

合理使用风扇、空调降温,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5℃~28℃,并定时通风换气。

天气炎热一定要及时补水,防止出汗过多出现脱水。

欢迎关注

健康湖北官方视频号

编辑:简玉琴

责编:翟祥宇

本文为“荆楚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荆楚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 周晓燕